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Scratch编程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9-08-13 09:09林陈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评价过程课堂

林陈沐

● 问题、任务并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问题驱动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活动,问题是重要的教学元素,课堂可以问题为线索,以研究问题为中心任务,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问题来自生活,来自社会,来自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它倡导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Scratch编程教学中,教师将问题与任务充分融合,以任务引出问题、问题解决任务的形式在课堂中将枯燥无味的编程脚本代码隐于无形,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内化脚本代码,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理性思考、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将所学技术运用于问题解决与任务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Scratch编程之坦克大战》为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以实际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日本经典游戏坦克大战为问题任务的设计原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坦克大战游戏的精髓,引出如何实现坦克大战的大任务。接下来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设计分解(如下图),运用前课知识,分解出三个子任务与诸多问题(学生在思考实现时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各个子任务。整节课所有学生都忘我地沉浸在设计坦克大战之中。本课的学习重点“重复执行直到……”指令在学生指缝间应用开了,教师在巡视时的适时点拨与引导让重点在不知不觉间被学生理解内化。模块化设计的难点轻松愉悦地在实践学习中突破了。在作品的评价与展示环节,学生在积极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时,将自己完成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跟其他学生分享,在动手、动脑、动嘴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 唤醒、启发并轨,激发主动学习思维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近年来,我多次在自己的信息课堂中尝试唤醒式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用启发和引导唤醒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用信任和理解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赏识和鼓励唤醒学生求知的自信与能力。

以《Scratch初体验——我的第一个程序作品》为例,教师在导课环节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信息知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编程概念,从而导入本课的大任务——编写人生的第一个程序作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接着,教师用语言与微视频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Scratch编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大屏幕上的六个操作性问题进行尝试练习,在学生基本上弄清问题之后,教师再做讲解。通过尝试练习,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教师简单地做归纳总结,只针对学生存在的模糊概念与一小部分后进生的知识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听,思考症结点,通过反思和调整思路解决困惑之后,学生自然而然争先恐后地踊跃回答,这样既唤醒了学生自身勇于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与能力,又全面激发了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信息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健康生活的态度。

● 数据、过程并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主动性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可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它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为了让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学习的动态过程和效果,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近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践行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课堂评价。学期初第一课我就为学生编排座位、编排小组,从学习过程与情感态度两个维度为40分钟的信息课堂制订评价标准;课堂上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实时给学生(或小组)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加减分,实施过程性的量化评价,让学生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公开、公正、公平、快捷,在评分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审美情趣。学期第一课教师根据学号优先、能力互补(成员个性、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兼顾实际(近视、残疾等)的原则为全班学生安排机房座位、编排小组。第一课前从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两个维度出发制订评价标准(见右表),第一课跟全班分享评价做法,讲述评价结果给学生带来的三大好处:①得分达到十分找小组长换头像;②每节课名列前茅同时可获得铜星;③得分累加,最后占到本学期信息课程分数的百分之四十。

每節课的课堂设计,教师都会将量化过程性评价依据内容渗透设计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课堂上教师与小组长随时按评价标准对每位学生与每个小组进行加减分,如帮助他人、团队合作、举手答问、任务完成、作品创新等加分。上课讲话、玩鼠标键盘耳机、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机房纪律等扣分;教师在每个环节结束时刷手机或电脑统计查看每位学生的任务完成与得分情况,结合课堂最后的作品分享、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实时生成光荣榜奖励本节课得分高的学生,公布铜星获得者,将课堂气氛带入高潮。课堂能够在40分钟内如此细化课堂纪律、保存评价数据、体现课堂教学效果,准确无误实时产生所有学生课堂的所有数据,学生在整个分享评价过程中提升了审美情趣,在量化过程性评价过程中拥有了团队合作的责任担当。不仅如此,通过每个环节简简单单的加减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培养了理性思考、批判质疑精神,分数激励也再次促进了学生勇于探究、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素养的提升。

最后,对本课的数字量化过程性课堂评价方法来由做一个简单介绍。本课课堂评价始于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的小学生晋级制发展性评价(详见国家级课题“小学生晋级制发展性评价与数字化平台的创新研究”相关材料)。作为小学生晋级制发展性评价的传承与延续,我结合自己每天的课堂,思考如何把学校的晋级制发展性评价对接到课堂,将科任教师每学期的铜星直接用于课堂评价,通过评价软件高效省时地记录课堂产生的学生所有过程性数据,每节课都用数据客观评价代替传统课堂的言语主观评价,由每节课的数据累积每学期的数据,由学期数据生成期末评价,弱化考试,强化当下40分钟课堂的教学进程,通过数据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我在完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高效快速记录课堂评价过程数据,课堂中的任意时间教师都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加减分,实时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状态与学习情况,让大家领略到了大数据在小学课堂评价中的运用。

猜你喜欢
评价过程课堂
欢乐的课堂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写字大课堂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