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村乡油坊村的田野调查

2019-08-13 07:26张泽宇刘晓卫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厢房油坊院落

张泽宇,荆 璐,刘晓卫

(华建集团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 200040)

油坊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村乡的西北部,邙山支脉广武山的南麓,距郑州市中心30 km,与沿黄快速路相距1 km,距连霍高速的高村乡出入口约4.5 km,村西紧邻国道234。油坊距高村乡2 km,距牛口峪黄河古渡口5 km,北临周胡桐,南接侯寨村,西临荆寨村,东靠马寨村,是豫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该村在2014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1 地区生境

1.1 自然环境

油坊村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平均海拔130 m,年均降水量645 mm。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较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多风、凉爽宜人,春季较短且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约为14℃[1]。油坊村位于荥阳市西北方,是冲积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其地势较为平坦,属于半平原半丘陵地形。村落周边土地肥沃,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蘑菇、石榴等经济作物。目前大部分已实现机械化种植,人力使用较少。

1.2 历史溯源

油坊的发展依托于陆路交通,地理上是古代河阴县至黄河渡口牛口峪的必经之地。此地官道与商道皆是雨水冲刷所形成的沟壑,古人以此作为聚居地。油坊以秦姓为主,据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山东举人秦景瑗到河阴县(现荥阳境内)任教谕,落户于现在的油坊村,由此该村繁衍出秦姓。秦氏家族以经商为主,随着经商的扩大,油坊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豫中的重要村落。

通过对村民采访调查可知,“油坊”由来如下:楚汉之争刘邦项羽围绕荥阳作战,刘邦驻扎于荥阳西北,其驻扎之地称为“营房”。战争结束后,原有营房演变为村落,并以“营房”作为地名。之后,周边村民误将“营房”传为“油坊”。这种情况在这片区域有一定普遍性,战时的营寨在战争结束后分别按照其功能为村落命名,如油坊村东的马村,原为马寨,是当时养马之地;西赵寨原为“西扎寨”,意为西边扎寨,对应的还有“东扎寨”(东赵寨)。

2 村落概况

2.1 村落风貌

油坊是荥阳油坊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据《民国河阴县志》记载,油坊村的整体村落格局按行政区划分为东油房、西油房、油坊、荆寨、赵寨、史坊、小寨、王拐共8个聚落点[2]。每一个都曾以寨堡的形式存在,拥有独立的寨墙及行政管理体系。随着历史的变迁,寨堡逐渐消失,8个聚落点彼此相连形成较大的聚落,村落由此被划分为油坊和史坊2个自然村。

油坊地势较为平坦,以农副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缓慢。随着陆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黄河古渡口失去了原有的地理优势,村落中的许多居民搬迁至周边经济良好的县市,油坊随之衰退,其建筑和村庄风貌形态也因疏于修缮而逐渐残破。目前,现存明清传统院落仍有多处保存良好[3]。

2.2 村落结构

油坊寨位于村落西侧,是油坊的原始聚居点。而油坊村是随着人口增多,居民逐渐在寨外建设新居演变而来的。油坊所在的油坊村整体空间结构为网格型,由东西3条街道、南北4条街道及若干巷子组成,空间层次分明。油坊村整体以原有独立的寨堡为核心,呈散点状发展。

油坊位于油坊村西部,其街巷是以十字大街与油坊大街为核心的网格体系(图1)。村内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化,道路宽度呈现明显等级区别,主要干道约5 m,次干道约3 m,其余支路仅约1.5 m。建筑形式整体坐南朝北,局部靠寨墙的位置以背靠寨墙建造的形式。

油坊原有堡寨内大部分为居住及生活建筑,仅有赤帝宫与水井位于村落入口。油坊仅有一座水井,是村内居民的重要饮水来源。如今村中已接通自来水,水井逐渐被填平。赤帝宫是新中国成立后重新修建的平顶砖房,在过去不仅是祭祀火神的庙宇,亦是村落中打更、放哨的场所,保护着整个村落精神及物质的安全。

目前,水井与赤帝宫前的活动广场属于公共活动空间。油坊中的公共活动空间基本都位于寨墙外的油坊大街上(图2)。其被排泄雨水所冲刷形成的沟壑,后被不断填高,已基本与周边建筑地面齐平。油坊大街是油坊从古至今的主要干道,承担着村中与外界交流的重要任务。秦家祠堂位于油坊大街上,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祠堂本身由标准的豫中民居改建而来,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油坊的小学、卫生所,目前已还原为秦家祠堂,现村政府就位于其旁。

2.3 院落民居

2.3.1 建筑形制

油坊民居留存有少数的明清时期建筑,大多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砖土木瓦房,以及在20世纪70至80年代新修建的砖墙瓦顶、砖墙彩钢屋顶、砖墙平顶。油坊的建筑为典型的豫中民居形式,以四合院为原型,呈现出“前客厅后堂楼”的空间布局(图3)。建筑越靠近北部地位越高,具体表现为建筑高度、建筑安全性。村落中院落空间结构相似,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以遗存明清传统民居的两进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对其进行简化后呈现出一进两合或三合院。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家族生活方式弱化,建筑无须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建造。油坊传统民居建筑的屋顶以硬山式为主,少量平屋顶,在形式上遵守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4]。

