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馨心
摘 要:“从隐含到呈现”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峰”呈现为“山峰”是“从隐含到呈现”的一组典型例证。“山峰”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文献中,唐代至明代的使用频率较低,清代时使用频率增高。“山峰”一词呈现出来的原因有二:一是词义泛化,二是词义抽象化。
关键词:峰;山峰;词义泛化;词义抽象化
“从隐含到呈现”是汉语词汇复音化的一种特殊现象。胡敕瑞对此下的定义为:“‘从隐含到呈现是指一些原本融合在同一形式之中的概念,后来被离析出来并分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质言之,‘从隐含到呈现是一种从概念融合到概念分离的现象。”[1](P99)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从隐含到呈现”是从概念的角度提出的。那么,何为概念?蒋绍愚指出:“概念化,指的是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及其关系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一个一个的概念。”[2](P117)客观世界中的一座座山峰在人的意识中形成了“山峰”这个概念。它一开始是由“峰”这一单音词来表达,后来由“山峰”这一双音词表达。从“峰”到“山峰”是一种从概念融合到概念分离的现象,即“从隐含到呈现”。
正如讨论词义时,应将它放在语义场中讨论一样。讨论“峰”这一概念,必然要将其放在概念域中进行讨论。蒋绍愚指出:“‘概念场是一个层级结构。包括全部概念的是总概念场,总概念场下面又分若干层级,为了表达的清晰,我们把总概念场下面的各个层级称为‘概念域。”[3]“山峰”这个概念处于“{山}(此处的{}表示概念场)”这一概念域中。与“山峰”处于同一概念域中的概念还有“山巅”“山峦”“山岭”等。蒋绍愚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概念”和“概念域”的分析方法,即“概念要素分析法”。“在每一个概念域中,都存在一个由各种维度交叉而构成的多维网络。几个维度的节点以不同的组合方式交会在一起,形成一个一个不同的交会点,一个概念域中的不同概念就处在这个多维网络的不同交会点上。而那些组合在一起的若干维度上的节点,就是构成某个概念的概念要素。这种用概念要素来分析词义的方法就称为‘概念要素分析法。”[3]在概念域“山”中,构成“山峰”的节点主要有三,分别为“主体”概念要素,“形态”概念要素和“位置”概念要素(下面用[]表示概念要素)。
那么,如何判断从“峰”到“山峰”是“从隐含到呈现”?根据胡敕瑞(2009)和蒋绍愚(2015)的相关研究可以得知,“从隐含到呈现”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符合“从隐含到呈现”的形式,即A(B)→A+B(表示隐含);二是呈现前后语义对等。“峰≥山峰(峰≥山峰,表示峰呈现为山峰,“≥”表示呈现)”符合“从隐含到呈现”的形式,即峰(山)→山+峰。因此,判断的重点在于呈现前后的语义对等,即呈现前后的概念要素是否对等。
一、“峰”与“山峰”的隐含与呈现
山峰是古代{山}中的典型概念,最初写作“峯”,词化为“峰1”。《说文·山部》:“峯,山耑也。从山,夆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删“峯”字。严可均《说文校议》:“峯,大徐新修十九文也,议删。经典无峯字。《汉书·相如传》‘历封峦‘谕以封峦,义与峯近。《集韵》峯或作。知峯即之讹。《土部》封古作。李阳冰以为从一,是也。”钮树玉《说文新附考》:“峯疑封之俗字。”王玉树《说文拈字》:“此徐氏所羼十九文之一也。注义序例偏旁俱无峯字,《尔雅·释山》并无其名,经典、汉碑亦无其字。疑峯或即封之俗字。……《集韵》峯或作,《土部》古文封作,亦与形相近,据此知后人或本此作峯,然亦魏晋以下所造之新字。”
“封”有“培土”义,又指“土堆”,引申而指“物体隆起之处”。《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国》云:“(大月氏国)出一封橐驼。”颜师古注:“脊上有一封也。封,言其隆高若封土也。”“峰1”应是从“封”派生出的专表山峰的单音词。
