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振兴战略”

2019-08-11 23:56孙琪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毛泽东

孙琪

【摘 要】 习近平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很多思想与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有相通之处,是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其发展的历程表现为:从“农业合作化”到“大农合”;从“农业机械化”到“科技兴农”;从“提高农民素质”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关键词】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

农,天下之大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致力于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毛泽东指出:“土地问题不解决,经济落后的国家不能增加生产力,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活痛苦,不能改良土地”。[1]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党缺乏农业生产经验,农业生产力落后,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低下,农民生产观念落后。在这种农村现状下,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先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

习近平在领导地方工作的时候就十分关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并且根据地方具体发展实际提出了许多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措施,并总结了大量农业发展的经验。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发展提到战略层面。习近平农业发展的思想是在吸收毛泽东优秀的农业发展思想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具体结合上总结出来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农业合作化”到“大农合”

党十分关注农业生产问题。土地革命之后,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并独立自主经营土地。这种经营方式尽管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对农业生产力却没有实际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克服这种状况的惟一办法,就是逐渐的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2]只有开展农业合作社,才能解决农业发展的这种困境。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的土地由农民私有制转化到集体所有制,农业合作社发展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实现了增收,为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思想和经验为习近平农业发展思想提供一些借鉴,是党和人民宝贵的实践和精神财富。

习近平十分关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和农村生活状况。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3]在主持地方工作时,习近平考察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发展形势,发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种分散的生产方式效率低下,使得农业发展停滞不前。要想改变这种困境,只有进行生产集中制的改革,实现大农合,扩大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规模。习近平指出:“小农经济的命运是不会太长久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4]

从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到习近平提出“大农合”的战略,尽管两者提出的背景解决的主要矛盾不一样,但是清楚的是,习近平也坚持集体经营的组织形式。两者都认为只有采用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形式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二、从“农业机械化”到“科技兴农”

毛泽东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5]实行农业合作化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要“先合作后机械化”。[6]毛泽东主张农用机械工具的生产和制造要符合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并且农业机械工具的价格要合理,要让农民用得起。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进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机械改造和改良的运动。经过改良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农产品得到增收。此外毛泽东还总结出“以深耕为中心的水、肥、土、种、密、保、工、管”这一著名的“农业八字宪法”,[7]并在实践中发展了这八个方面。如毛泽东提出:“提到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学肥料这件事,必须包括在内”。由于年代特殊性泽东农业机械化思想并没有能贯彻下去,但这些思想和实践经验给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习近平多次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8]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农作物的种植、培育和收割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人力,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人力。习近平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9]用科学技术改造的最大限度人性化的农用机械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作的负担和经济负担,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其他产业的生产创造,同时还可以吸引大量年轻人投入农业生产中。习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实行科学种粮的方法,以增产增重为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利用科学的手段来提高种粮效率和产量。[10]

从毛泽东的农业机械化思想到习近平的科技兴农思想反映了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尽管社会背景相比毛泽东时代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都面临着农业生产用具原始,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困境。“科技兴农”的战略体现了习近平对毛泽东“农业机械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从“提高农民素质”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要发展,不仅要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更要提高农民思想素质,实现农民自身的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期农业发展“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1]农民素质不高,不可能实现农业发展的飞跃。农村要发展,农业要想取得现代化的成就,根本的是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从1949年12月,毛泽东就开始下达“扫盲”的工作任务。据1983年的统计,新中国成立35年中,有3.8亿工农子弟(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子弟)受到小学教育,扫除青年文盲1.5亿人。[12]农民素质的提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顺利进行,为农业的发提供了发展需要的发展人才。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一批富有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中坚力量。

十八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科技兴农”的推进,农村迫切需要掌握农业科技新型职业农民来从事农业生产。而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队伍还是老一代的农民,他们农业生产的观念比较陈旧,学习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较为困难。农业生产需要注入新鲜血液。“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3]培育新型職业农民不仅要把当前正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作为培育对象,更要把培育青年农民作为重要目标。而当前农民社会地位较低,收入不高,且农业生产艰辛,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因此要加强培育青年农民,首先要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增强农民的自豪感。还要鼓励青年人学习农业科技,成为专业的职业农民。

从“提高农民素质”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反映了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所处的时期,教育农民的首要工作是扫除文盲,使得农民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培养高科技人才并不是首要任务。而到了习近平执政时期,由于时代的变化,农民老龄化嚴重,“老一代”的农民尽管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他们的素质还是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村发展需要一大批掌握农业技术的青年职业农民。因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

四、结语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在不同时期,农业现代化由于时代不同有不一样的需要,因此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必然有不同之处。因之,习近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也不是凭空造就的,它是在继承和吸收毛泽东农业现代化的优秀思想,总结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合新时期中国具体国情才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1.

[3]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3.

[4] 陈承茂.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采访录[J].学术评论,1989(02).

[5]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

[6] 张佳丽.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探究——对党的历代领袖相关观点的考察[J].新西部,2018(09).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38.

[8] 习近平.在山东省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N].新华社,2013-11-27.

[9]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8.

[10] 张琼芳.习近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8.

[11]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47.

[12] 曹力铁.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J].社会主义研究,2006(06)51-53.

[13] 胡越.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7(01)35-40.

【作者简介】

孙 琪(1995—)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