故宫的灯光、故宫的雪、故宫的猫、故宫文创、故宫展览,如今,故宫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这座世界闻名的综合博物馆,是如何走进年轻人世界的呢?
让文物藏品更好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发挥其文化价值,是故宫追求的目标。“很多游客参观故宫时对宫门的印象很深,我们就开发了宫门旅行包,让人们把对宫门的印象带回家。雍正的十二美人很有名,我们就做了美人伞,春夏秋冬都可以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文创产品必须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
够专业的内容、接地气的策划、高水准的制作,成为故宫产品的一贯风格,故宫也因此获得“故宫出品,必属精品”的高度评价。2018年底,故宫推出的口红火爆一时,殊不知,这款口红研发时仅外观设计稿就修改了1240次。“不一味迎合大众,而是以严谨而风趣的方式接近消费者,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再生。”单霁翔说,这是故宫应该达到的最好状态。
除了实体文创产品,故宫在网络上也打开了“宫门”,走向了“大千世界”。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配合故宫博物院展览,做主题性的文化挖掘,研发出千里江山系列、清明上河图系列等产品,已积累193万粉丝;故宫淘宝产品萌趣而不失雅致,致力于以轻松时尚的方式展现故宫文物、推广故宫文化,推出了故宫娃娃、折扇团扇、文具用品等产品,目前已有400万粉丝。
创意满满的文化产品,与年轻人的“脑洞”碰撞到一起,故宫成为融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科技、传统与创新为一体的知识产权。“故宫博物院要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要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故宫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曾经作为清代皇城正门的端门,如今被“改造”成端门数字博物馆,通过“数字宫廷原状”提供沉浸式立体虚拟环境,游客既能“参观”许多以前不能踏入的宫殿,也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试穿古代服饰,欣赏馆内宝物。
截至2018年,故宫先后上线了9款App,包含故宫资讯、游戏和导览等众多内容,将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大众感兴趣的题材结合起来,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不断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是故宫不断解锁青年受众的秘籍。(王萌)
赣剧、南丰傩舞、景德镇制瓷技艺、文港毛笔、赣南客家文化、李渡烧酒工艺……
改革开放之初,江西省的民间非遗传承面临巨大的困境,工业生产改变了手工技艺,流行文化冲击着传统习俗,外来文化改变了价值取向,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
江西乐平遍布着数百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这些戏台大多已破旧不堪,但懂得系统性建造和修复古戏台的工匠都年事已高,后继乏人。赣南采茶戏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但如今,采茶戏专业剧团锐减,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兴国山歌、婺源徽戏、永新盾牌舞、萍乡春锣、南昌瓷板画……首批“非遗国宝”是最能代表江西的文化瑰宝,但同时也处在濒临灭绝、亟待抢救的境地。
十八大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增加资金补助,提供展示平台,解决实际困难,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努力保护非遗的原生环境,引导非遗传承人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一项项非遗“活”了起来。
赣州唱响“客家摇篮”品牌,挖掘客家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打造客家文化旅游区。乐平以古戏台为抓手,乐平高腔为依托,打造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进入古建行业。上饶培育出婺源歙砚、信州夏布、广丰木雕等一批年产值上亿元的非遗文化产业。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要让它们“活”起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为了让下一代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江西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南昌市编写了中小学读本《非遗在南昌》,萍乡市非遗中心与市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建立“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婺源三雕、瑞昌剪纸等国家级项目都被列入小学乡土教育内容。