在古代文献中,与“峰1”组合的名词多为与“峰”处于同一概念域的词,如:峦、岭、巅、岫等,如《水经注》卷十三:“次仲首发于道,化为大鸟,出在车外,翻飞而去,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名。”又如《魏书·崔挺传》:“西北数里有斧山,峰岭高峻。”古代“峰1”表征的概念结构可做如下描述:“[+主体:山][+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山峰”一词最早见于晋代的文献之中。如《抱朴子·广譬》:“抱朴子曰:沧海扬万里之涛,不能敛山峰之尘。”又如《文选·左思〈蜀都赋〉》:“楩柟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从概念要素看,古代“山峰”表征的概念结构可做如下描述:“[+主体:山][+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从形式上看,从“峰”到“山峰” 符合蒋绍愚归纳的公式:A(B)→A+B(表示隐含)[2](P142)。从“峰”到“山峰”,即峰(山)→山+峰。
“山峰”的概念结构与“峰1”的概念结构一致,但在概念要素的分配上有所区别。由于“山”从“峰”中呈现出来,所以“峰”的概念结构变为:“[+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山峰”中的“峰”缺少了主体概念要素,形态概念要素和位置概念要素保留。
晋代时,除了“山峰”一词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表示“山峰”的格式出现,即“XX峰”。如《抱朴子·嘉遯》:“登嵩峰为台榭,庇岩溜为华屋,积篇章为敖庾,宝玄谈为金玉。”其中的“嵩峰”即指嵩山之峰。这种格式在后代也一直沿用,例如:
(1)有香炉峰,山岩峻险,林木秀异,然彼神祇巨有灵验,自古已来无敢视其峰崖,况有登践而采伐者。(《续高僧传》卷十九)
(2)于是腾舟离水,凌空入云。真君谈论端坐,顷刻之间已抵庐山金阙洞之西北紫霄峰顶。(《太平广记》卷十四)
(3)灵隐寺后山名北高峰山,寺前名飞来峰、白猿峰、稽留峰、月桂峰、莲华峰、涟岩、巉岩。(《梦粱录》卷十一)
(4)野花间只見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5)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梗峰下。(《红楼梦》第一回)
“香炉峰”为“香炉山之峰”,“紫霄峰”为“紫霄山之峰”,“飞来峰、白猿峰、稽留峰、月桂峰、莲华峰”为“飞来山之峰、白猿山之峰、稽留山之峰、月桂山之峰、莲华山之峰”,“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为“千年山之峰、五福山之峰、芙蓉山之峰”,“青埂峰”为“青梗山之峰”。由此可以看出,“XX峰”即“XX山之峰”之义。“峰”之前的山名本身就是外现的概念要素[+主体:山]。因此,在下面的数据表中,如遇到“XX峰”格式,也将其归入“山峰”计算。
“山峰”在晋代文献中出现以后,唐代至明代文献中“山峰”一词也一直沿用,不过,“山峰”一词在这一时期发展较为缓慢。
(6)山峰险阻,崖径槃薄,乃以锡杖扣,剖之如割。(《大唐西域记》卷九)
(7)当景卒旦,山峰松树,并雨甘露,今名甘露峰是也。(《续高僧传》卷十六)
(8)旁又为两亭,巍然立于山峰之顶。(《梦粱录》卷十二)
(9)下连一山峰,工人乃下山正立而视,则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太平广记》卷二十)
(10)山峰高耸, 顶透虚空,中间有千样奇花,百般瑞草。(《西游记》第十七回)
(11)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钱塘江上潮头浪拥出海门来,泰华山头巨灵神一劈山峰碎。(《水浒传》第一回)
(12)霎时间,云雾相连,阴霾四合,笼罩山峰。(《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
以上所举例证中,“山峰”表征的概念结构为:“[+主体:山][+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由上述描写可以得知,唐代至明代,“山峰”与“峰1”的概念结构完全一致,没有增添新的概念要素。笔者对唐代至明代部分文献中“峰1”和“山峰”的使用数据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数据可以得知,唐代至明代,“山峰”的使用频率一直显著低于“峰1”,“山峰”一词发展缓慢。
