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19-08-13 06:32
河南水产 2019年2期
关键词:鱼类实验教学实验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决定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进一步做强一流本科,从而全面振兴我国本科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出口的高校教育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1]。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要坚持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地方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坚持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理论依据与生产实践结合的原则,培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兼备、非技术思维和技术应用兼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培养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实验室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必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鱼类学》是水产类学科必修课程,是进一步学习《鱼类生理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病学》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实验[2]。实验课是鱼类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有效手段。鱼类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实用型人才观点出发,为使鱼类学实验教学高质量进行,笔者以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为例,同本教学组成员在多次教研活动中共同探讨开展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变革的理论可行性,并广泛调研国内同类高校近似课程开设成功的经验,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 扩充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鱼类学实验共开设了17个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开设对象为大一学生,开设时间为大一春季学期。随着科学的发展,鱼类学的研究层次不断提升,从物种鉴定、亲缘关系和地理学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分子系统学、分子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前沿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因此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吸收、补充这部分研究内容,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逐步树立分类学、分子进化生物学及保护生物学的观念。同时增加对学生操作要求高,有一定失败率的实验,如循环系统灌注实验、骨骼标本制作实验,这些实验要求时间较多,且有较高失败率,不仅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持之以恒的反复操作能力,更能锻炼学生面对失败和从失败中找到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2 多种教学方式促进知识输入,改善学生实验学习效能,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只有学习兴趣的提高才会激发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学习效能,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由于鱼类学实验形态学部分实验对象多为活体的鱼类,鱼体会散发腥味,分类学部分甲醛处理的标本虽流水冲洗但仍有甲醛气味,且一些学生由于胆小、怕脏等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就会采取简化实验过程或者不动手参与而是依靠小组其他成员来完成实验。针对这些情况,需要教师在课前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克服胆小、怕脏、怕腥等心理,只有亲自操作才能深刻理解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技能,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小组(如循环灌注实验、骨骼标本制作实验等)、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自信心增强,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效能得到提高。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产业发展背景及前景教育是解决学生专业偏见的有效途径。

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课程基本技能训练,强化专业素养锻炼

鱼类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鱼类学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自主创新等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是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原则[3]。学生在课前经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在实验过程中,经过教师详细讲解、演示实验后,让学生勤动手,多参与,必须独立、正规、准确的完成实验操作,明确每一步实验要求,最后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多练、循序渐进,使实验课的基本技能训练达到预期目的,同时注意高中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中的继续培养和持续强化。鱼类学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主要有:(1)光学解剖镜、电子天平、游标卡尺的操作技巧和保养技能;(2)依据实验要求熟练解剖鱼类标本并取出所需实验材料;(3)鱼类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的绘图技能;(4)掌握鱼类样品的采集、保存、分类鉴定和生物学测量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5)通过实验报告、实习实训调查报告的写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等[4];(6)不同鱼类系统结构的异同点,培养其归纳总结和比较解剖的思维方式。

4 多种实验考核方式贯穿实验教学始终,注重培养过程,强化过程化考核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验证,实验课程考核评价是检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合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5,6]。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一般是以基本实验操作和理论为主,这种方法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笔者经过与课题组同行反复讨论及认真思考后,对鱼类学实验考核标准进行了优化(表1)。

5 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知识输入,提高学习兴趣

表1 实验成绩考核评定标准

鱼类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过程,新的教学改革提倡打破以教师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应采用以学生为实验主体的教学模式,示教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同时应结合不同实验的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比如采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加强自动化出勤考核,共同关心问题师生互动,实时打分及评价。通过实验课对标本的认真观察,加深了学生对鱼类特征的认识,同时结合网络资源和专业网站的利用,促进感兴趣学生对专业的深入学习。同时通过学生自制鱼类标本,不仅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对鱼类骨骼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骨骼、肌肉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联系和相应的位置。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加深认识,丰富课堂教学。另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实验教学内容,特别是近几年提出的“慕课”教学,慕课是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课程[7],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和在线等特征[8]。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着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实验效率、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资源等作用。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鱼类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鱼类运动会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