非遗传承人更是通过创造創新,努力让非遗“活”起来。九江湖口传统木船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兴林,将木船手工技艺与鄱阳湖文化紧密结合,制作的各种船模成为俏销产品。景瓷一竹文化有限公司张三石,将陶瓷文化与竹编技艺结合,使各种瓷器变得更加美观实用。南昌瓦罐汤推出了便携包,受到上班族的青睐。
古老的文化,鲜活的传承,江西非遗保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杨可)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每次听到这首《乌苏里船歌》,我就会想起勤劳勇敢而又历史悠久的赫哲族,眼前也会浮现出一幅幅古老的赫哲族鱼皮画。
非遗展厅的一个角落里,摆放着各式各样富有民族风情的艺术品,这里就是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站台。大到赫哲族的生活场景、五福图、花开富贵等大尺寸的鱼皮画,小到手机链、手链,每件作品都非常精致。我被一个鱼皮制成的莲花挂饰所吸引,和鱼皮画技艺传承人马华的交谈也由此开始。
赫哲族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其历史可追溯至六七千年前。最初,赫哲族临水而居,喜欢捕鱼,并以之为业。捕到鱼之后就把鱼皮剥离出来,缝制衣服。后来,每到过年,赫哲族都会用鱼皮绞花,贴在窗户上,彰显节日的喜庆气氛。后来,这项技艺慢慢演变为现在的鱼皮工艺画。
在赫哲族人眼中,一条鱼除了鱼鳞、内脏不可用之外,鱼肉可以吃,鱼皮、鱼骨能用来制作精美的鱼皮工艺画。展台两侧的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鱼皮画,当我问到鱼皮画与其他画作有何不同时,马华满脸笑容,骄傲地说道:“鱼皮画有精美的鳞纹,神奇的造型,苍朴的韵味,诡异的内涵,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装饰性和艺术性,同时,还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无法摹仿,也无法复制。”
如此特殊的鱼皮画,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呢?“鱼皮画会反映妇女制作鱼皮的一些过程,或者是她们捕鱼的过程,反映宗教信仰的也比较多,多是一些积极向上、祈求愿望的内容。”马华老师还说,“如今的鱼皮画,较之以往种类更多,样式更繁复,增加了镂空、立体浮雕等新工艺。鱼皮画已经成为赫哲族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品。”
“我们也想过要量产,但很多程序机器无法完成。”当问及鱼皮画是否能够通过机器实现量产时,马华说道,“首先是鱼皮材料,制作鱼皮画要先将鱼皮剥下来,然后用铡刀反复刮,将上面的鱼肉全部刮掉,然后涂上玉米糨糊去除腥味儿,之后要把鱼皮放在没有阳光的地窖里晾1—3个月,最后镶在木板上风干,才能变成制作鱼皮画的材料。其次是制作工艺,设计,剪裁,缝制,晕染——其中不乏一些烦琐复杂的工艺。”因此,鱼皮画至今仍保持着最原始的手工制作传统。
早在2005年9月,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蚀下,鱼皮画制作技艺正濒临消亡。马华的梦想就是有一天,鱼皮画像苏杭的丝绸制品一样,成为游客争购的“必需品”。(翟硕)
2018年11月3日,一场热热闹闹的百姓儒学节在山东省曲阜市吴村镇前寨村举行。200多名村民齐聚文化广场,共同庆祝这场孝贤文化节活动。热气腾腾的饺子宴、“孝贤之星”评选表彰,这些朴实的活动背后,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递与弘扬。“百姓儒学节是百姓自己的节日,每年我们都会举办,大家从中感悟传统美德,还能增进邻里感情。”前寨村党支部书记孔凡雨说。
让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的同时,山东省还积极发挥其国际影响力。2018年9月,来自海内外的2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围绕“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共话人类命运。多年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经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尼山书屋”已经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十几个国家落地生根。
山东淄博是齐国故都,也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从“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到“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齐文化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淄博还重点发展了以齐文化为主的文化探秘旅游产品,以足球文化为主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等,深受海内外游客的喜爱。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山东曲阜孔子主题邮局,憨笑可掬、萌态十足的限量版孔子六艺邮票一经推出,就被订购一空。局长孔琳琳说:“原先我们看到的孔子是非常端莊的,我们这套邮票进行了卡通漫画的改编,非常可爱,同时融入了六艺文化——礼、乐、射、御、书、数。”
