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毫
摘 要:“每一个儿童,就其天才来说,都是‘诗人。”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诗”兴大发,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习作境界呢?这需要将学生的写作激情燃烧起来,让学生倾吐心声,放飞遐想,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感受,在细致留心的观察中去想象,在乐趣无穷的游戏中去体验。
关键词:游戏;激情;习作
一、生活中放飞学生的心灵
生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观察是想象的基石,观察的角度、方式决定了想象空间的丰富和拓展,因此要想在习作训练上有新突破,打破传统的观察角度是先决条件。在传统的用眼观察的单一视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乃至心灵去观察周围存在的事物,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幻想……于是,中秋的月亮不再仅仅象征团圆,学生可以由月亮想到宇宙天堂,想到神话故事,想到海边潮汐;对于深秋的菊花也不仅仅局限于对状貌的描绘,学生可以想到菊花的实用价值,想到菊花所象征的民族气节,想到秋天的丰硕美丽等等。作为教师应该较多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能力,减少命题作文的框架约束,让学生的心灵放飞,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及写作热情。
去年冬天的一天,我正在上课,天空不知不觉地下起了鹅毛大雪。孩子们的心早已飞到了窗外。我突发灵感: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去寻找一下冬天的“小秘密”呢?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走出教室,鼓励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去摸。十五分钟后,我让孩子们拿出笔和纸,把自己发现的冬天的“小秘密”画下来,再在自己的“作品”中写上一段文字。此时,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用笔书写自己的感受,和孩子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鼓励他们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又丰富了他们的情感。那一句句稚嫩的话语,完全是学生真实的感受、自由的表达。一朵朵心灵之花在尽情绽放。这样的习作练习,学生能不喜欢吗?
二、游戏中唤醒写作激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他们玩起来百玩不厌,乐此不疲。因此应尽最大努力试着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习作。
如有一次组织学生玩“做哑剧”的游戏。上课伊始,班里静悄悄的,我在黑板上写下:做哑(?)。这时我感到学生的小脑袋瓜在转。我及时给予点拨:“同学们,黑板上的‘问号是什么字呢?”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有的说:做哑巴;有的说:做哑谜;有的说:做哑语……孩子们七嘴八舌。这时我用彩笔在问号处郑重其事地写了一个“剧”字。学生不由自主地读出——“做哑剧”。学生的兴趣再次被调动起来。我提出要求:“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就是做哑剧,大家不说话,老师也不说话,现在开始倒计时,数到零后,就谁也不许再发音,只能看动作、手势,做动作、手势。”我给了半分钟的时间让他们随便说说,之后便开始倒计时,当数到零时,全班再次静悄悄,一双双眼睛紧盯着老师,想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时,我左手伸出两个手指,右手向同學们招手,孩子们理解了我是叫两位同学上台,纷纷举手。我随意叫了两位同学上台,用动作指定他们站在两边,然后我在一旁两手交替做拿“绳”状,将“绳”的一头放在一位同学手里,将“绳“的另一头放在另一位同学的手里,再对着两位同学做摇绳状,学生立刻明白了我的用意。我又举起手表示上来十名同学,让他们站成一排,我在排头,做跳大绳状,学生很快领会了我的意思,一个接一个地“跳起了大绳”。有的孩子很会表演,故意“绊了一跤”,摇绳子的同学跑到中间“捡绳子”,还真做得惟妙惟肖。有的同学忍不住想笑,想起了游戏规则,赶紧用手捂住了嘴巴。这个游戏做完了,我让孩子们回到座位上,他们都纷纷举手,想说说这个游戏的过程,我在黑板上写下“跳大绳”,做了个手势表示还是不能出声,又写了序号“二”。学生立刻明白要做第二个游戏,再次举手,热情高涨。我在黑板上写下“五男五女”,学生上台后,我向他们做“拔河状”。并写出“男同学赢”“要像”。同学们表演得还很逼真。之后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一女十男”“女同学赢”,我听到有的同学轻轻地“嗯”了一声,感觉到他们心中的疑问:一位女同学怎么能赢十位男同学呢?我再次用手势提醒他们不能出声,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台上的表演吸引了。可台上十位男同学总也不输,有的同学着急了,跑上台来提醒他们注意老师黑板上的要求。当游戏结束时,孩子们已经再也按捺不住了,我告诉他们:“把你现在想说的话写下来。”并让他们丢掉第一个开头,避免千篇一律。只听见“沙沙”的书写声,学生再也不用苦于做“无米之炊”了。
观察和游戏就像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了不断更新变化的丰富的写作源泉,教师应在习作前就把学生“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激情调动起来,让他们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久而久之,习作便成了一种需要、一种乐趣。
参考文献:
陈富华.真情流淌 笔下绽放[J].中华少年,2019(1).
编辑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