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60年历程及启示

2019-08-13 09:38罗永红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园文明生态

罗永红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同步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理念;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倡导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回顾海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30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柴达木盆地东部有大面积的天然乔灌林木分布。由于当时缺乏生态环保意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盆地乔灌木林遭滥采滥伐现象比较严重。1978年10月,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2748期刊文指出:柴达木盆地的人口由1954年的1万猛增到27万,格尔木地区的75万公顷沙区植被已经有60万公顷遭到严重破坏;都兰县52万公顷沙区植被破坏了42万公顷;乌兰县44万公顷沙区植被破坏了30万公顷。从采挖量看,《海西州志·卷一》《青海自然灾害》载:1950年后,荒漠植被及其根茎的年采挖量平均达2万吨,沙生植被年均被破坏134.4万公顷。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区原有沙生植被已被破坏67.2%,海西州境內植被覆盖度不足13%。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柴达木盆地组织开展了治山治水、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致力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和农田、道路防护林建设等盆地植被恢复保护工作,这对盆地森林植被环境逆向变迁起到一定的抑制或延缓作用,可以说局部地区已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转。

《柴达木百年开发与生态变迁》一书记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柴达木盆地堪称野生动物的天堂。这不但可从不胜枚举、分布盆地各处的野牛沟、野马滩、岩羊山、盘羊谷、棕熊沟、雪豹沟之类地名想象得到,而且这一时期进入盆地的勘测者、开发者不时能见到各种野生动物出没于灌木丛和林带。这一时期,盆地野生动物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生态系统中生物链比较齐整,使其保持着良性平衡。20世纪50年代初,猎杀野生动物行为一度由零星、小规模上升为有组织的行为。起初,作为一种副业生产,以补充经济收入。从1955年起,野生动物被列入海西州各级政府畜产品收购计划,猎杀愈发活跃起来。1958年,海西州将其划归发展轻工业的范畴。1959年-1960年,为解决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大家纷纷成立打猎队,大规模猎捕野生动物。1961年1月,柴达木工委生活安排办公室统计:全区有专业打猎队257个,2610人。还动用汽车、拖拉机、吊车、高音喇叭等实施猎杀。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青海省委、省畜牧厅、省农林局等先后颁发了一系列禁止猎杀、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法规和文件,尤其是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施行以来,海西州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张嘉选著《柴达木开发史(1996-2010)》一书总结到:20世纪50年代,柴达木开发中不尊重大自然、肆无忌惮地破坏大自然的行径比比皆是。比如,农业开发中大肆拓展农耕地,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而不惜开垦草场,给盆地生态带来极大灾难。图一时之快而引发的生态灾难,其后果是严重而深远的,以至于时至今日,柴达木人还在为半个世纪前的不良之举所造成的灾难买单,其代价及教训极其沉重。

二、改革开放4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一)环境污染蔓延和保护制度建设时期(1978年-1992年)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由此驶上高速增长的轨道,迎来了长达40余年的高速增长期,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的蔓延。

茫崖石棉矿地处柴达木西部,自1958年开采以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矿区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工区已经和居民区连接在一起。矿区有十多个采矿队,建有20多个选矿厂,其中,除原国家建材局石棉矿开采自动化程度较高,选矿工艺、除尘设备较先进,生产环境及粉尘排放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外,其余厂家设备简陋、无除尘设备或除尘设备严重损坏、采选工艺较原始(系干采法),生产中十多个烟筒向空中同时排放棉尘,整个矿区被笼罩在白色粉尘中,生产车间相隔两米不见人,地表层常落有一层白灰色的石棉粉尘,厚达1-3厘米。1984年,据茫崖石棉矿统计,矿区每年排放棉尘900吨,由于矿区每年大风天数多达125天,风起时棉尘随风飘扬,如雪花柳絮,遮天蔽日。茫崖镇居民的房屋、门窗,也都常年紧闭,棉尘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据《茫崖行政区志》记载,有关部门对茫崖矿区的几个污染点进行监测时,发现有2个点大气飘尘含量超标2000倍,3个点超标500-1000倍,面积约18平方公里,12个点超标100-499倍。据全国石棉行业劳动卫生及职业病协作组、北京医科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调查资料显示,1992年,茫崖矿区患“石棉肺”病的职工占总人数的4.59%,可疑患者占9.29%。在80名受检儿童中,“石棉肺”病的可疑患者占7.85%。茫崖石棉矿职工平均死亡年龄为47.66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5至20岁。由于受高原缺氧和石棉粉尘的双重影响,30岁以下青壮年肺功能低下,血压及血红蛋白急剧恶化,健康状况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1979年,《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开始迈上法制轨道。环境保护理论体系、制度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开始形成。1982年,国家设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环保局。1988年,环保局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分离出来,建立了直属国务院的“国家环保局”。以后的环保总局、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部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在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1989年,又对《环境保护法》作了修订。同期,还陆续制定并颁布了污染防治方面的各单项法律和标准,初步构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1992年,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环境污染加剧和规模治理时期(1993年-2001年)

