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稻1号与克氏原螯虾高效综合种养技术试验

2019-08-12 12:24周锡跃方福平唐建清陈友明黄鸿兵
水产养殖 2019年8期
关键词:塘口克氏种养

周锡跃 ,方福平 ,唐建清 ,陈友明 ,黄鸿兵

(1.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401;2.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随着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快速发展,水稻品种选择、茬口衔接、施肥与用药等是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选育具有抗倒伏、抗虫害、米质好等特性的优质水稻品种成为影响稻田养殖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特点,该试验选育了具有抗倒伏性、抗虫害和不需烤田的水稻开展稻虾综合种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稻田条件

稻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新篁镇坝头胡村,稻虾养殖塘口由牧水农业南京有限公司改造而成。试验塘口共5个,占地总面积108×667 m2,分别编号为1#、2#、3#、4#、5#。塘口总水面 100×667 m2,每个塘口水面面积约20×667 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18×667 m2/塘,合计 90×667 m2。

1.2 水稻品种—渔稻1号

渔稻1号的稻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提供,“渔稻”系列水稻品种是浙江大学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针对渔-稻共作技术的发展需求,选育的适宜养殖水体(养殖池塘、养殖稻田等)种植的特异专用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株高可达1.8 m左右,可以在水深1.2 m以下的养殖池塘或养殖稻田种植;茎秆粗壮,比普通水稻粗1~2倍,不易倒伏;生物产量大,根系发达,每节上形成发达水生根,前期生长快,高效吸收底泥和水体中的N、P,净水能力强。水稻生长期间不打药,基本不施肥,主要依靠养殖池塘中残饵、水产动物排泄物等产生富营养化的N、P等养分。

1.3 塘口改造

塘口均由稻田改造而成,沿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上宽4 m,深1.2 m,取出的土方围成田埂,田埂高1.4 m,上宽2 m。田埂内侧坡比,1#塘为1:3,其余4个塘口为1:1。每个池塘设置单独的进、排水管,材料为直径200 mm的PVC管,进水管管口套上80目尼龙网袋,防止鱼卵或小杂鱼等进入塘口。

1.4 防逃网设置

1#塘口用作克氏原螯虾育苗池,防逃网设置在田埂的顶部,便于克氏原螯虾在田埂内侧掘洞。2#、3#、4#、5#塘口用作克氏原螯虾养殖池,防逃网设置在田埂的内侧底部,防逃网高60 cm,用竹竿进行固定。

1.5 水草种植

水草种植时间,伊乐藻、菹草12月至第二年1月,轮叶黑藻、苦草4—5月。

1#塘口中央田块上种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水草种植区占田块总面积的40%,呈条块式布局,水草种植区之间保留饲料投喂通道,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的种植比例为1:1。环沟内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菹草,种植面积占环沟面积的30%,伊乐藻、轮叶黑藻、菹草的种植比例为1:1:1,水草种植时株间距为2 m。

2#、3#、4#、5#塘口中央田块上只种植伊乐藻,水草种植区占田块总面积的40%,呈条块式布局,水草种植区之间保留饲料投喂通道。环沟内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种植面积占环沟面积的30%,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的种植比例为1:1:1,水草种植时株间距为4 m。

1.6 克氏原螯虾投放

1#塘口投放种虾1 200 kg,种虾平均规格为25 g以上/尾,投放时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二年春季 2#、3#、4#、5#塘口养殖提供虾苗。

第一次放虾:2#、3#、4#、5#池塘,共计投放虾苗2 000 kg,平均25 kg/667 m2,虾苗规格200~300尾/kg,投放时间3月下旬。

第二次放虾:2#、3#于6月15日(水稻栽插10 d后),投放40~50尾/kg青壳虾,总投放量1 600 kg,平均40 kg/667 m2。4#、5#于6月30日(水稻栽插10 d后),投放40~50尾/kg青壳虾,总投放量1 600 kg,平均40 kg/667 m2。

1.7 水稻育秧和栽插

1.7.1 育秧 育秧方法主要采用大田育秧。按栽植面积计算,用种量为0.25 kg/667 m2。育秧时间分两批,第一批为1#、2#、3#塘口提供秧苗,育秧时间5月5日,育秧期30 d。第二批为4#、5#塘口提供秧苗,育秧时间5月20日,育秧期30 d。

1.7.2 插秧 插秧时保持田面水深15~20 cm,采用人工插秧,栽插株间距为60 cm×60 cm,栽插密度为1 500~1 800 穴/667 m2,每穴 2 株。

