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面肌痉挛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因责任血管压迫相关面神经致使单侧面部出现不自主、不规则、阵发性的肌肉抽搐[1]。临床对于该疾病主要依靠手术进行治疗,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该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而治疗成功与否,与术前对血管及神经关系评价关系密切[2]。目前临床中对于神经及血管系统诊断主要依靠MRI 扫描,但常规序列无法对面神经与其比邻血管间关系进行准确评价,使得手术方案的选择出现困难,为探讨更为有效的术前评价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60 例,分别采用磁共振B-FEE序列及3D-FIESTA 序列进行扫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表1 不同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共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 例。实验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27 ~62 岁,平均(41.3±3.4)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 例,年龄26 ~65 岁,平均(43.4±4.2)岁。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纳入标准:经临床初步检查证实为面肌痉挛者;无其他重要脏器病变者;依从性良好者。
排除标准:伴发精神相关疾病,依从性较差者;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者;存在心理障碍(如幽闭恐惧症)无法接受MRI 扫描者。
本次研究仪器选用Philiphs1.5T 磁共振成像 仪。B-FFE 成 像 参 数:TR=7.8ms,TE=3.9ms,FOV150×150mm,矩阵选择256×256,层厚2mm,间隔1mm(即各层面重叠1mm),共24 层进行模 式 重 建。3D-FIESTA 成 像 参 数:TR=4.6ms,TE=2.2ms,FOV24×18cm,矩阵288×320,层厚=1.0mm,层间距=0.5mm,共24 层进行模式重建。
面神经与邻近血管间的关系分为压迫、接触和完全无接触三种,其中无关:面神经临近无责任血管显示,或者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最短距离大于该血管直径;接触: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未见明确间隙存在,或者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最短距离小于该血管直径;压迫:面神经上有明确血管压迹或神经受压移位。由3 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对所得图像进行诊断,并将结果与手术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诊断准确率。同时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双盲法进行评分(无法显示:0 分,图像模糊:1 分,图像一般:2 分,图像清晰:3 分)。
经手术证实,两组患者均存在神经压迫,其中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实验组在神经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及图1 ~ 2。
表2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分)
组别 n 神经显示 血管显示 邻近血管来源实验组 30 2.63±0.44 2.56±0.41 2.71±0.43对照组 30 1.26±0.13 1.27±0.14 1.56±0.41 t 14.936 17.113 15.823 P <0.05 <0.05 <0.05
图1 B-FFE 序列,右侧面神经区见迂曲血管影像,面神经呈受压改变
图2 B-FFE 序列,双侧面神经区见迂曲细小血管影响,面神经呈受压改变
面肌痉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引发该疾病的因素较多,如:肿瘤、炎症、血管压迫等。近年来,随着对此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微血管压迫是导致该疾病最重要的因素。其中,Gardner 短路学说认为,该疾病主要因脑干区域异位、迂曲的血管压迫相应面部神经导致。同时,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均表明,由于血管压迫致使面神经局部神经细胞炎性浸润、变性、神经内细胞消失等因素是该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3]。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 扫描已经可以将颅低部增粗、迂曲的血管进行显像,并可根据图像分析是否为肿瘤压迫来源,但由于CT 扫描特性,其无法对颅内神经进行成像,故该检查方法对神经源性面肌痉挛诊断价值有限[4]。
常规MRI 序列虽然可以对面神经进行扫描成像,但由于扫描时层距过大,无法将面神经及相应血管间关系完整呈现,有时甚至会出现漏诊现象[5]。近年来国内有文献[6]对3D-FIESTA 与3D FASE序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3D-FIESTA 序列在检查面神经及其与周围血管间关系时明显优于3D FASE 成像,但3D-FIESTA 序列虽然对血管成像优势明显,其对软组织特别是神经显示较差,故其在评价神经与周围血管间关系时存在一定局限[7]。B-FFE序列成像与机体内T1、T2 绝对值无明显相关性,但其与T2/T1 存在关联,大量临床病例证实[8-9],扫描图像的信号与其比值间存在正相关关联。B-FFE 序列即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该序列按照平衡梯度方向对图像进行层面选择、频率及相位编码,其中正向梯度与方向梯度均与其时间积分相同,可补充至流动去相位效应当中,因此该序列扫描所得图像,无论是流动的或静态的液体,在该序列扫描中均呈现为高信号[10]。同时,在信号激发前,周围稳定的组织即可达到相位重聚的最大幅度,奠定了持续、快速采集数据的基础,继而增大不同形态组织间对比度,将微小血管呈现,达到精准成像的目的[11]。
本次研究采用3D-FIESTA 及B-FFE 两种序列对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及周围血管关系进行成像,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如下结论:实验组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B-FFE序列成像可将颅内微小结构进行精准成像,更利于诊断医师观察及分析。同时实验组诊断准确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该结果表明,B-FFE 序列扫描较3D-FIESTA 序列更适合对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关系进行分析,与手术结果符合率更高,该结果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似[12-16]。结果表明3D-FIESTA 及B-FFE 两种序列弥补了常规MRI 序列由于扫描时层距过大,无法将面神经及相应血管间关系完整呈现甚至出现漏诊现象。两种方法的联合,可以弥补各自诊断中的不足,为面肌痉挛的磁共振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磁共振B-FFE 序列成像可清晰、准确的显示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间关系,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可应用于面肌痉挛患者术前检查,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