不过,到了清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笔者对清代部分文献中“峰1”和“山峰”的使用数据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山峰”的使用频率反超“峰1”的使用频率,成为人们在表达“山峰”时的常用词语,完成了复音化的过程。
“峰1”最早见于汉代的文献之中,表达的是“山峰”。在“峰1”中,融合了“主体”“形态”和“位置”概念要素。“山峰”一词在晋代文献中开始出现,“山峰”中的“峰”只融合了“形态”和“位置”概念要素,“主体”概念要素随着“山”的呈现而分离出来。这一过程显现了从概念融合到概念分离。从“峰”到“山峰”符合蒋绍愚先生提出的公式,即峰(山)→山+峰。“山峰”一词的概念结构与“峰1”的概念结构完全一致,并在清代时,使用频率超过“峰1”。因此,从“峰”到“山峰”是“从隐含到呈现”的一组典型例证。
二、“峰≥山峰”的原因
(一)词义泛化推动
唐代至明代,“峰2”的使用频率开始增高。与“峰1”不同,“峰2”的概念域是{山峰形态相似度},概念属性是从<形态与山峰相似>。整理语料如下:
(13)其巅无树,唯多石峰,攒立丛倚,森然若林。(《大唐西域记》卷十二)([+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14)仪形秀峙,眉目峰映。(《续高僧传》卷十二)([+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15)往年偶见小儿聚雪,屹有峰峦山状。(《太平广记》卷四百九十)([+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16)唯青气独存,逶迤如云峰之状,还入楼中。(《太平广记》卷三百零二)([+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17)古南县有桄榔树,峰头生叶。(《太平广记》卷四百零七)([+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18)皂袍如黑漆,铁甲似苍松,钢鞭悬塔影,宝剑插冰峰。(《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由例(13)~(18)的分析,可将古代“峰2”表征的概念结构归纳如下:“[+形态:高而尖][+位置:顶部]”。
上述语料中,“石峰、眉峰、雪峰、云峰、树峰、冰峰”的形态均与“山峰”相似,因此,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用“峰”去表示这些物体。与“峰1”相比,“峰2”的“主体”概念要素脱落,“形态”概念要素保留,“位置”概念要素不变。刘大为指出:“语义泛化是词语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称范围内的现象。”[4]“峰2”与“峰1”相比,缺少了“主体”这一原有的语义特征,产生了新的使用方式,将“石峰、眉峰、雪峰、云峰、树峰”等都纳入自己的指称范围内。吴登堂(2004)进一步指出:“词义泛化指的是把本适用于甲事物的词义推演到乙事物或其他事物上,或由适用于个别事物演进到适用于一般事物。”[5]从“峰1”到“峰2”,原来只适用于“山”的概念要素,演进至可以用于“石头、眉毛、雪堆、云、树”等其他事物。“峰2”相对于“峰1”来说,成为一个上位概念。
从“峰1”到“峰2”是一种词义泛化的现象。词义的泛化推动了“山峰”的呈现。为什么会产生“山≥山峰”这一“从隐含到呈现”的现象呢?张永言指出:“词的内部形式在逐渐模糊的过程中往往会跟词的现实意义发生矛盾,例如:红—墨水儿、绿—粉笔儿、小—大人儿,人们平常说的词的字面意义跟实际讲法不一样有时候就是指的这类情况。这种矛盾能推动词义发展,而矛盾克服的结果就是词义进一步概括化。”[6](P44)“峰1”与实际用法中的“石峰、云峰、驼峰、冰峰”不一样,说明“峰1”的内部形式在逐渐模糊的过程中,与“石峰、云峰、驼峰、冰峰”中的现实意义发生矛盾,要克服這种矛盾,“峰1”就必须要进一步概括化。“峰1”概括化的结果就是产生“峰2”,“峰2”的使用化解了这种矛盾。