2018年11月26日,耗时5年建成的孔子博物馆开始正式运行,69万件孔府文物逐批“乔迁新居”,通过环绕式投影幕墙、星空穹顶等高科技创意展陈手段,让思想文化遗产动起来、活起来。博物馆建设负责人刘圣明说,馆内设有两个大的多媒体场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到孔子讲课的场景中去。(李君)
“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2018年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在抖音上火了。有人说,他普通话不标准,是大学课堂里的一股“泥石流”,但很多网友纷纷表示“想听戴教授的课”。
笔者和戴老师在同一个学院工作,对于他的“走红”一点都不觉得意外。作为一名老师,戴老师在学校的知名度很高,如果是他的课,只要去晚一点,就肯定没有座位了。上过戴老师课的学生,都对他赞不绝口。
解读古诗这件事,不少老师都做过,为什么戴老师能够脱颖而出?因为他的解读有底气、接地气,没有在陈词滥调里打转,而将满满的“干货”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技术实现了完美的“相遇”。
对于“90后”“00后”的大学生而言,千篇一律的说辞、照本宣科的讲解,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同,也很难引起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更谈不上精神世界的构建了。戴建业“魔性解读古诗”之所以让人们耳目一新,是因为他找到了和年轻人产生共鸣的视角,发掘出了有故事的人物,展现出了有深度的思考,为传统文化注入了鲜明的“时代感”。
“魔性解读古诗”走红的背后,是以戴老师为代表的一批“好老师”对三尺讲台的价值坚守,他们对教书育人有着笃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纯粹地、充满敬畏地、执着地去做一件事,让他们具有了“点燃”年轻人的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激活年轻人的学习热情,需要更多能够走进年轻人心灵的“好老师”。(杨朝清)
走进盈江的一栋别致小院,门上醒目地刻着“山寨一览”。在走廊一角,景颇族历史文化藏品让人眼前一亮,这是木何?腊的私人博物馆。小到一张照片、祭祀法器,大到长矛刀戟、生产生活用具……几百件藏品仿佛静静地在向外人细述着族人的故事。
多年前,木何?腊就已经开始收藏景颇族、傣族的文物。他说,这个收藏梦起源于儿时,小时候经常在母亲上班的地方翻看各种书籍,接触景颇族的历史文化,长大后,他看到一些景颇族老人逝去,后人便将他们的物品一起烧掉,传统文化流失十分严重。因为景颇族很多的历史、故事都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在讲述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失去历史的本真,唯有文物,才是历史最好的见证。作为一名景颇族后人,他感到自己有责任来保护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于是,他投身到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事业中,只要见到傣族、景颇族的文物,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收藏起来。
“许多搞收藏的人多半是想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更大的回报,但木何?腊不是!”朋友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他的理想为他奠定了一个收藏家的精神基础,更重要的是,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不断前行。为了收藏文物,他欠了孩子的学费,最后只得卖掉了妻子心爱的玉佩。数十年来,木何?腊走遍了德宏的山山水水,收集到上万件文物。
收藏不易,保管更不易。没有合适的地点,也没有经费支撑,他只能将家里的厢房腾出来,简单装修后,制作了玻璃展示柜,将收藏的文物摆放于此,供大家观赏。在收藏文物的过程中,他还发现了一些历史的蛛丝马迹,也找到了许多新的历史故事。于是,他开始整理素材、归档资料,请摄影师拍照,前后用了4年时间,写出了《古寨回声》一书。
木何?腊非常担心自己深爱的景颇文化有一天会消失。他说:“我要做的不仅仅是把民族文化收藏在私人博物馆里,更是要让这些文化‘活起来,使它们真正融入到本民族的生活中去,同时,还要发展出自己的民族文化产业。”
木何?腊心中的蓝图“贡布山庄”已经在建设之中。贡布山庄位于盈江县拉勐村,民风古朴,环境清幽。“我想把贡布山庄打造成一个景颇部落,集民俗、生态、绿色、文化于一体,恢复民族文化的原貌,让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够看到景颇文化,体验景颇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龙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