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伟,王 腾,王灵芝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2. 山东国际海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20)
历史建筑是城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留下的重要印记,见证了一个城市的过往与发展,是了解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据。在现今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积淀与文化价值的老建筑作为文物保留了下来。但随着时间变迁,老建筑身上或多或少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功能变化的痕迹。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修缮,而更应是尊重历史的再利用。还原历史建筑本质特点,并使其参与到城市区域复兴的过程中,通过功能调整、环境恢复、新型产业的引入与原有产业的升级、多种业态的组合等方式,使其成为以文化传承为核心,以公众体验中认知历史为途径的文物场所。本文以原青岛水兵俱乐部修复和再利用工程为例,试图讨论对于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从建筑初衷出发探索真正属于城市生活、文化与新型产业结合的发展方式。同时展示其更新后文化及空间的体验与价值表现。
青岛水兵俱乐部旧址,又名青岛水师饭店、德国海军俱乐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内湖北路17号,现今中山路与湖北路交会处的东北角,与栈桥遥遥相望。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群”有23座建筑入选,青岛水兵俱乐部即位列其中。
青岛水兵俱乐部整体造型起伏变化,色彩明快,是德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典型形式。该建筑面积约4 500 m2,主要为砖木结构,地上共3层,半地下一层。半地下部分由本地崂山红花岗岩砌筑而成,一层石基砖墙,内附有一礼堂,巴西利卡式平面,木廊楼座、木结构拱形星顶,以室内顶灯和一排北窗自然光作为光源[1]。二层设有德式木构柱外廊,墙体涂以淡黄色涂料,四面坡顶表面覆盖青岛特色红瓦,西南道路转角处突起尖顶塔楼,为其立面构图最高点。突出山墙上有半木构装饰,塔楼之下和外廊扶栏处的交错木质桁架装饰,具有德国中古时期建筑风格。
了解青岛水兵俱乐部,首先要追溯到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时期(1898—1914年)的历史。据青岛档案馆的《胶澳发展备忘录》中记载,德国人建设水兵俱乐部的初衷:“是为海员提供一个休闲场所,以免他们受到无目的的街头游荡、不良小酒店和酗酒等道德败坏的生活影响。此外,还可被用作驻守在东亚的海军或陆军部队的初愈病人的疗养所,在适当情况下也接受平民入住”。
1898年10月18日,水兵俱乐部奠基。由德国帝国基尔市海员之家公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该建筑设计始于1899年,1901年正式开工建设,次年5月正式挂牌营业,是有着116年历史的文物建筑。建成时俱乐部一层中部为大厅,厅内成回廊式,前部有宽敞的舞台,二楼3面均设观众席,楼上楼下可容纳观众700人,是青岛第一座设有大型礼堂的建筑。除大厅外,共有40个房间,不仅是当时德国海军士兵们的主要休养娱乐场所,还是融合剧院、音乐厅、歌舞厅、教会、餐厅、桥牌室、台球室等多种功能的岛城第一个文化综合体。
据考证,1907年9月4日德国人在青岛创办的德语日报《青岛新报》报道了关于青岛水兵俱乐部放映电影的消息。从1907年至1914年,在该建筑内放映了数百部电影。因当时电影播放场所很少,故电影门票价格较贵,除德国海军士兵及其家属外,只有那些家境殷实的富贾、官员才能消费得起。那时世界电影正处于默片时代,观影较为沉闷,驻守在青岛的德国远东舰队士兵于是组织了“海军第三乐队”,除了平时俱乐部内演奏外,还会在放映电影时进行配乐。乐队不仅用表演家乡歌曲的方式略解思乡之情,亦为观影提供了良好的听觉效果[2]。
1914年日德青岛之战,水兵俱乐部变为德国的战时临时医院。直至1945年,日本殖民时期该建筑陆续变为日本市民会、居留民团、黑龙会的日本相关组织办公集会场所。1945年国民政府时期改为美国海军俱乐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水兵俱乐部又成为共青团市委驻地,后又为市人防办、市乡镇企业工贸总公司等单位使用。1990年局部维修之后,部分房间被租赁给一些公司和店铺,还有居民居住。2014年开始水兵俱乐部历经两年的全面修复改造,2016年8月,1907光影俱乐部成立并面向公众正式开放。
