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小丑形象与作用

2019-08-09 01:56
新闻爱好者 2019年7期
关键词:弄臣发笑傻子

莎士比亚戏剧达到了一个时代的戏剧创作巅峰,它的故事、人物及其所蕴藏的思想情感都为后人所称道。由英国杰出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朱生豪先生翻译编纂的《莎士比亚全集》(2013年3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汇总、翻译和修订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八卷的宏大篇幅全面呈现了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的杰出成就。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各色人物中,小丑形象的书写有着显著的莎翁特色。

一、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小丑形象类型

从小丑形象的类型上来说,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小丑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傻子(fools),一类是弄臣(jesters)。

傻子类型的小丑形象身份较低,一般是奴仆、下等小官、乡巴佬等,在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无知滑稽的呆傻,代表人物是《仲夏夜之梦》里的工匠波顿、《威尼斯商人》里的仆人高波、《麦克白》里的守门人等。有时候,傻子类型的小丑不够优雅,没有标准意义的行为规范,说的傻话、做的傻事给人以不合时宜的感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滑稽可笑,但是仔细想想又有着朴素的生存智慧蕴含其中,插科打诨的同时引起人们对“智慧”的反思。除此以外,从形象存在的价值来说,这些傻子一样的小丑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轻松有趣,进一步烘托了主角的智慧。

弄臣类型的小丑形象往往是宫廷或贵族豢养的逗笑类的人物,他们极尽调笑和取乐的本事来谄媚迎合主人,代表人物是《皆大欢喜》里的试金石、《李尔王》里的弄臣。弄臣类的小丑比傻子类的小丑地位高,他们有着显著的语言天赋,通过玩弄字眼的俏皮话和双关语来讥讽和调笑,并将一些机智的、有趣的、富含哲理的内容融入语言表达中。和傻子类小丑的不合时宜相比,弄臣类的小丑显得很聪明,很善于融入主角生活情境当中。从主角的态度来说,弄臣可以是下属、仆人和朋友,弄臣的话令他们发笑也让他们思考,而傻子类的小丑则是完全处于劣势地位,是主角不屑一顾的人物。

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小丑形象的作用

首先,小丑形象的作用通常体现在情节的穿针引线上,很多戏剧化的转折往往借由小丑的语言和行动来进行转换,将几个副情节缀连在一起,比如《仲夏夜之梦》中的线团儿和工匠们排演了映射主角爱情的戏剧,但线团儿根本不知道自己这件事,他焦虑、不安、阿谀奉承,最终喜剧落幕,线团儿的无意识行为也随之结束,他的无意识有利于剧情,但却将整个剧情联系在一起。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小丑是插科打诨的,这种插科打诨本质上也是一种情节联结的方式。

其次,小丑形象的作用也体现在气氛营造和人物烘托上,无论是傻子类型的小丑还是弄臣類型的小丑,都承担着营造轻松氛围、烘托正面人物的任务。小丑类的形象很容易凸显主角的优雅高贵,而滑稽的行为、有趣的语言表达等又很容易激起观众的发笑,从而缓冲了剧情推进带来的急切感,让整个戏剧沉浸在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当中。小丑带来的发笑通常包括两种意义:一是滑稽的笑料惹人发笑,小丑通过卖蠢、无意识的谄媚来逗观众发笑,这种笑强化了戏剧的喜剧效果;二是讥讽,小丑的语言表达并不是无意义的,相反它展现的人物对当时事件的态度和感受,从他们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批评的角度,讽刺性的发笑能够引导观众从特定的思考角度深入去思考。

最后,小丑形象的作用还体现在主题的升华上。小丑形象的塑造自古有之,相对于正统的主角视角,小丑形象通过自嘲自笑或哄堂大笑的方式找到了另一个独辟蹊径的观察视角。相对于主角,小丑形象是不够光彩的,但相比于贵族们的理性与正义而言,小丑的存在似乎为戏剧增添了鲜活的现实色彩,他们的不理智、不正义、无意识又让我们去思考戏剧背后的现实问题,引导人们在欣赏戏剧的同时换一个角度去探索和思考现实的存在与发展,从而让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实性艺术价值得到了强化。

总的来说,小丑形象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傻子类型的小丑或弄臣类型的小丑逐渐形成了戏剧中的“笑文化”,小丑用抖包袱的形式丰富了戏剧情感的表达内容,让人们在小丑的笑料中感受到轻松,保证了戏剧的演出效果。而从文本上来看,小丑形象具有现实的嘲讽意义,让戏剧蒙上反叛的、讽刺的、哲思化的艺术色彩,读者可以借助小丑的独特思考视角去深思戏剧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主角的中心话语和小丑的边缘话语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艺术空间,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价值也因此获得较大的提升。

(付文娟/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弄臣发笑傻子
降龙骑士
舞台(环球360°)
富家傻子
勤能补拙是骗傻子的
浅论歌剧《弄臣》四重唱音乐艺术性
“以戏弄臣”辨析
孩子无故发笑警惕癫痫
动物一卖萌世界就发笑
女汉子一发彪,全世界都发笑
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