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王曰美
摘 要:方言书写是乡土文学乡土性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教育教学价值。以乡土文学中的方言书写为研究对象,将乡土文学与方言教育融为一体,探究通过乡土文学深化方言文化教育。首先对方言和乡土的关系作了梳理,进而重点阐释了乡土文学中的方言书写在语文智育、德育、美育以及教学应用方面的独特价值,并针对乡土文学中的方言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了积极探究,以期对方言文化教育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方言;乡土文学;语文教育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方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交流工具,也是孕育于一方水土的文化密码,更是一种割舍不断的乡情纽带。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方言日渐式微,以致于出现了“乡音难觅”的局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基础教育“教材城市化倾向”愈发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语文教育陷入远离乡土的窘境,致使学生基本上已与方言脱节,乡土意识淡薄,這势必会减弱乡土在学生心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方言教育势在必行,而融入了大量方言的乡土文学则为当下的方言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一、方言与乡土
(一)方言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空间变体。“方言”一词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扬雄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在《答刘歆书》中,扬雄自称其书为《殊言》,乃“知绝遐异俗之语”。由“殊”“异”可知方言的鲜明的地域差异性。
当今学界对方言的定义也是立足于“方”字。方言又称为“地方话”,是与标准语有区别的、仅通行于某一区域的民族共同语的变体,因其贴近乡土生活,所以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地域性鲜明、乡土性浓厚、趣味性十足。方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孕育于一方水土的文化密码,更是一种割舍不断的乡情纽带。正如大家熟悉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所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正是这份浓浓的乡音与乡情由心而发,真挚动人。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约80多种,文字约30多种。汉语拥有八大方言区域,分别是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吴方言区、粤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赣方言区和客家方言区。自1955年10月起,国家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方言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小。我们知道,一旦一个语种消亡,另一种语言将永远无法完全替代。中国的方言也正面临着这样的危机,近一半的语言正在衰退,有十几种方言甚至到了濒临消亡的状态。
(二)乡土
乡土文学首先要立足于“乡土”。我们不妨从字源角度来探究一下“乡”“土”二字的本义。“乡”的繁体系“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与“卿”字同形同义,后经改造,左右两部分与“邑”字写法相同,所以“乡”也可以看成是两个“邑”字中间夹着满豆的食物。由“邑”的本义出发,这种字形寓含着“生于此地、吃于此地”的意思,因此,它很快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家乡”,也就是人们“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再看《说文解字·土部》对“土”的解释:“土,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土,吐生万物的土地,是孕育万物之根本,也同样孕育了我们古老灿烂的农业文明。由此可见,“乡土”一词是深深植根于农耕文化中的,具有本土性的涵义。
“乡土”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列子·天瑞》中,原句为“友人去乡土,离六亲”,这里的“乡土”释义为“家乡”。《辞海》中将“乡土”一词也解释为“家乡,故乡”,但是又多了泛指义——“地方”。
由此可知,“方言”与“乡土”都与土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以其鲜明的地域性、本土性而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乡土是方言之根、方言之源,是孕育方言、催生方言的社会土壤。方言是乡土文化的“脐带”、乡土文化的“活化石”,是乡土这棵参天大树上结出的奇异芳香之果。
(三)乡土文学
“乡土”具有深刻的本土性、民族性,产生于并体现着我国的农耕文明、乡土社会。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它与“故乡”“家乡”同义,这又为它染上了鲜明的地域色彩,激发出人们对故乡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并由此催生出“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园记忆、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情结。这在中国现当代视域下的乡土文学创作中也有着突出的体现。
纵观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史,乡土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各个时期都有典型的代表作家及经典作品。第一次明确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是鲁迅。1935年,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1](P255)通过鲁迅的这段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乡土文学的“乡愁”元素,五四时期拥有乡土经验的知识分子离乡进城,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中去,化身为“城市边缘人”,其乡土意识渐渐觉醒。
对乡土文学进行理论化探索和建设的还有周作人。周作人尤其注重“土”“地”的分量,他说:“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2](P102)因此,乡土文学创作是要扎根一方水土的,要凸显其地域性和本土性,“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茅盾特别强调乡土文学的“地方色彩”,他指出,乡土文学“除了特殊的风土人情描写”,还应注意“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传达,具有“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3](P20)。这一点,是茅盾基于文学社会性角度对乡土文学作出的理解。
冯骥才在阐述乡土小说创作时,曾说到“写作人要把这乡土生活和地域性格,升华到审美层面”,“凸显乡土形象”[4](P21)。可以看出,冯骥才看重的是乡土风俗折射出的“民族性格”,他道出了乡土文学的灵魂。
刘绍棠一生书写乡土,创立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他认为,构成乡土文学的四大特征是“中国气派,地方特色,风土人情,农民和乡村平民的历史与时代命运”[5](P14)。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时代性兼而有之,内容涵盖广泛。
从以上诸位作家的分析论述可知,乡土文学是孕育于农村大地,植根于乡土文明,反映所处时代农村、农民生活及其性格、命运,描摹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物、乡土生活,抒发乡土情感的一类作品的统称。