水兵俱乐部是青岛在德国占领时期早期公共建筑代表作之一,是反映青岛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该建筑具有鲜明的殖民性,表现了当时德国建筑风格,更为青岛近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建造技术,注入了西方元素,使其后来在建筑设计方向发展更为国际化多元化。其历史价值在了解青岛近现代建筑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关联等方面提供的参照,更有助于探讨和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文艺复兴和新艺术运动在建筑设计上的具体表达。
2016年5月22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博物馆召集的专家团到访此地进行研究论证,并于6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最终认定青岛水兵俱乐部是中国境内现存最早、用于商业电影放映的历史建筑。2017年11月1日,青岛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个联合国授予的“电影之都”。在申办过程中,水兵俱乐部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了解与研究青岛电影文化历史,乃至全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与传播将带来积极的意义。
1990年,青岛市政府对水兵俱乐部的屋顶防水、室内破损的门窗及个别支柱底部进行了局部维护。2013年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准对这里进行修复开发。2014年在青岛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青岛城发集团获得修复经费,水兵俱乐部的保护修复与再利用正式开展。
众所周知,保护与更新从来都是并行考虑的,而且合理的再利用是良好修复的基础与依据。通过翻阅考证历史建筑的过往,了解其建筑遗产保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保存体现其价值的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应尊重保护本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形态特征与变迁过程,采取辩证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对其进行认定和保护[3]。
早在2007年,青岛市相关部门曾有计划改建水兵俱乐部为小提琴博物馆,但最终放弃。现实原因是产权过于复杂,但从历史建筑价值及传承方面考虑,小提琴博物馆从功能到渊源与水兵俱乐部的本源及历史演变都毫无联系,很难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建筑的历史记忆价值与标本研究价值无法延续下去。水兵俱乐部除德国殖民时期,主要为休养娱乐之用,末期用作短暂的临时医院,其他时期大多成为办公集会场所,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筑产权分属多家单位,后期局部还用于租赁商用和居住。每个时间节点上的功能与分区都是当时的需要和经济条件的反映,已是历史的一部分。2014年的修复再利用,建筑的“真实性”要以哪个时间节点为参照呢?经过详细的方案设计与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水兵俱乐部“原建筑、原设施、原功能”的修复更新原则。以恢复历史建筑“本源性”的保护利用为指导,欲通过对最初时期建筑历史价值的挖掘,还原德占期的建筑风貌和功能,强调电影文化的传播与展示,结合观演、餐饮、娱乐、展览4大板块,形成中国第一座电影文化综合体。以期重现当年水兵俱乐部热闹繁华的景象,并成为活化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触媒,带动老城区的复兴发展及文化传承。
3.2.1 现状