1993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加剧和规模治理时期,是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始落实和完善的时期。

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生态区在柴达木盆地东部。怀头他拉草原上,有两个一大一小、美丽恬静的湖泊,名叫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它们就像是两面熠熠闪亮的巨大宝镜,镶嵌在浩瀚戈壁、茫茫草原间。修建青藏铁路和315国道时,横穿德令哈市的可鲁克湖一托素湖生态区。《青海省志·铁路交通志》记载:1954年,修筑莫河至德令哈段,完成“退水路面”2100米。这完全是在破坏自然湿地。当时,德令哈至连湖段戈壁站以西沼泽湿地路基共3段,长29.8公里的施工办法是先铲除地表草皮盐壳,碾压密实后挖运砂、砾石等填筑路基下部及护道。采用这种既不绕避又无桥路的方案,使路基切割了地表径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打破了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导致湿地萎缩,进而影响其生态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为保护可鲁克湖—托素湖“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2000年5月,成立了可鲁克湖一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11万公顷。保护对象为可鲁克湖、托素湖及其周边湿地,巴音河及下游沼泽湿地,保护区内重要和珍稀的湿地鸟类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特有的鱼类资源。此外,在青藏铁路厚日至连湖段119公里的铁路两侧目前还造有林地287.39公顷,现在已成为德令哈市的王牌旅游景区。

(三)环境污染得到遏制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时期(2002年-2012年)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并把它放在了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青海把生态保护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省上下对青海生态地位的认识更加清晰。确立了生态建设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趋势下,青海真正能为全国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也是青海能够在全国立得住、打得响的区域品牌。基于此,青海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摆在优先的战略位置上。2006年,取消了三江源地区GDP考核,不再提工业化口号;2007年,又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使保护生态成为全省首要任务。同时,初步建立了新型绿色考评机制,有效激发了各级政府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一时期,柴达木盆地在工业开发中任意堆放矿渣现象得到遏制,大部分企业采取了集中堆放的办法,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设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来,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四)全面深度治理污染和生态文明建设时期(2013年至今)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改革方向及重点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法治化轨道。提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青海开始全面用制度来守护绿水青山。《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实施,根据规划,青海省国土面积的近90%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构建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4年11月,青海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保护优先,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这个定位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2017年5月,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明确目标: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要以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为主攻方向,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为重点,以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生态制度构建五大行动为载体,努力开创生态保护建设新局面。2018年7月,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充分把握了青海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

“十八大”以来,海西州深度践行“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州县两级财政累计安排环保专项资金7亿元,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环境突出问题。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工业园循环化改造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出台海西新环保十三条措施,划定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4.7%。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達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德令哈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4.1%。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矿区植被恢复好转面积33.5平方公里。成功申报6家省级和7家州级绿色矿山,格尔木、大柴旦、都兰列入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立环保“四员”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

原污染大户茫崖石棉矿被改制为国有独资的青海创安有限公司,系国家大型石棉采选联合企业,是石棉的专业生产厂家和供应商。2017年,该公司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开展环境整治。进行了粉尘及物料堆整治、矿区废墟平整和有纪念意义的建筑遗址保护以及生产生活环境综合治理。关停了热电厂及第四选矿厂,对第一、第三选矿厂开展尘室空气处理等技术改造,矿区生产环境得到巨大改善,生产区和尾矿区过去粉尘飞扬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企业已经完成尾矿库挡土墙及矿区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下一步还要投资9500多万元建设挡风抑尘墙项目等。

海西州立足以“生态立州”为目标,把防沙治沙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在青海省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州生态状况得到持续明显改善。都兰县实施的柴达木高海拔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项目、柴达木乡土灌木树种繁育及示范造林技术项目的成功,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的林业建设探索出一条新途径。项目现已建立荒漠化造林、抗旱造林等科技推广示范点4处,形成了州、县、乡三级林业技术推广体系。

目前,海西州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减少2.82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较2009年增加29.64万公顷,实现了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全州森林面积新增9万亩,沙化土地面积缩减14.3万亩。

三、柴达木盆地60年来生态环境演化及应对思路

(一)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易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影响。青藏高原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海拔最高地域,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全球气候变暖加剧青藏高原“暖湿化”。

