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整合教材编写教学文本,能更好地呈现历史事物的全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全面了解相关历史事物,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建构整体知识概念,把原来碎片化的记忆进行有机整合,更好地对历史事物进行解释。
关键词:整合教材;历史解释;高中历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歷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历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中对“历史解释”素养明确提出以下要求:通过学习,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教学中要求教师理清教材脉络和章节之间的关系,把历史事物(事件)构建整体框架,呈现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一纲多本”。以课程标准为纲,有人民、人教、岳麓、大象四个版本教材,这说明了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的要求,各种版本的教材只是课程标准实施的载体,教材只是“学本”,而不是教科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开发和整合教材,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具有主动权。二是模块和专题相结合。高中历史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模块内容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专题形式构建教学体系,这有利于教师进行教材的整合和开发,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留有余地。同时,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历史学科大多是事实性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因此,对教材进行整合编写教学文本,能更好地呈现历史事物的全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全面了解相关历史事物,把握事物演进的内外因素,更好地对历史事物进行解释。
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共有3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3课的内容明显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识,以“罗斯福新政”为中心,《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陈述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即“罗斯福新政”是“经济危机”导致的“结果”,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围绕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福利制度发展情况展开,这是传承和发展了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可见,本单元安排的3课的内容前后关联。笔者在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时进行了教材整合,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一章设计成一个教学文本,向学生呈现一个整体知识结构,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指明学习方向,搭建学习通道,明确学习路径,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整合设计思路:
一、告知教学目标
基于“目标导教、导学、导测评”的原则,告知学生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通过目标指导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最后通过目标的导测评功能,让学生利用强化训练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激活原有知识
原有知识是新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材料、表格等形式设计系列问题,激活学生大脑内的原有知识,打通学生原有知识的内部联系,使新的知识网络构建的内部条件得到充分满足。
三、呈现核心问题
作为单元整体复习课,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关键在回忆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材自主完成主题知识结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等在教材中有比较具体的陈述,新授课时也有讲述,此处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文字表述上尽量精简,对于学习内容利用关键词进行提示,务求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历史信息。设计时要紧扣教材,补充适量材料,围绕主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新知识图式”的学习,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根据目标要求和指引先行解决问题。
四、梳理知识结构
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理解,促进认识结构重组。复习课的目标之一就是使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获得专题知识结构图式,通过这一设计来不断完善学生头脑里的历史学科有组织的整体知识体系。
填写表格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进行总结,设计的意图主要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的能力,以形成以主题形式进行系统整理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根据一定的主题生成新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五、练习促进迁移
组织综合训练是为学生提供技能运用的情境,促进知识迁移,让学生通过训练对照目标来检测自己的学习结果,使目标的导测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教材整合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建构了整体知识概念,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原来碎片化的记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更全面更客观地把握历史事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提升了备考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
[2]林少媚.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2018(7).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