通过翻阅相关图纸文献和现场查看访问发现,在1914至1945年日本殖民期间,由于水兵俱乐部与西侧街道的距离较远,加建了靠近现中山路的局部。截至2014年修复前测绘,建筑外立面东侧加高了一层,西南侧木制外廊填充封闭为室内,北侧亦有部分加建和改建,雨篷、管线随意设置,各立面花岗岩饰面污损,原有装饰构件残缺等诸多问题。此前塔楼屋顶由于损坏进行了重建,并没有严格执行原图纸,结果就成了钝角的扁平顶,与主体部分屋顶锐角坡度不统一。
修复前建筑内部各种牌匾摆放杂乱,房间分格数量较多,很多房间层层相套,采光受限;东侧南北两部楼梯不连通,交通流线较为混乱;中厅的礼堂已破败废弃成为仓库;内部楼梯、地板、天花、墙壁、门窗等都年久失修,污染侵蚀;建筑结构亦出现了变形和移位,尤其是北侧墙面偏离最严重,整体存在很多疏散、安全等隐患。
3.2.2 外部立面的修复
在“真实性”定位的保护更新原则指导下,针对现状的外部立面修复工作逐步展开。对于外部建筑艺术风格的完整性进行保护性修复,恢复德占时期的水兵俱乐部外观和肌理感。建筑南立面的复原是外立面修复的主要内容。其一层中部是原水兵主入口,并且是4个立面中唯一完整的沿街立面,结合历史资料和图片,修复工作主要集中在复原建筑2层东侧的木制外廊、塔楼原貌及其重要历史特征上。其中恢复塔楼最为显示“本源性”原则,根据1898年德国《建筑监督警察条例》的规定,商业街道两旁的楼高不得超过3层。水兵俱乐部建设的塔楼部分却远远高出3层,成为当时青岛的最高建筑物。尖塔顶还与远处小青岛的灯塔、栈桥一起成为自海北望的视觉标志。现今塔顶的修复依旧以木结构为主,由数十根木梁柱支撑,外附防水层,再铺设红色陶瓦,重现其往日地标风采(图1、图2)。
但是文物建筑的本源性原则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往往又充满了矛盾性与复杂性,其修缮工作就具有辩证性及现实性[4]。综合资金、产权、建筑风格等因素考虑,西南转角日占时期的加建部分予以了保留,并修复加固其损坏的屋面结构层,增加改善防水层、隔热层,平屋顶表面木质装饰,周围木箱绿植,处理成为上人休闲露台。而东立面和北立面不临路,故其保护性工作是去除乱搭乱建,外墙进行清洗,对破损处进行维修。建筑整体外墙面、石构件及门窗以维修为主,色彩按照原建筑颜色,外墙粉刷为淡黄色,并重新油漆饰面,木质外廊、木装饰构件、落水管为蓝绿色,门窗框为白色。为突出入口,唯一加设了具有海洋风格的白色贝壳状雨篷(图2)。
3.2.3 室内修复与空间再利用
在室内的修复及再利用工作上,有选择的本源性原则更为凸显。即在保护和修复工程中, 为了保证建筑物具有适当的使用功能,可有限度地改造机械、电气、管道系统以及符合其他规范的工程。保护修复是为了实现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功能使用,并确保其传承后世[5]。
水兵俱乐部历经百余年,老化现象较为严重,建筑室内主要对建筑物的基础、梁柱、墙体、楼地面、楼梯等部位进行保护加固和修复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室内原有地面木质地板及瓷砖保存基本完好,局部饰面层破坏或脱落,在此次维修中并没大面积更换,而是对破损的地面进行保养和修补,所以修复后仍有些许旧痕。但二层木外廊地面瓷砖由于磨损严重,修补难度大,仅保留了西侧一端约2 m2相对完好的地砖,其余均仿照其样式烧制而成,进行重新铺设,以达到统一效果。
设计修复更新后的水兵俱乐部,在原有餐饮、观演的基础上,加入与电影元素相关的展示,图书阅览、互动体验等功能,以期成为符合历史传承及当今社会发展的中国首家电影文化综合体。拾级而上,进入主入口门厅,东侧设VR体验的微电影院及多功能厅,西侧作咖啡、中外书籍阅读交流之用。中厅修复原有礼堂,保留其大型观演功能,东侧设为后勤办公、餐厨区。二楼以西餐和小型私人影院为主,礼堂2层楼座可就餐、展示、观演,功能较为自由,整个3层楼成为电影文化、历史、艺术展示区域,水兵俱乐部修复前后对比,如图3~图8所示。
空间布局上,修复更新目标是拆除加建和间隔的附着物,在尽量不打破原有墙体的分布情况下,结合功能定位,配合隔墙等可逆装修方法,合理利用各室内空间。考虑到安全疏散的要求,原一层东侧走廊打通,可联系北侧楼梯。由于种种原因,俱乐部建筑东北侧二层部分没能加入本次保护和更新,所以东北侧楼梯未与之连通。于是在紧邻礼堂东侧,加建了一部三跑木质楼梯,二层旁设小型上人休闲露台。二层北侧打通走廊,因考虑向楼梯疏散的引导性,设计为折线型,并与南侧走廊连通。独立微影院较之前平面分隔房间增多,各房间的隔墙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内部填充隔音和吸音材料做隔声处理,使内外环境不被干扰,为使用者提供了安静舒适的欣赏电影环境。三层空间变化最为明显,拆除原有的大部分隔墙,增加了剪力墙承重,将大部分屋顶空间原有的木构架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结合新设计的展墙、展柜、展板等当代元素进行展示环境的塑造。由此,新老对比增加了老木结构和展品的表现力,更让人们在参观了解电影文化发展历史的同时,感受到具有典型德国文艺复兴风格的水兵俱乐部木结构的魅力。
