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

2019-08-13 08:12唐旭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小学语文

唐旭

摘 要:作为课堂评价的其中一种形式,教师课堂评语实际上体现的是教师的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等能力,是教师个人魅力、文化底蕴最真实的体现。教师精彩、适度、恰当的课堂评价语可以让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课堂的情愫。当然为了实现课堂教学评价与价值的最大化,就需要了解当前的评价语问题。以实际结果来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赞美多、赞美滥、空洞无物、生硬、武断等问题,没有注入人文关怀因素。为了改善这一形势,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提出最大化教学效果,能够带给学生和谐发展的课堂教评语言组织形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关怀;课堂评价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人都有这样一种需求,那就是得到他人的赏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这种期望要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对儿童的赏识,教师的评价语很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成长方向。教育实际上就是语言的艺术。教师需要以学生的条件、情况设计教学评价语,不断锤炼评价语用心去爱护学生的内心,为课堂评价语注入感情与人文关怀要素,体现语言的魅力,调动儿童的学习積极性,最大化教育质量、教育有效性。其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发展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课堂评价语概述

课堂评语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重要部分,课堂评语本身就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事实上很多教师对待评语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有教师认为课堂评语实际上就是在教学中,由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的评价反馈。教学过程需要来自教师的反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明白自己的学习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课堂评语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1]。教育是教与育的结合体,教育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课堂评价语实际上正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错误以及闪光之处。

二、现阶段语文教育课堂评价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自新课标出台以后,在平等对话感召之下,渐渐明白了教育必须做到以生为本。正因如此现代语文课堂才到处洋溢着魅力与活力。我们从语文教学中可以看到很多语文教师的评语实际上都存在缺少人文关怀的问题,这一问题势必会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武断生硬

课堂评价中一些教师的语言只有对错、好坏,教师没有为学生预留足够思考时间,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往往只能做出一些机械性、生硬评价,该问题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教师的每一次评价、每一句对话都是站在学生之上,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判决。教师没有和学生建立平等交流关系,教师没有将真实感受传达给学生。学生从教师的评价语言中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感知、反馈[2]。学生无法形成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与态度。

(二)随意模糊

这里所指的模糊就是说学生回答问题后,比如出现不一致或是矛盾情况,教师对待学生的出乎意外行为与表述无法立刻做出判断,此时有些教师往往会将问题重新抛还给学生,模糊地提问学生懂没懂。学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从教师评价中得到很好的指导,影响了语文教育的真实效益。

(三)苍白贫乏

这里所说的评语苍白、评语贫乏实际上指的就是教师的评语缺乏丰富性、语言单调、词汇量少。教师的评语没有量的轻重变化与程度区别[3]。比如一些学生在读完课文以后,教师的评语通常都是“读得真不错”,教师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一般只有好极了、很好;对于学生的否定批评大多是“你真笨”“不动脑子”。这类课堂评价的长时间使用就会让课堂气氛变得程序化、机械化、沉闷,限制课堂教学效果。

三、提高课堂评语人文性的举措

新课标指出,现代语文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教师需要成为学生成长、学习的督促者,也就是说教师不要将学生看做是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容器,不要将知识传授作为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教师需要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需要成为学生成长的辅导者、激发者。教师需要将重心放在学生品质修养与促进学生学习一面。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怀,教师能够用合适的语言评价学生,语文教评才能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一)启发性评语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再需要教。教师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应采用启发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解答、解决问题。教师要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上,而这建立在语言表现方面。教师语言需要具备启发性,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育评价语需要体现启发性特点,这是衡量教师个人教学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需要动用课堂评价语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思路,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优秀的学习习惯。

如学习《触摸春天》一课的时候,在朗读时,一名同学朗读得十分流畅,可惜的是这名学生并没有在文章朗读中加入自己的感情。对待这类情况绝大多数教师会采用这种评价方式:你读得非常棒,不过没有感情。这种评价实际上很难打动学生的内心,学生无法记住教师所说的评语。对待这类情况教师可以用:你读的时候口齿清楚、声音洪亮、非常流利,并且在读的时候没有任何字让你读错,但是如果在朗读的时候你能够营造出更加真实的春天情景,那么我相信你的朗读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搜集各种信息,用这些信息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同时也能够传达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二)真诚性评语

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能力不完善实际上非常正常。教师需要予以学生的错误与失误一定的包容,用饱含真情的评语尊重学生生命价值,带给学生和谐、向上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独特个性,用评价语带给学生快乐的学习心情。如学习《夜莺的歌声》一课的时候,在教师讲到“孩子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歌声以及孩子在河岸边削东西,时不时回头,望向通向村子的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说孩子到底在等谁呢?为什么孩子会坐在这里?经过前文的铺设,学生知道孩子实际上是在为祖国战斗,学生纷纷说孩子在等待打败侵略者的机会。教师此时可以评价:真是聪明的学生,相信大家在面对这种情况下,都会为祖国而奋斗。简短的语言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激励类评语

课堂评价需要重视引导性语言、激励性语言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对学习产生归属感与诉求。语文作为有着很强人文性的学科,教师在评价的时候需要具备足够扎实的语言能力。这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语言不够丰富导致语言评价问题层出不穷。教师需要具备广阔的阅读层面、良好的人文修养、深厚的语言功底能力。

(四)针对性评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与学习,教师就需要提高评价语针对性。教师需要主动出击找出学生答案的闪光点,并予以学生足够的肯定。当然教师也要在肯定的过程中说明肯定的原因,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受到表扬。对于学生答案中显露出来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纠正、指导,予以可行的改进建议,使学生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虽然新课标提出需要为学生营造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独到见解、创新精神的课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仅仅只需要表扬学生而不去考虑学生的情况是否合理,学生的见解是否正确。当学生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出现了体会不深入、理解偏差时,教师需要主动出击予以帮助,告诉学生学习问题。这么做不仅可以肯定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参与问题的思考。这种评价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才有直接的意义。

(五)正确取向性评语

新课标指出,必须重视学生健康审美情趣、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积极人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这些要素实际上就是语文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阅读教育需要重视合理化评价,评价需要涵盖学生在阅读中的价值观取向、理解、体验与感受。所以评价语除了要关注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取向。如学习《木笛》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展示南京大屠杀文字和图片,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对战争的感受。一些学生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到日本人就生气,日本人的侵略行径带给中国人无尽的伤痛,我的内心现在充满了怒火,我以后要为中国人报仇。听到这句话,教师能够明白这些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情感。接下来,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爱国观念,使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的价值,明白当下应该做的是好好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与科技,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难看出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自强、自信的信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脑海里所想的并不是复仇,而是振兴中华。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把握好评语的正确使用思路,评语不单单是对学生的肯定或是否定,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带领学生学习与理解文本的思路,其折射的是教师对教学艺术性的领悟與参照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不断调整、不断设计,用更适合学生的评语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力。

参考文献:

[1]赵桂萍.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思考[J].学周刊,2019(2):62-63.

[2]胡少春.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63-64.

[3]王书彦.小学语文课堂信息化五星评价与管理的研究[J].学周刊,2019(1):128-129.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小学语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