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临 龙
(安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1841年,Liouville证明了二次Riccati方程:
L[y]=-y′+P(x)y2+Q(x)+R(x),
(P(x)R(x)≠0),
(1)
其中P(x),Q(x),R(x)为连续函数.一般不能通过初等积分法求得方程(1)的初等函数表示的解.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急迫需要方程(1)的精确解,如在微分方程中,三阶Schwartz微分方程、kdv方程,以及科学问题中的扩散问题、鲁棒稳定性等,使Riccati方程依然成为具有挑战性的世界难题[1-2].
近三年来,有关Riccati方程研究文献不少[3-14].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研究方法确定方程(1)的精确解,是方程(1)研究的主流[1].如在文[8]中,对于Riccati方程求解,通过G′/G展开法,得到了Riccati方程形如G′/G的解,但其过程较复杂.现对Riccati方程求解再作讨论.
对于方程(1),如果能找到该方程的一个特解函数y0,即L[y0]=0,则方程(1)化为可解的Bernoulli方程[2].但Riccati方程的特解y0一般较难求.我们将针对Riccati方程的一个非特解函数y0,即在L[y0]≠0的条件下,给出Riccati方程的求解过程.
1998年,赵临龙提出Riccati的不变量概念,并且利用不变量概念,给出了Riccati的解法[13-14],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多次被引用.
为简化推理过程,我们将函数P(x),Q(x),R(x),简记为函数P、Q、R.
定义1[2]在Riccati方程(1)中,称为方程(1)的不变量.
定义2[2]在Riccati方程(1)中,称为方程(1)的广义不变量,其中y0(x)为方程(1)的非特解函数.
定理[14]在方程(1)中,如果存在常数α,β,γ,以及函数y0(x)和可导函数G(x)(其中G(x)≠0),满足不变量关系:
I1=P(x)L[y0(x)]=αγG2(x),
(2)
(3)
则方程(1)经线性变换:
y=φ(x)z+y0(x),φ(x)=αG(x)/P(x),
(其中φ(x)≠0)
(4)
可化成其积分形式:
(5)
在定理中,对于寻找非特解函数y0,确定Riccati方程(1)对应的函数L(y0),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利用不变量关系式(2)和(3),给出一种确定非特解函数y0的较简单方法.
此时,假如满足不变量关系式(2)的非特解函数y0,使得函数L(y0)满足:
I1=P(x)L[y0(x)]=αγΔ,(Δ为常数),
(6)
则不变量关系式(3)满足:
(7)
此时,非特解函数y0满足:
(8)
在(8)中,取特例β=0,则非特解函数y0满足:
(9)
推论1对于Riccati方程(1),如果非特解函数y0满足:
(10)
则方程(1)经线性变换:
(11)
化成积分形式:
(12)
推论2对于Riccati方程(1),如果函数y0满足(10),则当L[y0]=0时,方程(1)的解是:
(13)
此时,由于L[y0]=0,则满足(10)的函数y0,对应于方程(1)的不变量关系结果为:
I1=P(x)L[y0(x)]=0=αγG2(x),
(14)
(15)
可取α=-1,β=0,γ=0,G=1,于是,有积分形式:
(16)
则原方程的解是:
(17)
针对文[8]的Riccati方程,给出新的解法,以显示本方法的优越性.
记Δ=λ2-4μ,由于
于是,得到:
则原方程的解是:
则原方程的解是:
记Δ=λ2-4μ,由于
于是,得到:
按例1的方法,可以求得原方程的解.
可见,该方法求解Riccati方程(1),关键是求满足关系式(9)的非特解函数y0,使函数L[y0]满足关系式I1=PL[y0]=Δ(Δ为常数).
例3[8]研究如下方程:
在例3方程中,记Δ=λ2-4μ,由于
例4[15]求解微分方程:(2x+1)2y″-4(2x+1)y′+8y=0.
解:令y=eu,则有
(2x+1)2(u″eu+u′2eu)-4(2x+1)u′eu+8eu=0,
(2x+1)2u″+(2x+1)2u′2-4(2x+1)u′+8=0.
(18)
令u′=z,则有
(2x+1)2z′+(2x+1)2z2-4(2x+1)z+8=0,
(19)
(20)
=0.
I1=PL[z0]=0,可取α=-1,β=0,γ=0,G=1,则方程(20)的解是:
综上,对于Riccati方程(1)的求解,仍然是具有吸引力的学术问题,寻求非特解(或特解)函数y0,使构成的函数PL[y0]为常数的求解,是一条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