二、乡土文学中方言价值探析
方言不但与乡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乡土文学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方言与乡土文学都是在乡土社会中孕育产生的,也是乡土文化的生动载体。不仅如此,近百年的乡土文学创作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方言资源,这些方言具有多重价值功能,可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智育价值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曾对“智育”有这样一句简短却明了的解释:“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我们知道,获得知识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6](P4),就语文课程而言,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点就需要以语言知识的获得为基础。也就是说,乡土文学中方言的智育价值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统一的。
乡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表象就是方言渗透,这是语言知识积累的重要素材。它不仅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有所裨益,甚至对文言文的理解也能提供帮助。作为口语的“活化石”,方言中有些字音字义仍留有古汉语的影子,以笔者熟知的山东利津方言为例,小米在方言中被称为“谷”,与古义相同。有些方言在句式上会出现倒装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山东方言中尤其明显,以“你吃饭了吗”为例,山东方言中一般会说“吃饭了吗,你”。就此来说,方言以其独具的亲切感和生活化,为语言知识的的学习、运用打下了基础。
(二)德育价值
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相契合,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在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德”出现的频率极高,如:“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7](P1-2)等,这足以证明德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乡土文学散发出或隐或显或浓或淡的乡情、乡思、乡愁,通过品读、学习乡土文本,可以唤醒学生的乡土意识,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进而培育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着眼当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事关国基永固,更事关民族能否真正地延续下去。那么,如何将这一重任切实贯彻到教育中,怎么样才能更具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都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对国家发自肺腑的热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所在、我们灵魂的安身立命之所。正如诗人艾青所咏唱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输入,使我们远离了土地,乡音难觅、乡情难寻,乡土意识逐渐淡薄。一个人如果连家乡也不热爱的话,爱国教育就更无从谈起了。就此而言,以乡土意识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以爱国情怀为核心的德育教育,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正如有人所说的:“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方言让你不要忘记你从哪里出发”。缺少了方言文化的滋养,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意识、语言能力,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坚持、一种信仰的传承与坚持,也就是丢了我們的根、忘了我们的魂。我们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应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从乡土文学的方言书写入手,由家及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乡土认同意识,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的责任感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可以说,这既是爱国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培养的重要举措。
(三)美育价值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8](P174)美育是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乡土文学中的方言书写,因为文学的滋养而更具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乡土文学中的方言书写并不是地域方言的简单堆砌,它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地域人文特色的描绘、审美风格的创造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乡土文学中方言书写本身所传达出来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平凡朴实的乡情体验、绚丽多姿的民风民俗,无不清新鲜活,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学生从中可以获得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获得积极乐观的审美体验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应用价值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育既包括“语(口头语言)”的教育,也包括“文(书面语言)”的教育。换言之,它是以“听、说、读、写”为起点,也是以“听、说、读、写”为落脚点。因此,乡土文学中的方言书写可以有效地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当学习到方言作品时,老师可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方言的积极性;还可以将方言部分进行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切换,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的“方言味儿”;在写作教学时,可将乡土文学中的文言书写进行品鉴,进行二次拓展创作。方言文化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完美得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三、合理运用乡土文学中的方言资源
“方言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9],以乡土文学为依托的方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合理运用乡土文学中的方言资源,妥善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保护方言的多样性。
(一)开发以方言为依托的乡土文学校本教材
