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数据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3 09:08郭静潘妮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法

郭静 潘妮

摘 要 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数据库属于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与计算机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紧密联系,如:程序开发等。只有学生学习并掌握了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但由于在班级授课制中,老师的‘一刀切,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吃不饱‘吃不消,造成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鉴于这种情况,在数据库课堂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十分有必要,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学习不均衡的问题,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1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特征和学习接受能力等)把学生科学的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规划出不同的教学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授课,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功体验。

数据库是一门理论+实践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要掌握技能,强调操作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其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层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数据库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入分层教学方法。

2分层教学法的设计

2.1学生情况分层

针对数据库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某种标准把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经验和专业发展。

在我院17级软件专业专科5班学生数据库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实践探索。在网络平台上通过问卷形式,对所有学生进行摸底测试,然后通过测试结果把学生分层3个小组。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

2.2教学计划分層

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结合数据库这门课程的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并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A组学生基础扎实、理解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完全能自主学习,所以针对他们应该有一个较高的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挖掘他们的潜力,加强学生掌握、分析、理解知识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B组学生基础一般、理解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部分能自主学习,并且人数占比最多。针对这类学生要实际一些,要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同时在理论+实践的过程中, 做一些基本的操作,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数据库这门课程正确的学习方法。C组学生无基础、理解能力较差、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缺乏自信。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要有厌学的想法以外,还要让他们掌握学习数据库正确的方法,重点强调对基础知识的使用,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备课分层

要让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则需要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法的教案。分层备课对老师的要求较高,需要老师提前吃透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要细致全面的确保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很好的衔接,要突出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要保证完成总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注重特殊学生的差异。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预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授课分层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一次用T-SQL建表案例操作中,大部分学生很快就完成就没有事情做了。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精心去设计案例,让能力强的学生在案例设计里,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和后面即将学习的内容(T-SQL语句建表、建约束、插入数据),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兴趣;让能力一般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目标(T-SQL语句建表),达到实验目的;让能力差的学生能掌握基础(工具建表,认识语句含义),提高兴趣。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作业批改、成立课外活动学习小组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5考核分层

考核存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老师在学生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学生操作过程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超前学习和创新要鼓励表扬,要激发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实践教学中,每个项目都要做一次简单考核,特别是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不能简单的通过对错来衡量,要重点指出错误地方、错误原因及修改的方法,要让学生尽快修改错误,查漏补缺;在考核的过程中,还应该抛弃统一的评分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评分规则;考核中,还可以增加选做题和必做题,以此来区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难倒学生,不是注重分数,而是通过考核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挖掘学生的潜力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成效

分层教学法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让所有学生都有学习的动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学生数据库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尝试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采用分层教学法,最终17级5班学生,整体水平提高,从期末考试的最终成绩上反馈的信息,数据库这门考试没有一人挂科,整体呈正态分布。

总之,通过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自己更有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使优等生和差生之前也缩小了距离。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法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