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湾镇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19-08-12 02:42沈晓媛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业渠道

沈晓媛

摘 要 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是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卫生镇、嘉兴市文明镇、嘉兴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镇,也是浙北地区有名的水果之乡。水果产业是黄湾镇农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有浙北最大的杨梅种植基地,还有无公害食品枇杷生产标准。近几年,通过实施品种优化改造、标准化技术推广应用及品牌建设等工程,水果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到2018年底,黄湾镇水果栽培面积达1 106 hm2。

关键词 产业;优化提升;水果销售;渠道

中图分类号:F326.13;S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62

1 研究背景

黄湾镇通过建立村级合作社,拓宽了水果销售渠道,解决了一部分农户水果销售难的问题。以尖山村为例:村集体为了更好地对接团队采摘,打造了由村集体开发的规模精品果园,形成尖山村村民以果园土地入股,村合作社对果园共同开发的经营模式。以某农户的667 m2橘园为例,农户以667 m2土地入股村水果合作社,村集体以每667 m2橘树3 500元、桃树2 500元的价格进行一次性作价,农户与村合作社以各得50%的方式分享经营红利。

经营模式为村集体与农户土地入股分红。该模式有以下3方面优点。1)合作社统一经营对接旅行社团队采摘,水果销售的价格提高,销售量也随之增长,农民入股获得更多分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案例:近两年来,冷冰坞的柑橘销售从原来的传统贩卖到现在的旅游采摘,从原来农户采到现在游客自己采,销售价格翻了两番)。2)彻底解决农户没有销路的根本性问题(农户再也不用站在公路两边摇晃果篮招揽游客)。3)合作社统一经营果园为水果品质提升、精品水果改良提供了可能。这3大优势能消除农户入股合作社的顾虑与担忧,农户入股可以得到的收益回报包括果树的一次性作价款、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和可以预见的合作社分红金。

2 水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村集体与农户土地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解决了一部分农户水果销售问题,但是水果销售难问题依然存在,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2.1 果园零星分散,管理技术不高

黄湾水果种植面积达1 106 hm2,但单个果园较小,以零星分散为主。对果农来说,果园面积小,果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小,大多作为副业,因而对其不够重视,水果生产经营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导致一些水果质次价低。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果农收入及水果销售,更会制约果农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果农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有限,有文化的年轻人都走出农村,留守的多是儿童和老人,由于文化水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管理仍停留在过去的老经验上,对栽种的果树粗放管理,有的甚至根本不管理,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尖山村果农为例,大户经营少,多为散户,果农的年龄结构偏大,平均年龄在65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水果产业发展。

2.2 缺乏产品精品化和品牌化建设

目前,黄湾镇生产的水果产品中低档果多,高档精品果少,名特优果少,低档果供过于求,高档果又供不应求,造成供需不平衡。高档精品果又存在缺少品牌化和品牌附加值的现象。由于缺乏品牌经营,有的客商收购水果后,贴上外地品牌出售赚取利润:如有客商收购黄湾镇的黄湾橘子后,采用黄岩蜜橘的包装进行销售,导致出现果好价贱的现象;又如尖山杨梅是个地域品牌,并不是企业或组织独享的品牌资源,所以在品牌宣传上不是很突出,营销上消息不对称,影响消费者购买,导致杨梅销量受挫。

2.3 采后销售和储藏加工能力不足

果品生产的季节性与市场需求的连续性矛盾突出,淡季脱销,旺季滞销,成为果品生产、销售环节中的难题。营销网络跟不上,产品销售途径单一。大部分果农主要采用批发等方式,销售价格难以提高,很多果农甚至采用“自产自销”方式,导致果品产出旺季根本无法及时售出,造成价格低、销量差。在水果储藏加工方面,缺乏果品贮藏加工型企业,只有小部分果农自制果干、果酱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及产地预冷设备更是缺乏,一旦发生物流堵塞、产品滞销等问题,果农无法应对。

3 水果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鼓励规模化经营,推进水果产业化发展

1)结合当地资源和优势,選择适宜发展的果树树种和品种,建设一批既有规模又有特色的设施果树商品化生产基地,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果品。2)加大培育发展各类果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提高果业组织化程度。3)打好“土地流转牌”,鼓励规模化经营,结合杨梅采摘、橘子采摘、乡村旅游观光和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等有利契机,动员当地农户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4)规范开拓综合性水果市场,搭建对外果品贸易与生产合作平台,推动黄湾水果真正走出去。

3.2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1)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转变和更新果农观念,对果农进行专业化知识培训,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运用现代化营销模式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果品质量提升。2)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留住一批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吸引一批专业化人才回乡创业,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经营主体,不断增强水果产业发展活力。

3.3 加强科技支持,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科技研发力度,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指导果农生产销售水果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2)推进传统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营销模式相结合,积极鼓励农民发展电子商务。

3.4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1)结合海宁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黄湾的美丽乡村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以生态、绿色为发展方向,在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田园风光的带动下,发展具有黄湾镇地理性标志、名人文化效应的特色水果产业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2)加快建设水果深加工发展,推动水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黄湾镇水果产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5 村企结对共建,助推产业发展

当地应加强行政村和企业的互动交流,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信息共通机制,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长处,通过每年项目化的形式,推动村企发展,助推水果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产业渠道
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科学思维的渗透
企业渠道选择研究的收集整理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我也来做中考题
沟通渠道等
渠道转换中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