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吃糖是慢性自杀,可是你还是很喜欢

2019-08-12 03:38许石林
南都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之士宋真宗气节

许石林

糖是近些年才成为人健康的威胁的,中国的节日美食,正在经历一个变革,慢慢地变,变的趋势就是少油、少肉、轻糖。这就说明人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有人说,既然生活水平在提高,为什么现在的人还对生活有那么多抱怨。这就是不懂人情天理,好生活应该包括容纳抱怨,“学然后知不足”,同理,会生活了,才知道生活还有多少不满意嘛。

安迪从香港带给我几盒美国产的甜叶菊糖“草本纯甜”,就是从一种菊花叶子上提取的糖,说这种糖跟蔗糖、甜菜糖、谷物糖、果糖的区别是,它怎么吃都不会带来因糖多而产生的健康问题,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

我在吃,但没有比较出什么来,这种东西没那么容易很快比较出来。中国有这种甜叶菊,也有生产这种甜叶菊糖的,据说大都是出口,外国人买了中国的甜叶菊糖的原料和半成品,再进行精制作,生产出成品糖,再通过香港销售到中國。安迪对我说,选择这种经过香港公司下单、生产于美国的糖最可靠。此话有道理,进口奶粉不也是因为这样才让人信任吗?

糖这种东西,从味道上讲,不是不可或缺的,即人从食物中摄取糖分,但不一定非要吃那种甜的食物,哲学家全岳霖先生一篇文章的标题:《我喜欢夹杂在别的东西里的甜》,即我不一定喜欢纯粹的甜,但我喜欢吃别的东西时,感到别的味道里的甜。话剧《天下第一楼》里把人分为酸、甜、苦、辣、成五种,也有道理。若以味道论人,则当今社会,应该说甜人多。甜人,我以为就是所谓情商高即俗称会来事儿的,与之相处,很舒服。

生活总是甜,也不是个味儿,会糇得难受。

其实,正常的饮食,可以一年半载不需要糖,但每天不能缺少姜葱蒜。所谓“甘脆之味,虽累月不食,未足为病;而姜桂之和,不可斯须无之。”这是明代方孝孺的话,意思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祛除腥味、使食材不失其味而尤能增味的姜桂之类,单纯吃它是很难吃的,但没有它,饭菜就做不好。

方孝孺以此比喻,一个气节之臣、敢言之士对国家是很重要的,而那些才智之士,被他认为是“甘脆之味”,即所谓甜人,他说:“气节者偃蹇可畏,而才智者敏慧可喜。可慧者,易以成功,亦易以致乱。”——糖好吃,但吃多了,就会影响健康。所以他的结论是:“国可使十年无才智之士,而不可一日无气节之臣。”“人君无可畏者在其侧,欲无危败难矣!”

什么是人君可畏者?就是那些平常特让领导忌惮,让领导不舒服的人。比如宋朝的钱若水,就是这样一个让领导可畏的人一一钱若水当枢密副使,地位大约相当于国务副总理。当时的宰相王曾和宋真宗在某些问题上意见不统一,被罢相,王曾下殿的时候频频回头。真宗次日问大臣们:王曾官当得这么大,不容易。现在被罢相,我看他有点恋恋不舍的意思,你们有没人看见他哭啊?

有个大臣赵镕投真宗所好说:“哭了!哭了!”钱若水听了,厉声说:哪有此事?他挺身对曰:皇上,王曾被罢相,之所以有恋恋不舍之意,那是在操心自己当宰相时的许多事儿还没有来得及办好,并不是贪恋禄位!陛下您怎能如此鄙薄臣下?说实话,臣等当官为的是报效国家,把这禄位视如尘土草芥!说完,愤怒地离开。

回到家里,他装疯,将官服官帽摔坏撕毁,跑到嵩山去了。宋真宗被钱若水当面一呛,也觉得自己作为皇帝,不能临臣以庄,有失身份,“上大骇!”几次派了人去山中找钱若水,请他回来继续当官,钱若水都拒绝了,“以终其身”。

这就是士大夫气节,不忍耻求进,遇沮则退。皇帝没有鄙薄他,但鄙薄王曾这样一个大臣,就是鄙薄整个士大夫,他不能忍受。在宋真宗这盘菜里,钱若水是一块辣姜,不是一口蜜糖。

猜你喜欢
之士宋真宗气节
战“疫”之士
竹外疏花
王旦的气量
不说,也不会有人当你是哑巴
守护中华民族气节
宋真宗为什么被皇后关禁闭
宋真宗遭遇“大忽悠”
宋真宗遭遇“大忽悠”
无名士取名不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