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英语教育已经普及,英语初学者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在各级英语教材的设计中,强调听说读写的单调的技能训练和单词量的积累,学生对语篇、单词背后的文化意义知之甚少,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欠缺。本文通过对文化意识、文化教学概念的讨论和文化意识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环节中体现的具体举例,展示了文化教学的在英语课堂中实施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教学语言;语法学习效果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英语初学者都经过了好几年的英语基础训练。按照新课标和最新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划分要求,要在各级英语教材的设计中,体现“训练学生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尤其是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中国人才”的设计理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必须了解和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中至关重要。
本文分四个部分,首先对文化及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文化教学等概念的进行简单地理解解释、然后浅显地探讨一下文化教学的课程分类和文化意识的评价手段,即文化意识具体在教学中怎样实施。
一、文化及文化意识培养的概念
谈到文化意识,就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极为广泛且内涵丰富的概念。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于文化概念的解释都是几千年的沉淀,而且这个概念的外延十分地广阔。在此仅做宽泛的适合各级英语教学的研究,只将文化的含义简单地部分地概括如下: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文明在数千年发展中不断积累下来的在物质上的所有和在精神上的所有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
什么是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个问题涵盖了很多方面,体现在语言学习者身上就两方面:
1、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对他国文化的敏感度,并能区分本国与他国文化的能力。
2、文化自觉
当我们使用第二语言时,要根据第二语言的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结构,产出合乎当时场景的言语。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语言机制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
文化自觉说到底是对文化价值的衡量,对于文化异同点的敏感度对自己和他人文化宗教艺术的尊重。对精神领域的重视。
二、文化教学的理解
什么是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是指在各种已设计好的跨文化的教学活动中,教授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跨文化心理和正确的跨文化观念,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能对不同文化的差异现象进行区分。
在各级英语课程设置中文化教学主要是对英美文化国家的背景知识进行学习,以及一些简单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我国的很多英语教材中都在每一个教学单元设有一个叫做“文化角”之类的部分,主要介绍与单元话题相关的典型的英语国家文化习俗以及我国优秀的传统花纹习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的中外文化现象,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弘扬祖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三、文化教学的课程分类
根据新课标(2011)、最新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划分要求以及教材对于文化教学的描述规定,我将初级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目标划分三层次:
A、获得并理解文化知识(cultura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目标一
B、对文化异同具有较强意识(cultural shock)——目标二
C、具备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目标三
根据这三个层次目标,结合具体各级英语教材,文化教学的课程可以分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主要以學科课程为主具体地讲述文化教学如何在现今的各级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在以下的具体教学设计环节中会根据以上三个层次目标对应标注目标一、目标二、目标三:
1.学科课程。在教学设计时按照教纲,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大致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准备。
1)各类语言材料渗透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谚语习语教学
如Adams apple《旧约.创世纪》第3章中讲的“禁果”就是apple,是亚当来不及吞咽卡在喉咙的智慧果。上帝还惩罚亚当,“必汗流满面才能糊口”。
2)从阅读中渗透文化意识
可从各种耳熟能详的英语著作中可以渗透文化、语言:
百科全书是帮助学生获取中西方方方面面文化知识最佳的书籍。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最好的百科全书之一。
可以根据各级教材的内容,将文化专题灵活植入相关单元的教学中:
专题一:西方水墨画与中国油画
a.背景知识介绍:1、西方水墨画与中国油画的区别(目标一)
b.日常生活:两者的区别(目标二)
西方油画与水墨画的区别:
中国画不同于西画,中国画讲究气韵,是要表现大自然的生命,气韵。是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中国画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
专题二:数字的起源(目标一)
熟悉英语数字单词的写法和听数字——基础词与序数词(目标三)在平日的教学中强调对数字的使用。
数字的起源
各国数字的书写(目标二)
专题三:计算机与算盘
计算机的起源以及网络的起源(目标一)
对于学生健康上网的教育(潜在课程)
中国的计算机————-算盘(目标二)
公元前数百年古代中国人就发明了算盘,直到千年后才逐渐被阿拉伯数字所代替。目前世界上电子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有代替算盘的趋向,但因为算盘价格低廉,所以,用电子计算机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盘,至少还需要十年。算盘是计算机的鼻祖。如下图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生活和各科学习的方方面面和学生们一起搜集能培养文化意识的中英文对应的资料。
圣经故事,如,turn the other cheek忍受暴力,等。古希腊神话,如点石成金,pay the piper付出惨痛的代价;自食其果,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引申为灾祸之源),等。古代寓言故事,如the lions share 最大的份额,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 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等。
2.活动课程
如,中外文化知识教育讲座、讨论会、电影、读书会、英语角6、英语广播、手抄报、异域文化节,等。
3.潜在课程
主要体现在物质、制度、精神三种形态上。
如孔明灯与热气球。
孔明灯亦呼为“天灯”,是古人祈福所用,每逢节日庆典,人们都会点孔明灯来有所寄托。深层的含义是代表了中国人祥和的思想。
热气球是用来旅行和查看地理情况、做实验等,体现了西方的探索精神。
从物质形态上来说,热气球更大,更实用。从这个比较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形成跨文化对比。了解二者体现的不同精神也体现了跨文化的世界观念。
四、文化意识的评价手段
目标:判断学生是否理解或是对文化异同有无较强意识。
评价内容:要求初中生掌握一些行为文化上的不同,如衣食住行。以及掌握如何赞扬、请求和致歉。
评价方式:
1、笔试
毛利人是哪个国家的人?
吃西餐时候是谁应最先开动?
V字型手势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能指出它代表哪个英语单词么?
2、论文
a、请根据中餐和西餐在上菜程序、座位排列等餐桌礼仪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写一篇小论文。字数200以上。
b、请根据自身的cultural shock的体验写一篇文章,字数200以上
3、读书报告。
《老人与海》请简述这个故事并摘抄书中在主人翁与大鱼搏斗时的部分。
四、啟示
综上所述,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分成这些元素的组合形式,如下图所示,必须是先弄清楚文化、文化意识的培养的概念,然后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实际拟定文化教学的目标层次,紧接着进行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不断进行调整,最后再对文化意识培养教学进行评价以检测文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桂诗春英语教育未了集(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5.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卢纶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李建军,李贵苍.跨文化交际(第一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
[6]郁龙余.中西文化异同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2.
作者简介:张人元(1987—)男,侗族,广东省广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