从内容上看,乡土文学是乡土生活题材的书写,具有浓郁的地域气质、鲜明的地域色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以农村生活为写作对象,贴近乡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会拉近文本与乡村中学生的距离,学生更易理解文本内蕴、把握思想情感。从主题上看,乡土文学描绘了诗意的田园风光与淳朴的民风民俗,抒发了作者的殷殷爱乡情、拳拳赤子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可以让农村中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他们更加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培育他们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和建设家乡的崇高责任感。从体裁上看,乡土文学文体丰富,诗歌、散文、小说等兼而有之。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组合,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专题教学或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这也是语文多元化学习的必然要求与体现。
就此而言,在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时,可以以乡土文学学习为抓手,深化方言文化教育。其中开发以方言为依托的校本课程教材,是方言教育具体化、系统化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教材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资源,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选录了一些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教师如果能以语文教材中乡土作品为基础,适当外延拓展,进行方言文化教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深入了解当地乡土文学创作,选出那些高质量的、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品读、赏析,并以当地乡土文学方言书写为中心,适当拓展外延到其他区域。那些孕育于当地水土的乡土创作,无疑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让学生真正聆听乡音、体悟乡情、领略乡俗。
(二)探究以乡土文学方言书写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乡土文学丰富多彩,涵盖了民间传说、民风民俗、自然风物、农耕生活等内容,传奇性、风味性、趣味性十足。我们知道,乡土文学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正如有人所说的“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生命力的源泉”,那么,地域文化正是乡土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作用下,形成了乡土文学作品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表达主旨与审美情调,特别是对当地风俗习惯的描述和特色方言的使用,使该地域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更加形象直观。正如胡适在《海上花列传·序》所言:“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说话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10]
就此而言,在中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乡土文学中的方言书写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特别是很多语文教材都设置了以乡恋乡愁题材为主题的学习单元,当进行到这一单元时,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以乡土文学方言书写为探究对象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去亲身接触、体验当地的方言、当地的民俗、当地的鄉土文学作品,在“乡音未改”的原汁原味中深深体悟“月是故乡明”的乡情乡思。可以说,这也是培养学生乡土情感和提升他们语言探究能力的有效措施。
(三)开展方言口语表达训练
在一定程度上说,乡土文学中的方言运用毕竟是书面的、静态的语言,方言的生命力主要还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口头交际中,这时它才是真正的动态的“活语言”。因此,要把方言运用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开展方言口语表达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方言口语表达训练可以与普通话的口语交际穿插对比进行,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对方言有所掌握,同时也能对普通话的规范起到很好的效果。方言口语表达训练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方言朗读、方言配音、方言情景剧等。需要注意的是,方言口语表达训练是立足于“说”的,只有在接近(或模拟)生活实际语境中进行口语表达,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方言的魅力。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的方言教育应紧紧围绕校本课程这一中心环节层层展开,因地制宜地将乡土文学这一乡俗民情的形象载体融入到乡村中学语文校本课程中去,深入挖掘乡土文学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乡土情感的熏陶。在开发以方言为依托的乡土文学校本教材的同时,还要探究以乡土文学方言书写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开展方言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去感受、体验自己“母语”的独特思维、独特表达。这势必会促使语文教学更具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增强乡村中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深入认知,加强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归属和主人意识,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很多语言学专家反复强调,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推广普通话是使人们具备双语的能力,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不是简单地“统一”语言,更不是消灭方言,而是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体现现代社会多元文化诉求的时代趋势[10]。语言是文化的“DNA”,汉语方言的存在与繁荣对维系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多元性有着重要意义。就此来说,乡土文学中的方言书写、乡土文化中的方言表达,不仅在语文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构建和谐语言环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A].鲁迅全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周作人.地方与文艺[A].钟叔河编订.周作人散文全集(第三卷)[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茅盾.关于乡土文学[A].王光东.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研究(上卷)[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4]冯骥才.关于乡土小说[J].文学自由谈,1995,(1).
[5]刘绍棠.乡土文学四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8]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9]陈青.论语文教学中的方言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
[10]王又新.方言资源在语文教育中的特殊地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