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韵·童趣·童真

2019-08-13 08:12周华娣
新课程·小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童趣温度

周华娣

摘 要:儿童诗语言具有韵律美,构思巧妙,想象丰富,注重用形象说话,充满童趣,抒发了儿童纯真的情感。在《儿童诗两首》的教学中,针对儿童诗的特点,采取了“觅童韵”“品童趣”“抒童真”三大策略,每大策略又辅以若干可操作的小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了儿童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放飞了灵性,抒发了情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策略并非呈线形分布,而是相互交错,融汇于课堂。

关键词:诗歌意境;温度;童趣

儿童诗纯净、温暖、灵动。它那饱满的情感、丰富的想象、质朴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与孩子的心性有着天然的吻合。儿童诗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能熏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想象能力,拓展创新思维,还能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笔者非常重视儿童诗这种特殊文体的教学,在实践中针对儿童诗的特点,对儿童诗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以下就结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觅童韵,聆听诗歌的声音

诗歌是一种有节奏的语言,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情绪往往会通过诗的节奏表达出来。相比一般的现代诗,儿童诗的语言更讲究节奏和韵律,更具音乐性。儿童诗的节奏美通常表现在押韵、反复和标点的运用上。

(一)找韵脚,区分主旋律的风格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刚才初读了这两首诗,你发现儿童诗读起来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读着特别顺口,容易读懂。

师:是的,儿童诗不但内容易懂,写出了我们的心声,而且读着就像一首歌,很有韵味。那你们发现了没有,让儿童诗朗朗上口的功臣是谁?

生:是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它们的韵母是一样的。

师:你真会发现,这在诗歌中叫押韵,一般都是押在偶数行的结尾。我们来找一找,这些诗分别押了什么韵?

生:第一首《我想》押“ɑng”韵,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中的《街头》押“ɑo”韵,《溪边》押“ing”韵,《江上》押“ɑ”韵。

师:你好棒!一下就找到了韵脚。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诗,不同的韵脚,读起来感觉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想》《街头》和《溪边》三首诗读起来比较优美,让人觉得很安静,《江上》读起来比较活泼、欢快。

(请几位学生朗读,通过点评引导学生读出儿童诗的不同味道。)

师:同学们,一首诗如同一首歌,押韵的句子就是歌中的主旋律,韵脚不同,主旋律的风格也不一样。一般来说,韵脚是复韵母和后鼻韵母的诗主旋律比较轻柔,韵脚是单韵母和前鼻韵母的诗主旋律比较欢快。

(集体朗读这几首儿童诗,读出不同的味道。)

儿童诗的节奏感首先来源于押韵。在以上的教学中,通过找韵脚,区别韵脚,指导朗读的活动,初步感知了不同的儿童诗主旋律的風格也不尽相同。

(二)读叠字,体验回音壁的效果

除了押韵,儿童诗音韵美的秘密还在于句首同字反复。比如《我想》这首诗中“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等四个相似句,都有这个现象。如果教学时忽略“悠啊,悠——”“长啊,长——”等,诗歌的音韵和谐就无法彰显。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同桌合作等朗读形式,形成“回音壁”的效果,诗歌节奏的音乐美得到了强化。

二、品童趣,领略诗歌的意境

儿童诗注重用形象说话,富有想象力,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儿童情趣。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儿童诗的形象、想象和情趣,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方能领略儿童诗独有的意境。

(一)聚焦两方面,捕捉灵动的形象

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读《街头》,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浮现眼前;读《溪边》,一个钓鱼能手呼之欲出;读《江上》,一群可爱的戏水孩子跃然纸上。这一个个灵动的儿童式形象该如何去捕捉呢?

1.聚焦对比,初步感知。初读儿童诗后,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眼前出现了一个(一群)怎么样的同龄伙伴?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学生能很快地把目光聚焦于对比处,从街头无边的喧闹与安静的一隅对比中读出孩子阅读时的专注,从垂柳、山溪、人影、蜻蜓等周边环境的寂静和扑腾一声鱼儿上钩时寂静被打破草地上的鱼跃人欢的对比中读出钓鱼能手的快乐,从一群孩子你泼我溅地嬉戏和一个孩子钻出水面露出小虎牙的群像与特写对比中读出戏水孩子的天真与可爱。

2.聚焦动词,深入感受。初步感知诗中儿童的形象还不够,接着,笔者让学生再次静心读读诗歌,动笔圈圈还从哪些字词感受到同龄伙伴的这些特点的。多数学生能圈出“轻轻翻动、悄悄爬上、扑腾、蹦跳、扇动”等动词,并在旁边写上批注,再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深入感受了诗中灵动的形象。

(二)精练两个点,感悟独特的情趣

1.换位思考,精读句意难解点。在熟读之后,笔者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首细细品味,与全班同学交流理解上有困难的句子。其中“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一句点击率较高,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展开了精读。

【教学片段二】

师:谁率先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疑惑?

生:“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句我不太理解。

生:我也是。

师:既然好多同学认为有困难,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读这句诗。“草地上蹦跳着鱼儿是指——”

生:是指在静静地等待之后,鱼儿被钓上来了。鱼儿在草地上活蹦乱跳呢!