1.8 生产管理

1.8.1 水位调节 12月至第二年2月,5个塘口中央田块水位均维持在30~40 cm左右,3—4月降低水位以使水温快速升高,水位保持在20 cm左右;4月底开始逐渐加水,保持中央田块水位在至40~50 cm,5月底至6月中旬水稻插秧前,逐渐降低中央田块水位至10 cm左右。

1#塘口的水位管理:6月中旬水稻栽插后,随着水稻秧苗的生长,按照渔稻1号的植株高度,7—8月逐渐提高水位,以水位不淹没心叶为准。9月~10月,将中央田面水位逐渐降至20 cm以下,以促使克氏原螯虾掘洞交配繁育。至11月初水稻收割前水位低于田面20 cm以下,水稻收割完成15 d后上水至中央田面。

1.8.2 水质调控 按照“肥、活、嫩、爽”的原则,保持塘口水体呈现亮绿色,透明度在30 cm左右。4—7月,每隔15~20 d使用1次微生态制剂或碘制剂进行调水或消毒,并每月使用1次氧化型底改产品进行改底。

1.8.3 饲料投喂 1#塘口在2月底开始投喂蛋白含量在36%的克氏原螯虾幼虾颗粒饲料,为减少饲料成本,同时不影响虾苗培育,3月底饲料蛋白含量降至32%左右。4—6月虾苗投放后,各池塘均投喂32%蛋白的颗粒饲料;7—9月各池塘改投28%蛋白的颗粒饲料。饲料均匀投喂在水草空隙处,每日投喂1次,投喂时间 17:00—18:00,一般标准按存塘虾总重量的5%左右进行投喂,根据天气情况、饲料剩余等进行调整。

1.8.4 水稻种植管理 整个生长期间,无需施加水稻专用肥,不喷施农药。

2 结果

1#塘口投放种虾1 200 kg,春季捕捞销售存塘虾728 kg,捕捞虾苗3 365 kg,其中2 000 kg自用,1 365 kg销售给其他养殖户。经过2~3个月的饲养,1#塘口在水稻栽插前捕捞销售商品虾1 200 kg。2#、3#、4#、5#塘口,水稻栽秧前捕捞商品虾 7 237 kg,水稻栽插后捕捞商品虾5 344 kg,共计捕捞商品虾12 581 kg,平均单产157.3 kg/667 m2。水稻收割后进行统计,共计收获稻谷27 270 kg,平均单产303 kg/667 m2。试验效益情况见表1、表2。

表1 渔稻1号与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模式支出情况表

表2 渔稻1号与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模式收入情况表

因稻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用具购置等在基地投入第1年已完成,故表1中未对管理用房、渔船、捕捞地笼等设施的购置、折旧等相关费用进行计算。由表1、表2可以看出,收入除去已支出的成本,基地总效益达531 723元,平均单位面积效益为5 317.2元/667 m2,经济效益明显。

3 分析与讨论

3.1 渔稻1号种植效益

渔稻1号采用的是稀植种植方式,保持了较大的株行间距,既有利于通风透光,有利于水产动物日常活动,提供良好的栖息和隐蔽场所,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和摄食,又有利于水稻健壮生长,减轻病害发生。水位管理上,一般采用浅水种植、深水管理的模式,即结合水稻生长和水产养殖需要控制好水位,有利于降低盛夏池塘水温,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同时减少水稻虫害发生。

3.2 种养经济效益

该试验采用的渔稻1号,夏季不需要降水晒田,适合稻虾共作,为克氏原螯虾养殖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时间,一方面获得了较高的产量,销售的商品虾和虾苗总产量达到15 874 kg,根据养殖面积100×667 m2计算,均产达到 158.7 kg/667 m2。

其次,经济效益显著,根据表1的成本效益分析,本试验的经济效益达到净利润5000元/667 m2以上,较传统的“一虾一稻”养殖模式经济效益明显,且弥补了商品虾价格低谷的效益损失,大幅降低了养殖风险。

此外,常规稻田养殖模式需要在水稻栽插前集中出虾,市场价格低。本试验的种养模式延长了克氏原螯虾的销售时间,实现了从3月到9月,每天基本都有100 kg左右的商品虾销售,特别适合那些为固定餐饮店供虾的养殖户,稳定供虾为第一、第三产业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大大增加了养殖户的销售收入。

3.3 生态、社会效益

该试验模式产出的水稻全程无化肥、不施农药,有效保障了稻米的优质,克氏原螯虾与水稻互利共生,延长了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期,为高品质、大规格克氏原螯虾产出比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该模式主要利用了渔稻1号的品种优势,在种养技术上要求不高、操作方式相对简单,可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效,适合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塘口克氏种养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发酵料对养殖水体COD 效果探究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