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为学生搭“梯子”

2019-08-13 08:12李茂林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生观梯子发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学生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学生观;发展;梯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应该营造学习氛围,创造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参与一定目标导向下的多样化学习活动,组织学生经历那些特定的学习环节;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恰当的手段去引发学生做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作为学习的合作者,则需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相互交往的学习共同体。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最需要的地方给学生搭一把“梯子”。

一、在学生学习感到“困惑”时搭“梯子”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搭“梯子”。

1.教师借助直观形象的物体,为学生理解和建立概念找到本体和原型。北师大版小学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一节,教材通过第一个实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体积”这个概念,然后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烧杯,通过“两个杯子中哪一个装水多呢?”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理解“容积”这个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认识模糊,似懂非懂。这时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活动:我拿出讲台上的木制粉笔盒(板壁较厚)和一个用硬纸板制成的(纸板很薄)、与粉笔盒同样大小的长方体纸盒,问同学:(1)哪个盒子体积大?(2)哪个盒子容积大?为什么纸盒的容积大?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它容积大?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纸盒的容积大。有的说它装粉笔多些,有的说它装沙子多些……这时我引领学生揭开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概念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体积是物体外部占据空间的大小,任何物体都有自己的体积。容积是容器所具有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它装满的其他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容器的容积,具体地说:

学生这时真正理解了“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概念。

2.多利用变式,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进而理解概念的内涵。如教学“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时,教师借助变式,让学生认识到:不仅下面的底有对应的高,三角形另外两条边也有对应的高。只要变换一下三角形的位置,哪一条边都可以看作是底边。因此,三角形的高并非只有一条。再如教学平行线和垂线这两个概念时,教师不仅要画出纵横两个方向上的一组平行线、垂线,另外画出其他方向上的一组平行线和垂线,让学生辨认,从而让学生把握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本质特征。

二、在学生学习数学“枯燥乏味”时搭“梯子”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若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来说,很容易导致枯燥和乏味。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能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游戏,通过游戏教学不但能夯实数学学科基础、强化数学思想的渗透,也能助力学生形成自信、爱创造等良好的学科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大增,数学就可以以儿童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走进他们的世界。

例如“抢20”这个游戏,其规则是20张扑克牌,甲、乙轮流取牌,每次任意取1~4张扑克牌,谁取到最后一张牌者为胜。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巩固理解倍数的意义。孩子们在轮流拿牌的过程中一定会慢慢揣摩出获胜秘诀:让对手先拿牌,每次两人拿牌的总数必须是5的倍数,即甲拿1张,乙要拿4张,若甲拿2张,则乙拿3张,甲拿3张,乙要拿2张,甲拿4张,乙要拿1张,这样下去,一定是乙最先拿到第20张扑克,获胜。若此游戏改为每次任意取1~3张扑克牌,获胜秘诀就是每次两人拿牌的总数必须是4的倍数……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的过程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学生的模型思想、转化思想等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游戏中,学生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与此同时,他们获得的满足感、愉悦感,甚至能使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一个痴迷的程度。数学游戏,有趣的玩耍,是游戏呈现的表面,游戏的实质玩的是策略,是数学的思想方法。

又以四年级上册数学游戏“算24点”为例,游戏规则浅显易懂:扑克牌一副,去掉大小王,其中扑克牌A=1、J=11、Q=12、K=13,每次抽出四张牌,可以运用所有的运算符号先算出24的人获胜(也有些牌算不出24的),都算出来的情况下,方法多获胜。这样的游戏,每一个孩子都能用自己的方法赢得几局,能快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4张相同的牌面,由于计算顺序的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算式,结果相同,而组合不同,乐趣无穷。在不断变化组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培养,这些能力的形成,反过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提升。

三、在小組活动出现“问题”时搭“梯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摸球游戏(第104页)教学时,我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4人。每组一个盒子,里面放有大小质地一样的白色乒乓球5个,黄色球3个,要求学生不打开盒子,通过摸球来推测盒子里是白球多还是黄球多。摸球活动结束后,各组汇报记录的结果。

