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度学习是指从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情感态度三个维度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基于主动学习、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互学、个人反思等学习的方式,进而达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长久保持、灵活运用,最终促成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热爱学习。课堂中如何开展深度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浅谈深度学习在小学教学中具有哪方面的应用和优势。
关键词:深度学习;整体建构;思维;联结
审视当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蜻蜓点水式浮于表面的现象比较严重。课堂教学应从实践出发,在教学的过程中检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潜藏的现实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求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率。让“学习真正发生”是学生走向深度积极探索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发展的前提。为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可以“深入教材、整体建构”为基础,以引导小学生“深度加工知识”为核心,以“深度教学”成全“深度学习”形成学习整体的架构,让学生在知识上实现互通互融,形成知识点与知识点的无缝联结,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 直面现象:剖析小学生学习现状
即使在新课改的高度呼吁下,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就目前现状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知识“笼统”化,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学习。面对“快餐文化”的时代,教师将知识变得越发的片面化,用所谓的最便捷的教学方式即一味的输出,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之中,导致学生机械学习、主体偏移,没有将知识融会贯通。这种“弊端式”的教学方法钝化了学生的理解知识和感受知识的敏锐性,让学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二是形式化的探究模式,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提出了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新理念,但仍有不少教师没有落到实处,反而让改革发展变得形式化、口号化,给课堂披上“全员参与、个性发展”的外衣,使得“学生假热情、假学习”的现象层出不穷。三是教学的知识碎片化,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导致学生无法整合地进行学习。教师按部就班,对课堂内容的呈现没有新意,纯粹依照教材编排和教学目的约束进行教学,不仅让课堂失去了本该有的活力,还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了严重束缚,缺乏富有张力的知识结构和具有整合力的认知逻辑,难以深入学习,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中,让学生有整体把握、深度学习的能力是教师任务的重中之重。
二、 深化学习的本质,提供更好的教学应用
学生学习的本质是掌握知识的实质,而掌握知识的前提是进入深度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引渡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适当且完整的结构框架。同样,教师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权衡:
一是激起学生对已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形成新旧知识的连接。在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停断,给学生复习回顾的机会,便于新学习的知识内容形成连接,摆脱模糊不清的状况,以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章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内容,如“小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剖析已学过知识的本质,进而再提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思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形成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二是让学生明确逻辑关系,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毫无疑问,即使是在小学数学的知识架构里,数学都是一门逻辑性学科。教師可以从数字与数字之间的秩序、关联、系统、总体等方面将相关内容重组整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度加工知识内容,如分析、综合、应用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通过准确及时的学习反馈来修整学习中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是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加深学习的意义。一个精细、有效的深入学习往往会在生活中寻找支撑和应用,或者延伸至更为宽广的情境中。让不同的知识体系具有更加完整的教学知识脉络,使知识和文化联通以促成学生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章节中,讲明本质特征后再联系生活实际,如,“画圆可以用到什么方式?”“在操场上脱离圆规怎么用圆的性质画圆?”“通过其他图形怎么画圆?”等,通过生活中的问题,讲述性质,引发学生思考享受思维导势的乐趣,体验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价值。
总之,教师只有深化学习的本质,改善自我的教学模式,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教学节奏,才会真正持之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
总结
深度学习是为了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入、更牢固、更关联地了解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学习中思维递进所带来的快乐,使小学生经历“真学”到“会学”“乐学”。
参考文献:
[1]祝兴海.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面临的困境[J].
[2]刘晓敏,朱元思.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J].
作者简介:
南有亮,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河畔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