建筑室内门窗及构件按原样式、材质进行复原,修补或更换破损部分并进行重新油漆饰面。南侧走廊去除墙和门扇,设计并安装黑色铁架式拱形门洞,形成取景框形廊道,增加走廊的层层进深感。其内部色彩曾经较为醒目,木质楼板、楼梯、舞台、室内木门等均为红色,其余墙面、天花等为白色,修复后木楼梯栏杆、门扇及门套改为较为沉稳的黑褐色,中厅剧场部分地面及舞台改为黄褐色,配以北侧彩色玻璃及蓝色幕帘,伴随着缓缓的古典音乐,仿佛又回到了百年之前的礼堂现场(图9~图11)。
历史建筑属于社会大众,是一个城市叙述历史,积累底蕴,展示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修复与再利用的根本目的是赋予其新生命,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或使用,为周围街区乃至整个城市注入活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关注,并促使其更为广泛地传播和传承下去。但在当下社会经济条件下,所有的历史建筑若只单纯具有公益性是不可能的,需以一定的经济利益为基础,如何合理地提高公众参与度和使用率并有一定收益,其公益性与商业性适度结合的方式及措施,一直是保护活化的热点讨论话题。
2016年8月20日,青岛水兵俱乐部修复更新工程结束,正式对外界开放,并更名为“1907光影俱乐部”。2017年5月20日,位于三楼的青岛首家电影博物馆对外开放。至此更新策划的所有功能全部实施。2017、2018年度1907光影俱乐部奉行的活动统计见表1、表2。
表1 2017年在1907光影俱乐部内举行的主要活动统计
表2 2018年在1907光影俱乐部内举行的主要活动统计
为了更好地传播电影文化,1907光影俱乐部还主办“2017年华语电影展.青岛论坛”,先后邀请43位电影界专家、学者、导演到访青岛。现今1907光影俱乐部已经成为十几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取景地,举办各种与影视文化相关的会议、活动的重要场所。1907光影俱乐部举办各类活动来活跃公众参与及使用度,为青岛营造了一个开放、平等的电影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使其再次成为中山路街区的重要地标。
当老建筑历经多个历史时期的层层叠加,其内外造型与空间、技术与功能都会随之发生演变,在其修复与更新过程中,还原其真实性与完整性,被广泛认可并以此为准则。但是关于真实性与完整性具体的实践,一直以来争议不断。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要经过历史与现状调查、价值评价,到修复方案与再利用计划的和谐并置,再到具体技术手段的实施,最后再生利用运营,每个环节都举足轻重。在实践中,需要透过层层历史,寻其本源,挖掘其价值体现,通过不断选择和论证,确定“真实性”的节点所在。
建筑的本源性来自其诞生时赋予的意义,是其历史的开始,亦是反映当时的设计艺术、工程技术特点。但盲目的本源性会给历史遗产带来新一轮“保护性的破坏”。以现实性与经济性为出发点的本源性,又充满了潦草与短视。对于建筑本源性的解读,应包含历史、环境、风貌、空间、功能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新旧的差异性,如何辩证地表现其本源性与再利用的时代环境需求相适应,成为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的关键。只有在其保护与更新过程中还原保留、新旧对比、改造创新等各方面进行不断权衡、选择和论证,方可达到对历史建筑的修复与再利用更好的诠释。
水兵俱乐部的修复与更新,既有对建筑南立面的完全复原,又有入口创新雨篷的加建;既有内部空间结构的恢复,又加入改造了诸如会议、互动、阅读等新的功能空间,并伴有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多种后期运营活动。不仅表面看似方式趋于多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在修复利用过程中,正是依据了建筑的本源性、可逆性、完整性的原则,在保持对建筑初衷的思考、历史的尊重下,认真计划的复原和适度与当下社会文化需要相结合的更新三者中做出平衡。还原、对比、创新相融合的并用,既保持和历史的距离感,又强化历史建筑的记忆性,还发展其当下的时尚性,在各种感受下认识历史,了解文化,体验空间。现今的1907光影俱乐部作为代表之一,唤起青岛德式建筑与这座城市一个多世纪历史进程中的深层关联与记忆,以电影文化传播为触点,以期为当代青岛城市文化的发展留下新的历史痕迹。
(致谢:感谢1907光影俱乐部为本文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