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

2019-08-09 05:29孙晶晶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急诊体会急性心肌梗死

孙晶晶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入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1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最为常见危急重症,为急诊常见疾病之一,特点表现为较高发病率、致残、致死率,威胁到人们健康及生命[1]。现阶段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措施往往是通过短时间疏通梗死血管,促进心肌血流灌注,并中断对心肌损伤。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临床效率,缩短发病、救治时间,能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对疾病后续治疗、预后起着重要作用[2]。因此,对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针对性开展急诊护理干预,能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3]。文章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体会进行以下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入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诊断后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②无孕妇、哺乳期妇女;③无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④无影响本次试验开展相关疾病。排除标准:①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调查;②临床资料不全者;③意识障碍、精神疾病。对照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51~84岁,平均(71.3±4.2)岁,观察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50~85岁,平均(72.6±4.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状况,期间遵照医嘱予以用药护理,对家属、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减轻因疾病因素造成不良情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急诊护理干预,包括:①一旦接收到急诊通知后,医护人员应做好各项急诊准备工作,完善急诊抢救期间所使用各项相关药品、治疗器械等准备工作,接受到患者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及时给氧、监测体征变化情况,维持静脉通畅顺畅,输注相应药物。期间做好心电监护、床旁心电图等,期间动态对患者心肌梗死状况进行观察,评估患者病情、转运风险。配合医师做好急救治疗,观察急救过程中过敏反应、出血征象。帮助患者协助平卧位,嘱咐饮水及各项生命体征、并发症观察。②对意识清醒患者及时安抚好情绪,利用握手、拍肩等非语言沟通形式予以患者精神支持,期间做好家属解释工作,并取得患者信任及后续抢救配合,帮助患者恢复病情及树立治疗信心。③若病情确诊后,往往患者表现为一系列不良情绪,此时及时做好安抚,并遵医嘱予以哌替啶、吗啡等药物做好止痛治疗,缓解疼痛感,用药期间严密监测患者呼吸、面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上级医师做好后续处理。④病情允许情况下予以低脂、低胆固醇食物摄入,期间禁止辛辣、刺激等食物摄入,饮食以清淡为主,增加饮水量,进食维持饱腹状态,避免给心脏造成过大压力。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抢救情况进行比较,包括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计算采用SPSS19.0软件,并以“X2”、“t”对检验结果进行表法,“%”表示为计数资料、“”表示为计量资料。P<0.05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疾病之一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该病主要因素为短时间内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血液中断,进而出现局部心肌细胞未得到充足血液供应引起缺血性坏死,造成患者后续产生心肌缺血临床症状[4]。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饮食习惯不断该病,该病发病率随之上升,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负担。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点,对其有针对性开展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小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能进一步降低上述患者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5]。

文章研究表明,对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抢救情况,缩短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急诊接受抢救通知后应做好各项急诊准备工作,完善期间各项抢救准备工作,并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加强患者整体病情观察[6]。对清醒患者应安抚情绪,并予以患者精神支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信任配合后续抢救。病情确诊后可予以哌替啶、吗啡等药物做好止痛,缓解疼痛感,出现异常及时告知上级医师,病情允许可予以饮食干预,清淡为主,增加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入[7]。

综上所述,对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薛雅瑜,徐琼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3637-3638.

金秋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z1):371-372.

丁海静.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6,22(5):859-861.

刘文红,马丽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3(1):55-58.

高维玲,杨明秀.改进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3):488-489,493.

鲍玉梅,吴志娟.前瞻性护理在预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效果[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242-243.

张晓芬,袁承军,何玲等.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河北医药,2016,38(8):1272-1274.

猜你喜欢
急诊体会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