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千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行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中应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高效课堂的概念做了论述,简单阐述了现如今初中英语课堂的现状,并列举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削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由学习的空间小,教学效率不高。另外,部分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详细,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知识,导致成绩不理想,长此下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打造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意义及必要性
高校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无限的潜能,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高效课堂的提出,为传统的英语课堂添色加彩,从源头上改变了学生求知的方式,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主动权握在教师的手里,而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测试,无法从内心激励自己去寻找合适的学习方式。高效课堂的构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初中英语课堂现状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过于单一,在每堂课上都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讲解单一的知识点,缺乏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都不透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陈旧
英语学科是一门记忆性强的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目前,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每学期设置的课时较多,而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陈旧,要求学生背诵词汇及语法,课后安排习题。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學生虽然能够完成任务,但是在应用方面仍然没有经验,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师过于看重考试分数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考试是检验学生理解情况的一种手段。目前,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可以判定该学生学好了英语。当学生回到实际生活中,用到最多的是英语口语,而不是书面表达。初中英语课堂目前缺乏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使得学生只有考试的能力,而没有应用能力。
三、打造高效英语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师生关系应平等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传统的课堂中,主动权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有足够的权威。学生认为教师是严肃的,以至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无区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办法,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制订多种教学方案,这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适当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而改善师生间紧张的关系。如,教师在讲解比较级和最高级语法时,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以编写诗歌的方法确定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连接形式。其次在组内选择代表进行班级汇报。最后以编写谜语或者对话的方式加深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质量[1]。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的英语成绩整体不理想,是因为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学生接受知识较为被动。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打造高效课堂的机会,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喜好,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将娱乐与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祈使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Come in, stand up, Pick it up”等词组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此外,还可以通过设定一些情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教师对学生描述“I am a teacher, but you are not. You are a reporter.”让学生来猜测reporter可能的中文释义是什么。通过这个情境,使学生快速记忆reporter的意思,使其高度参与到课堂中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新已有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实施,陈旧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初中英语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符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造成现如今仍旧存在教学模式落后的原因是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的禁锢,将英语中的重点知识当做教学的中心,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师生建立互补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已习惯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新课标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应预留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定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打造高效英语课堂。例如,某校教师在讲授八年级上册新目标英语“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一课时,首先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图片中人物的职业。其次以“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问题引导学生用英文描述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教师在此过程中纠正学生在描绘中出现的语法问题。最后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编写对话并进行复述,选择一个小组将对话内容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是自主查找在对话中出现的陌生词汇,教师以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有力保障。
(五)注重课外的拓展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大部分教师将教材作为最权威的材料,教师通常只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材中的内容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可以利用课外英文读物、报纸等课外知识,以此丰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某校教师在进行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一课的教学时,在讲课之前将榨汁机、新鲜水果等制作shake的工具搬上讲台,通过实际制作shake并用英文复述制作过程。教师制作完毕后,引导学生用相同的方式参与到制作过程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制作果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打造高效初中英语课堂[2]。
(六)加强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英语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能力,而英语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口语交际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口语与听力的训练,将课堂变成师生有效互动的场所,通过适当的训练,巩固学生对词汇、语法的记忆,并学会灵活运用。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单独预留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训练内容以听力和口语交际为主,为学生今后的日常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英语的教学中,采用设置教学情境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能有效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此模式符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八)注重因材施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差异制定教学方案,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任务上应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展,教师要积极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自信。
(九)在课后进行有效反思
对教师而言,教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应注重对当堂课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安排。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答疑准备,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并制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出现类似问题。对学生而言,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将在课上出现的疑惑和课后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完成作业前,对每道习题都应有大致的知识体系,分析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将出现的困惑的知识点进行标记,等教师在下堂课讲解时,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再详细讲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模式,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时机,为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3]。
打造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新时期教育体制下非常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行业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成为初中教师所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彩燕.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16(22):70.
[2]张菁芸.新课改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6,16(21):58-60.
[3]石秀杰,許孝园.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252.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