那么,究竟是语言习惯推动了词义泛化?还是词义泛化后,如“石峰、云峰、驼峰、冰峰”一类的语言习惯用法才产生?张敏指出:“若符号和它的所指对象之间的联系靠的是各自性质上的某种相似性,这种关系就是象似的关系。”[7](P143)可以说,人们意识中的这种象似关系是词义泛化的基础。如前所述,“石峰、云峰、树峰、驼峰、冰峰”与“山峰”之间存在象似关系,人们在认知的过程中,遂将这些与山峰相似的事物亦称为“峰”,就产生了“石峰、云峰、驼峰、冰峰”等一系列的词。就此而言,词义泛化推动了语言习惯的使用。
词义泛化导致“峰2”成为了一个上位概念,“主体”概念要素的脱落,使得“山峰”之义已经不能完整表达出来。这种情况下,“山”这一“主体”概念要素必须从“峰”中呈现出来。因此,词义泛化推动了“山峰”一词的呈现。
(二)词义抽象化推动
除上文所提及的“峰1”和“峰2”,“峰3”最早见于南北朝的文献之中,如《世说新语·文学》:“佛经以为祛练神明,则圣人可致。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峰3”的概念域是{状态程度},概念属性是<最高点>,其概念属性是从各类描写拥有“最高点”这一概念的词语中概括出来的。“峰3”的典型用例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例如:
(19)然就一篇之中,固皆欲佳,必有数字登峰造极者为之王。(《虚舟集》)([+主体:字][+位置:顶点])
(20)亟称其七言绝唐三百年,一人融而昌之,为七言律往往登峰造极。(《明文海》)([+主体:七言律][+位置:顶点])
(21)他的西学尚不能登峰造极,很有些翻不出来的地方。(《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主体:西学][+位置:顶点])
(22)平心而论,文亦未便登峰。(《聊斋志异·司文郎》)([+主体:文章][+位置:顶点])
由例(19)~(22)的分析,可将古代“峰3”表征的概念结构归纳如下:“[+主体:非山][+位置:顶点]”。
与“峰1”相比,“峰3”的“主体”概念要素的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山”。“形态”概念要素消失,“位置”概念要素保留。“峰3”与“峰1”和“峰2”相比,概念域由{山的形态}转变为{状态},词义进一步抽象化。上述所举语料中的主体概念要素,“字、七言律、西学、文章”都没有具体的形态,位置的顶点也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抽象化的顶点,即“用字状态的最高明之处”“创造出的七言律诗与其他七言律诗相比,程度最好”“所学西学的程度最高”和“所写文章与其他文章相比,写得最妙”。
词义抽象化后,“峰3”缺失了“形态”概念要素,“位置”概念要素也变为了抽象化的顶点。因此,在表达“山峰”时,必须将“山”呈现出来。“山”的呈现补全了“主体”概念要素和“形态”概念要素。所以说,词义抽象化也推动了“山峰”一词的呈现。
本文主要通过概念要素分析法对“峰≥山峰”的过程进行了历时的描写和分析,并对“山峰”的呈现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是词义泛化和词义抽象化两个原因导致“山峰”一词的呈现。目前还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如“山峰”一词的呈现是否与音节系统趋于简化和声调逐渐完备有关?“山峰”一词的呈现是否会对语法产生影响?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能留待今后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敕瑞.从隐含到呈现(下)——词汇变化影响语法变化[A].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三十八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蒋绍愚.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J].中国语文,2007,(5).
[4]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汉语学习,1997,(4).
[5]吴登堂.词义的泛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张永言.语文学论集(增订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7]張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