《柴达木百年开发与生态变迁》一书载:据青海省气象局对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德令哈、都兰、大柴旦、冷湖、茫崖6个气象代表站1961年至2002年气象资料分析,柴达木盆地气候在这几十年中增温显著,气温上升幅度高于青藏高原平均水平。从气温变化倾向率看,期间海西州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平均倾向率达0.30℃/10a(即每10年增温0.30℃),明显高于全省0.25℃/10a的平均水平。就6个代表站而言,年平均气温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呈持续上升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升温最为明显。年平均气温20世纪90年代较20世纪60年代升高了1.3℃。

近年来,带来冰川融水急剧增加,近30年来,青藏高原年平均冰川融水径流量由615亿立方米增至795亿立方米。

2018年12月5日《中国科学报》报道,在可可西里腹地,从西到东,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湖和盐湖(一个名字就叫“盐湖”的湖泊),原本是4个各自独立的内流湖。2011年9月,卓乃湖发生了溃决。形成宽100多米、深6-7米、长10多公里的冲沟。与此同时,大量湖水外泄,4个湖通过河流联通,面积持续增大,其中盐湖的变化最为显著。2016年至2018年间,湖泊水位上涨了8.3米。其中2016年上升了1.95米,2017年上升了2.35米,2018年上升了4.0米,目前水位仍在持续上涨。原来盐湖湖面只有46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有204平方公里了。如果未来1-2年内将发生溢水溃决,引发的洪水可能会直接冲毁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和兰西拉光缆,并对保护区内其他设施造成危害。

2019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以“建设国家公园省、传递大美青海情”为主题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专场新闻发布会。省长刘宁答记者问介绍了具体应对措施。第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的部署,制定了“1+6+1”的应急处置方案。这个方案由自然资源部牵头,国家应急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委进行了审议,同时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了报备,因为它是在自然遗产地。第二,组织施工,今年7月15日开始应急工程施工,防止漫溢以后造成溃决,一旦溃决水量非常大,仅盐湖内就存有35亿立方米的水。到8月20日,基本完成应急工程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上去施工人员1800多人,4500米的高原,500多台机械,其中发生高原反应撤退下来140人,施工非常艰难。第三,进行引流。应急工程建成以后,要把盐湖的水放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启动了二级应急响应,沿途进行了有效监测和防护,从25日10时38分开始放水,到现在为止应该说险情总体可控,盐湖的水已经顺利引流到下游的清水河,进入通天河。“1+6+1”六大项防护工程得到有效保护。目前为止险情可控,但是还在进一步监测当中。

(二)应对思路

1.建设国家公园省

为应对青藏高原特别是柴达木盆地气候暖湿化演变,青海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编制国家公园省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和探索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国家公园集群。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生态地位特殊,南有“中华水塔”三江源,北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目前,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已在青海推进两年多,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也于2018年11月30日挂牌。接着要推进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申报工作,启动建立昆仑山国家公园可行性论证。

2019年8月19日,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开幕。相关专家建言在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建国家公园群,发展大生态产业。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已设立的自然保护地严重碎片化,管理条块分割。仅靠一两个国家公园,很难做到系统性保护和有效恢复,必须根据地势、地形特点,分门别类建多个国家公园。应加快发展大生态产业,如“自然—微生物技术”支持下的碳汇交易产业,“天然—设施放牧”一体化發展的高原畜牧业,极端环境下的“天然生产—人工种植”一体化发展的高原中藏药产业,高原观光产业等。史培军说: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和发展大生态产业,是促进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地理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重要途径,确保青藏高原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

当前,我国科学家正研究在青藏高原建立一个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来保护这“最后一片净土”。面积超250万平方公里,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媒体报道,来自中国、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对青藏高原展开大规模联合科考活动,并划定国家公园边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是东北格陵兰岛国家公园,占地面积97.2万平方公里。如果青藏高原的这个公园建成,那么将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公园。这个国家公园被称为“第三极国家公园”,因为青藏高原和周边山脉的自然环境,在很多方面同极地相似,主要集中在西藏和青海。

2.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合作

应对全球气候暖湿化演变,要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丽家园。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维护生态安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2013年7月,习近平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二〇一三年年会的贺信》中阐述了中国主张:“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2014年,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时承诺:“中方计划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同时将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2016年,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讲话指出:“去年年底达成的《巴黎协定》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

3.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同共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融入经济建设,就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融入政治建设,就要求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融入社会建设,就要求推进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文化建设,就要求树立正确的绿色价值观念。

2013年5月,習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作者单位:中共海西州委党校)

猜你喜欢
公园文明生态
漫说文明
在公园里玩
文明过春节
开车去公园
对不文明说“不”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