师:是呀,你的理解非常正确。鱼儿被我们的钓鱼高手拎到了草地上,不能游了,只能蹦跳了。那么同学们在平日里,笑声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生:我是听到的。(好多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你是那位钓鱼高手,把鱼儿拎到草地上后会有什么表现?

生:我会尽情欢呼,哦,我钓到大鱼喽!

生:我会在草地上蹦啊跳啊,一边蹦跳一边哈哈大笑。

师:现在你们明白草地上蹦跳着笑声是指什么了吧?

生:嗯,是指那个孩子把鱼钓上来后非常开心,在草地上蹦跳欢呼呢!

生:这句话写出了同龄伙伴把鱼钓上后哈哈大笑的快乐,童年生活的快乐!

师:那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来读一读这句诗吧!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好的儿童诗,字字句句都蕴藏着作者的匠心,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我们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字句背后的深意,体会诗中的妙趣,真正产生心灵上的共鳴。

2.深入讨论,解读出人意料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是出人意料。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展开讨论:这节诗与前面几节诗的美妙想象格格不入,把我们拉回了现实。你觉得这节诗保留好还是删掉好?为什么?通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学生对这句话有了正确的解读,明白这句话其实是形象地表现了“我”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节诗一点也不累赘,反而增加了诗的情趣。

三、抒童真,传播诗歌的温度

儿童诗的情感蕴藏在文字的背后,那短短的诗句散发着暖暖的温度,表达了儿童内心最为真切的情感,比如感恩、热爱、悲悯,再比如生命、童年、友谊……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透过一词一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蕴藏的情感,触摸诗歌散发的温度,还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让真情流淌,传播诗歌的温度。

1.朗读积累,传达情感。儿童诗浅显易懂,教学时教师没有必要在内容上多花时间,而要带领学生体会浅浅的文字背后深深的情感,朗读是制胜的法宝。本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过程如下: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整体入手,初步感知;三读,品词析句,丰富情感;四读,配乐诵读,传达情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学生与诗中的孩子有了情感上的共鸣,并能将这份深情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2.写诗分享,抒发童真。教学接近尾声,学生意犹未尽,满腔热情澎湃于心。这时,笔者顺势引导拓展,要求学生模仿本文写一首小诗,或者自己创编一首小诗,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教学片段三】

师:学了这两首儿童诗,同学们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你们也一定有过无数的梦想,有过许多有趣的往事吧。想不想做一回小诗人,也来写一首儿童诗。

(学生的眼神充满期待)

师:做小诗人说难也不难,说不难嘛,也得有一定的方法,方法就藏在这两首诗里。请大家再回过头去读这两首诗,想一想,它们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生:第二首主要是通过镜头来捕捉生活场景,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师:不同点很快找到了,相同之处也很多,继续擦亮你们的眼睛。

生:动词用得都很多,而且都很传神,诗歌有了动态美。

生:想象都很奇特,而且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师:有了丰富的想象,再加上比喻和拟人的运用,写诗就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模仿其中的一首,写写自己梦想或趣事,当然,如果创编一首小诗,那就更棒喽!

(生动笔写诗,教师巡视。)

师:诗歌会分享开始喽,谁先来吟诵自己的大作!

生:《我想》我想把鼻子装在小花上,炫出一抹亮丽,嗅啊嗅,嗅出阵阵春的气息。我想把自己融入高高的蓝天,变太阳,照亮大地。变云朵,洒下蒙蒙细雨。成为一轮明月,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转啊转,转到地球的另一端。

师:模仿中有创新,你就是一位有着奇思妙想的小诗人!

生:《下雨啦》滴滴答,滴滴答,珍珠儿落下来喽!飘到花丛中,花儿更娇美。洒到田野上,泥土更肥沃。落到森林里,小树更茁壮。连小溪也奏起欢快的交响乐。看!那一群小伙伴,正伴着“叮咚”的小溪流,“啪嗒啪嗒”旋转着伞花。

师:你的小诗情景交融,动词用得精准传神,字里行间流露出孩子们雨中玩耍时的喜悦之情。

(交流继续,师生互动点评。)

孩子写的诗直接从自己的视角来看这个美妙的世界。相比于成人,孩子更容易进入童诗的境界。那一首首充满灵气,富有童趣,透着浓浓情感的小诗,有力地印证了一句话——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学生将诗歌学习过程中积聚的情感逐渐转移到真实的生活中来,实现了语文向生活的回归。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又抒发了自己的真情,传播了诗歌的温度。

综上所述,笔者针对儿童诗特点,采取“觅童韵”“品童趣”“抒童真”三大策略进行教学,每个策略又辅以若干可操作的小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了儿童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放飞了灵性,抒发了情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策略并非呈线形分布,而是相互交错,融汇于课堂。笔者认为,这些策略同样适用于其他儿童诗的教学。相信只要合理取舍,巧妙利用,儿童诗的教学必定能走向有效,学生也必定能在儿童诗的学习过程中,主动达到三维目标,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涂途.“人的一生,都在路上”:评柯岩的创作[J].武陵学刊,2011,36(2):107-116.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童趣温度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冬眠的树(三)
冬眠的树(二)
一张票的温度
童趣
停留在心的温度
测个温度再盖被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