第一组:白球9次,黄球11次

第二组:白球8次,黄球12次

第三组:白球10次,黄球10次

第四组:白球13次,黄球7次

第五组:白球10次,黄球10次

教师将以上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指名猜测。有的说白球多,有的说黄球多,有的说一样多,同学们争执不下,怎么办?这时教师根据教材的最后提示,让同学汇总全班数据看一看,结果,学生傻眼了!原来白球和黄球各50次!这下怎么办呢?我让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再摸!我拿起盒子,让全班学生一人摸一次,请一名学生作好记录。一轮,两轮,第三轮结束后,汇总三轮数据,结果白球被摸出34次,黄球被摸出26次。这时教师指着统计结果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一色球可能多一些?学生答:白色球可能多些。教师打开盒子,展示两色球的个数。我问第一、二、三、五组的学生:是你们在分组摸球时摸的方法不对吗?这四组同学不知所措。到此时,我告诉全班同学,他们都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摸球的,因为盒中白、黄两色球相差很小,所以出现摸出白球比黄球次数少或者相等的情况是正常的,这恰恰证明了摸出哪一色球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但随着摸的次数越多,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就越大,出现的次数就可能多些。到这时,学生如释重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们终于认识了“可能性”是什么!

四、在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与生活经验中搭“梯子”

当学生遇到或预计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搭“梯子”来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成功地渡过难关。“多阶梯”“小步走”,能减少学生遇到的困难。但台阶的高度和最近发展区的距离都要适度。

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烙饼”问题中,对于“如何合理安排烙饼问题”这个目标,我将它分成三“小步”来实现:

第一步,从烙3张饼入手,主要解决什么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把“怎样安排才能尽快烙好这3张饼”的问题一开始就抛给学生,让他们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感受到“怎样安排最省时间”。学生中马上呈现有三种安排:第一种是一张一张地烙,要用18分钟;第二种是先同时烙2张饼,剩下的1张饼单独烙,要12分钟;第三种是采取3张饼交替烙的方法,只花9分钟。学生通过比较这三种安排,发现“锅里总是有2张饼在同时烙”最省时间。

第二步,讨论4、5、6、7张饼,主要解决若干张饼怎样合理分组安排。有了前面烙2、3张饼的经验,学生直接提出了烙2张饼的合理安排就是将4张饼分成两组来烙,每组2张饼。这样利用烙2张饼的经验,就能很快得出了烙4张饼的合理安排。这个意见一提出来,立即得到了其他小组的认同和借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烙5张饼的合理安排也是分成两组来烙,一组2张,另一组3张。令人惊喜的是烙6、7张饼时,同学们不仅将分组的方法由两组自动地扩充到多组,而且还有了多种不同的分组方法。可以欣喜地说,学生是真正感受到了只要“按2张或3张饼分组”就是一种合理安排。

第三步,通过烙8、9、10张饼,主要解决安排的规律和时间的规律相结合。学生在运用分组的规律进行烙8、9、10以及更多张饼的合理安排时,又在黑板上所填表格不经意的“引导”下发现了最短时间的规律。这里看似“不经意”,实则是教师的“有意”,既紧紧围绕着“合理安排”进行教学,又在数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小学数学正、反比例的学习,是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发展的起点,是学生思维方式的转折点,更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如何化解这一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逻辑起点与生活经验中搭“梯子”。

在此之前,学生已有对“变量”的直觉,如:一支粉笔长约8厘米,写掉的+剩下的=8厘米;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他们父子相差的岁数;1千克青菜2元,2千克青菜4元,3千克青菜6元;小明带了10元钱去文具店买橡皮,如果橡皮1元,他可以买10块,如果橡皮2元,他可以买5块,如果橡皮5元,他可以买2块……这些是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生活经验。北师大版教材在此之前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内容的学习,这些是学生学习正、反比例的逻辑起点。这一内容的学习,新课标强调学生对变化的量及变量之间关系的体会。据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三步走:

首先,创设学生熟悉的、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找一找其中的一些变量。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说一说数学中蕴含变量的情境,找一找其中的变量,如正方形的边长与它的周长等。让学生充分感受什么是“变量”。

其次,引导学生感受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如粉笔写掉的与剩下的关系、数青蛙儿歌中青蛙只数与腿数的关系、正方形边长与周长的关系、房间铺地砖的块数与方砖面积的关系……

最后,探究变化之中的“不变”,揭示正、反比例关系的特征——两个量的比值不变、积不变。

教師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给学生搭一把“梯子”,让他们在数学的王国里徜徉,让学生学习数学时轻松一点、愉悦一点,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茂林(1963—),男,安徽桐城人,汉族,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学生观梯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架个梯子去学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外籍教师课堂典型用语及其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措施背后折射出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孔子学生观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启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