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新颖
摘要:人类歌唱的呼出气流引起声音振动。虽然我们自然悟出了自然说话时的呼吸方法,歌唱又被定性为语言的韵律化和延伸,但歌唱状态的呼吸与说话状态下的呼吸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关键词:歌唱;呼吸;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4-0078-01
一、前言
古今中外的歌唱家、聲乐教育家无不认为呼吸的重要性。早在我国的唐朝时期,段安节就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既分抗坠之音。”明代的魏良辅也在《曲律》中指出:“但得沙哑响润,发于丹田者,自能耐久。”“气息是歌唱的动力也是连音歌唱的基础。”意大利声乐教育家卡鲁索曾经强调:“一个歌唱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能否建立了稳定的基础。”
二、歌唱的气息控制
常见的歌唱的呼吸方法有三种:(1)胸式呼吸法。(2)腹式呼吸法。(3)胸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主要是靠胸廓的扩张来调节呼吸的流量支持歌唱的,前文已提到人体在一般状态下,胸部的调节是有限的,所以用胸部调节呼吸支持歌唱虽易学,但吸入的气量较少。胸式呼吸法现己不常用。腹式呼吸法是用横膈膜的运动来调整呼吸的方法。横膈肌下沉增加胸腔的容积,加大了空气的呼入量,横膈膜上升,胸腔容积减少胸内气压增加,增加了呼出气体的总量,腹式呼吸法是歌唱中的常用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法是在歌唱中同时使用胸式和腹式呼吸的歌唱方法。由于胸腹式呼吸在呼吸时同时使用胸廓扩缩和横膈肌的运动,呼入的气量大,呼出的气息多而且更持久更平稳,所以现在人们在学习声乐时更多地采用了胸腹式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方法己成为歌唱呼吸的基本方法。
三、歌唱中胸腹式呼吸的方法
(一)胸腹式吸气的基本方法
1.口腔、鼻腔同时吸气,打开口腔时,下颚要自然放松下垂,舌要自然地放松,吸气时声门自然打开,喉咙自然打开放松,喉、咽腔体为歌唱准备好良好的形态。
2.吸气时身体自然站立,两肩放松略向下,全面扩张胸廓,横膈膜下降。这时由于胸腔体积扩大引起肺内气压下降,体外空气顺呼吸道自然流入。
3.随着肺的体积向周围膨胀,胸廓和横膈肌的回弹力与吸入气体的进入压力逐渐持平,小腹由于受挤,产生回弹力,吸气过程完成。
(二)胸腹式呼气的基本方法
呼气过程和歌唱过程是同一个过程,歌唱就是气体从肺部流出,流经声门引起声带振动发出的。呼气的过程如下:
1.在肺部,胸廓、横膈肌、腹肌回弹力的牵引下,在呼气肌内群的作用下,使体内的气压高于体外气压,气体顺气道排出。
2.歌唱时的呼气,不同于自然呼气是有控制的呼气,必须保持呼气量的均匀、随时可调节和持久。为了保持这种呼气状态,必须使肺部、胸廓、横膈肌、腹肌的回弹力加上呼气肌群收缩力与吸气肌群的拉力保持一种前者大于后者的均匀的力量。为了进一步调控呼出气体的量,气管环的平滑肌按需要收缩,声门靠拢振动挡气。
3.在实际演唱中,每一个小乐句用声所消耗的气息仅仅是吸入气量的一部分,在歌唱时可把两个乐句连起来,使吸入的气息能运用得更加充分、合理,较大、较长的乐句,尽量做到一口气唱完,把气息分配得更加的均匀流畅,为了保持歌唱的连续性,在演唱较长的乐句和华彩段落时,气息不够时,可及时换气、偷气,气口控制好,给人的感觉音乐还是那样的优美动听。
胸腹式呼吸只是歌唱呼吸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在现实演唱中由于作品的风格和技巧的要求,特别是个性化的演唱流派方法,在呼吸上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和窍门。
四、歌唱呼吸的练习方法
歌唱时呼吸的练习,形式较多,一种是结合发声来练习,其次可以单独无声练习,第三可以一边练气,不唱,只发出嘶嘶的出气声。我们一般在训练呼吸时都是用声音来训练,初学者用简单的发声来练习呼吸的保持,气息的对抗。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进行呼吸的均匀,流畅性的训练,使声音更加的连贯优美动听。“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动力和源泉”,好的呼吸可以使声音传得很远,不好的呼吸也可以使发出的声音剌耳难听。呼吸不光在发声里练,也要结合声乐作品训练呼吸,初学者可以唱些小歌,等到程度提高了,音域扩展了之后,再增加作品的难度,一切都要看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进度来定,没有固定的应该练习什么,唱什么?老师可以自主选歌,只要是对学习者有帮助的就可以。练习呼吸的作品必须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让呼吸器官的能力与技巧逐渐推进,随歌唱能力逐渐提高。
五、结语
总之,歌唱的音量要大大超过日常说话的短句,所以需要的呼吸量要明显多于说话;歌唱发出的声音要求连续和优美的,所以呼出的气流必须是连续且均匀的,不能断断续续,上气不接下气,由于歌唱要有音色、音高等旋律的不断变化,所以歌唱中呼出的气体要随着发声的要求不断地变化的,所以歌唱中的呼吸要比说话要求更强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