2.3.2 院落

油坊内明清时期民居基本形式为两进四合院,整体坐南朝北,多为砖木结构,建筑入口位于东南角(图4)。建筑分为前后两节,两进院落由走道相隔成。其中建筑两进院落,各有一条通往隔壁宅院的走道。建筑前院由倒座(含大门楼)及东、西厢房和正房(客厅)组成,均为一层硬山建筑。正房前有明台,有条石6步为阶。相传此处是主人练武有成,彰显武力以踏断条石服人。一步断一条石,后因家父相告,存最上一步未踏断,称之为“断五存一”。庭院铺条砖,种植石榴、梅花、竹子,象征多子多福、辟邪平安。前院作为接待功能,东西厢房为仆人房、正屋为客厅、倒座为厨房。后院由3层的堂屋及东西厢房组成,均为硬山建筑。后院拥有独立院门,并具有转环楼台,在院落中形成上下走廊,联系3座房屋。较一进大厅院,庭院尺寸稍显局促,以条砖铺地,无花草。后院为居住区域,堂楼居中,坐北朝南,由家族中长者居住;东、西厢楼由晚辈居住,一般为家族中女性所居。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居院落简化为一进二合院,大部分为两层双坡顶正屋及一层平顶东厢房(图5)。建筑坐南朝北,入口为东南方,并以东厢房山墙作为影壁墙。正屋为日常起居、会客,内部有通往二、三层的楼梯。东厢房为厨房、储藏功能,并在东厢房与正屋之间有通往厢房屋顶平台的室外楼梯。院落通过大面积砖墙围合,相邻院落有公用围墙或直接使用他人屋墙,中间不设过道。院落西南角为厕所,并开辟小块菜地,同时种植槐树、梅花等。

2.3.3 民居单体

油坊不同时期的单体建筑形式类似,结构有所不同。油坊传统建筑正屋多为3层,东西厢房2层。正屋单体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其首层为砖砌筑而成的拱券结构,形式多为单向横拱,室内环境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层拱上铺砖形成二层地面,第三层为墙体承托木梁架,上直接铺砖形成地面(图6、图7)。建筑第二层可以由室内或室外砖砌楼梯进入,第三层通过室内木制楼梯上下。东西厢房亦为砖木混合结构,其首层不发劵,墙体承托木架铺砖形成第二层屋面。新中国成立后的民居基本使用砖及混凝土建造,正屋以2层建筑为主,部分3层建筑为现代的梁柱结构。

建筑主立面均用整砖墙,传统建筑以“金镶玉”做法居多,山墙部分用混合墙。古今立面形式相似,但传统正面门窗上用砖雕做仿木结构,装饰整体精美丰富(图8),20世纪的民居则将其大大简化。

明清之后,油坊民居正屋屋顶均以硬山干槎瓦屋面做法为主(图9)。这种屋面既不施盖瓦,也不做灰垄,由仰瓦组成的瓦垄与瓦垄紧密衔接,保留筒瓦屋面的做法,其表面不留灰泥痕迹。屋脊采用叠瓦的透风脊,使用板瓦摆出各种漏空花纹图案,既增加了屋脊结构,又减轻了屋脊重量。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民居厢房屋顶多作平顶,用以晾晒粮食。

传统民居门窗结构分为木制门窗过梁、以砖发拱门窗(图10)。其样式以井字、亚字、万字为主。为保证住宅安全,门窗内部均有门杠,其中部分窗户以砖石代替窗棂或在窗棂外覆铁皮,而门板处一般覆盖铁皮保护(图11)。现有民居基本为混凝土过梁,内有竖向排列钢筋条以防盗,样式简单。民居门窗向内开启,仅在北堂屋第三层有一窗向北开启。

3 民居现状

目前,民居整体保存状况不佳。明清时期传统民居现状主要分为4种:①整体保存完好,已被政府作为文物进行保护,如秦家大院及秦家宗祠等。②保存相对完好,作为其他用途,如中共油坊地下联络站如今已成为教堂。③整体院落已被破坏,居民对其进行修缮,继续作为民居使用。这是油坊传统民居的普遍状况,但是由于分家及修缮不利,整体院落形式不复存在,多在原有基础上改为一进院落。④房屋坍塌严重,无人修补。新中国成立后,民居维护良好,大部分建筑有人使用,无人使用者也会在特定节日进行清洁打扫。

4 结束语

油坊与中原地区大多数村落相似,经济发展迟缓、劳动力流失、文物保护意识缺乏,这使得村落中优秀的传统民居逐渐衰败。虽然之后的民居建设继承了历史传统,但是有关民居形式、细节问题仍未受到重视。因此,如何保护好传统建筑,以及如何将优秀的民居建筑传承下来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厢房油坊院落
八一作品
绝 句
驴磨油坊
远去的老油坊
老油坊
下午愈加忧郁(二首)
寿星(外一首)
闯市场有妙招 小油坊变大门店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