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骨折手术后镇痛的应用可行性及对患者疼痛指数的影响

2019-08-12 09:45关敏婷吴永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制剂

关敏婷 吴永林 李 剑

1.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品采购科,广东佛山 528200;2.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广东佛山 528200

氟比洛芬为临床上使用广泛的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临床上能够达到镇痛效果以及抗炎效果,医务人员常用来治疗疼痛方面的疾病[1]。在市场上氟比洛芬多数是口服制剂,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现功能紊乱等,而且许多患者在术后治疗时无法口服用药[2]。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992 年7月于日本上市,主要用于癌症疼痛与术后疼痛的治疗,与口服药相比,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应用微球载体这一技术使其具有靶向性,能够避免刺激局部胃黏膜的副作用,且药效起作用更快,持续时间更长久。本文选取60 例进行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讨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骨折手术后镇痛的应用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7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进行了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17例;年龄22 ~90 岁,平均(51.6±1.6)岁,平均身高(168.5±6.4)cm,平均体重(62.1±7.4)kg。研究组中男11 例,女19 例;年龄19 ~92 岁,平均(52.4±1.3)岁,平均身高(168.8±5.7)cm,平均体重为(62.9±6.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骨折;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院方对本研究;年龄≥18 周岁。排除标准:处于分娩期或者哺乳期的妇女;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给药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钠(辉瑞制药公司,J20130044),40mg,bid。研究组患者术后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公司,商品名:凯芬,H20041508),50mg,qd。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6、12、24h 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在结束治疗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程度。麻醉方法:静脉复合全身麻醉[3]。

1.3 评价指标

采用10cm 的VAS(视觉模拟法)量表进行疼痛指数评价,为患者详细介绍相关知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12,24h 抬高患肢的NRS,术后48h 抬高患肢的NRS(10 分为剧烈疼痛,7 ~10 分为重度疼痛,4 ~6 分为中度疼痛,1 ~3 分为轻度疼痛,0 分为无痛)。并在结束治疗后让患者评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镇痛效果,共分为5 级(1 级为极好;2 级为很好;3 级为好;4 级为一般;5 级为较差)[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18.0 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对 比 两 组 患 者 术 后6、12、24h 抬 高 患 肢 的NRS,术后48h 抬高患肢的NRS,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6h 12h 24h 48h对照组 30 5.82±0.93 4.29±1.15 3.69±1.09 2.73±0.82研究组 30 3.25±1.04 2.57±1.38 1.71±0.96 0.81±0.45 t 11.294 12.391 15.125 15.319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2 级、4 级疼痛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度[n(%)]

3 讨论

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主要通过强效阻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来发挥作用。氟比洛芬属于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镇痛药物,这一药物发挥抗炎镇痛的途径主要是借助于中枢神经,来抑制人体当中的环氧化酶(COX-1)使生物合成前列腺素的量减少,减轻创伤产生的炎性及水肿反应,降低伤害性及疼痛知觉,从而起到镇痛抗炎的效果[5]。目前市场上的氟比洛芬基本都是口服药,但口服制剂诱导产生消化道损害副反应的几率比较高[6]。一般情况下认为导致这种损害产生的作用机制包括NSAIDs 直接刺激消化道的局部黏膜和NSAIDs 的药理作用即阻碍生物合成前列腺素介导的损害。前列腺素通过抑制分泌胃酸、保证胃黏膜的血液流动量、增加胃黏膜表面的磷脂,分泌生成黏液和碳酸氢根等作用使胃黏膜得到很好的保护[7]。服用NSAIDs 或者NSAIDs 被吸收回到胃部之后,直接刺激局部胃黏膜,使胃黏膜中PG 的生物合成作用受到抑制,从而导致胃肠的消化功能受到损害[8]。

氟比洛芬前体为氟比洛芬酯,其能够制成可以静脉注射的脂微球载体制剂。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经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后会靶向性的分布至肿瘤或创伤部位,这时脂微球载体的就会持续生成分泌氟比洛芬酯,在羧基酯酶影响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消炎镇痛的干预效果,同时不会出现依赖性以及抗原性[9]。因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具有对肿瘤及创伤部位的靶向性,不像口服制剂会直接刺激到局部胃黏膜,而且脂微球可以集中在人体受伤的位置或者是手术切口附近的位置,在此过程当中能够持续抑制合成前列腺素,所以对胃粘膜的损害会减轻[10]。

观察本研究结果,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比两组VAS 得分显示:研究组四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该药镇痛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田中悟等[11]通过研究进行腹腔镜下切除胆囊手术时在术前使用50mg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处理疼痛的可行性,证明单独采取全身麻醉方法时,使用50mg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进行术前处理会显著缓解胆囊切除手术的术后疼痛。

超前镇痛是使术后镇痛作用得到增强的一种新方法新概念,指在感受到疼痛刺激前先一步给予患者小剂量的镇痛制剂,借助其对伤害性疼痛感受的阻滞作用,从而使术后镇痛作用增强或使疼痛减轻的目的得以实现;同时使镇痛制剂的需求量得以减少[12]。在通常条件下,外科手术之后出现疼痛的原因,主要包括早期手术阶段以及后续手术阶段两个方面:早期手术阶段是是手术切口的疼痛;后续手术阶段是组织受创后产生炎性反应释放炎性酶及介质产生的疼痛刺激阶段。组织受损后能够引起中枢性以及周围性致敏,通过抑制中枢性以及周围性致敏可以实现术前镇痛的目的[13]。超前镇痛是防止形成中枢敏化的抗伤害刺激疗法,能够减弱手术过程中因强烈刺激引起的神经元兴奋,从而实现术后镇痛以及消除术后疼痛感受的目的。现阶段认为术前镇痛能够改变强烈伤害性刺激产生的疼痛感受的机制为:从而改变患者神经元疼痛的阈值;这样通过持续的刺激患者的C 纤维,从而诱发神经元出现增强反应,通过这样途径来强化吗啡肽表达[14]。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中的氟比洛芬酯被脂微球载体包裹,手术前注射能够靶向聚集在肿瘤及手术切口部位,提高疼痛阈值,减轻周围以及中枢敏化,减弱神经末梢的痛觉传导,达到镇痛效果,而且能够减少术中镇痛制剂的用量。由于以上特点,氟比洛芬酯能够静脉注射给药,引起的消化道副作用轻,安全性较为理想。在临床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借助于静脉为患者应用50mg,血药浓度在15min之后到达最高水平,当在适当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时,其血药浓度成线性上升[15]。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镇痛作用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且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安全用于骨折患者的术后镇痛,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应当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制剂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在肋软骨隆鼻术中多模式超前镇痛作用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