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团”的历时考察

2019-08-09 08:30张艳
现代语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词量词代词

张艳

摘  要:“团”本为形容词,表“圆,圆形”,也引申用作名词、动词。唐朝时,“团”发展出量词用法。量词“团”先是称量[+圆形]或[+球形]事物,后发展出称量“气体、气味、颜色、声音”等[+聚合成一体,+具体]的事物,再引申称量“情态”“景象、景色”等[+凝聚成一体,+抽象]的事物。和量词“团”搭配的数词先限于“一”“千”“万”,以数词“一”为主,后逐渐丰富。数词“一”和量词“团”搭配,既可称量具体名词,也可称量抽象名词。而“一”以外的数词和量词与“团”搭配称量的都是具体名词。在结构形式上,先是出现了“数+团+名”组合形式,接着出现了“名+数+团”“名+数+团+动”的组合形式。量词“团”的称量范围越来越广,与之搭配的数词、代词及其结构形式也更加丰富。

关键词:量词;团;发展演变

郭先珍(2002)在《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中把量词“团”的功能和用法总结为:

1.计量团状的物体:一团毛线/一团乱麻/一团杂草/两团棉花/几团碎纸/数团铁丝/一团团白面/一团团黄泥/一团乌云/一团浓雾/一团浓烟/一团一团的雪花/一团又一团光影。

2.修饰某些抽象事物,泛指事物的全部量,含夸张色彩。数词限用“一”:一团漆黑/一团和气/一团糟/乱作一团。

3.军队的编制单位。比“旅”小,比“营”大。一团约有一千人。计量军人、兵力:三团人/两团兵力。

《说文解字·囗部》:“團,圜也。从囗,專聲。”“团”本是形容词,本义为圆、圆形,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团兮。”“团”又可以用作名词,指圆形或球形的东西,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亦有全掷一团著汤中,尝有酪味。”后来“团”引申用作动词,用法较为丰富。1.指把散碎的东西揉捏成圆球形,如贾思勰《齐民要术》:“以手团之,大小厚薄如蒸饼剂。”2.会合在一起,聚合,如南朝宋颜延之《寒蝉赋》:“折清飚而不沦,团高木以飘落。”3.围,环绕,如晋代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徙使六军团于山谷之间,进无所略,退又不得,非主兵之道也。”4.事物变成圆形,如南朝梁吴均《八公山赋》:“桂皎月而常团,云望空而自布。”到了唐代,“团”出现量词用法。自此之后,量词“团”的称量范围、与之搭配的词语、结构形式等日益丰富。

量词“团”的称量范围

(一)唐代量词“团”的称量范围

在称量对象上,唐代的“一团”既可以称量具体名词,也可以称量抽象名词。例如:

(1)a.凡人无所识,唤作一团花。(王梵志《五言》)

b.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白居易《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题二十韵》)

(2)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3)松柏楼窗楠木板,暖风吹过一团香。(花蕊夫人《宫词》)

(4)一团青翠色,云是子陵家。(戎昱《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

(5)后宫宫女无多少,尽向园中笑一团。(王建《宫词》)

(6)未有长钱求邺锦,且令裁取一团娇。(段成式《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

(7)柳底花阴压露尘,醉烟轻罩一团春。(李山甫《公子家二首》)

例(1)~(5)是称量“圆形或球形”及“聚合成一体的气体、气味、颜色、声音”等具体名词;例(6)、例(7)是称量“情态”“景象、景色”等抽象名词。例(1)“一团花”“一团雪”中的量词“团”称量的是“圆形或球形事物”,源于“团”的本义“圆形,或圆形事物”。例(2)~(5),“一团旋风”“一团香”“一团青翠色”“笑一团”中的量词“团”,称量的是表“聚合体”的名词,该用法应是源于“团”的“聚集,会合在一起”之意。量词“团”在称量气体、气味、颜色、声音、情态、景象、景色等感官名词时,增强了厚重、量多、浓烈的艺术效果。如“一团香”表达香味浓烈;“一团青翠色”表达青色浓郁;“一团娇”表达娇艳之态,惹人爱怜;“一团春”表达春意盎然;“笑一团”表达极其欢快愉悦的场景。量词“团”称量感官名词的用法也应是从“团”的“聚集,会合在一起”之意引申而来。总体上看,唐代量词“团”的用例并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五代十国时“团”出现了两种新的称量对象。例如:

(8)其犬须臾之间化为烈焰一团,腾空而去。(何光远《鉴诫录》卷二)

(9)头上梳钗,变作一团乱蛇。(《敦煌变文选·破魔变文》)

例(8)“烈焰一团”中的量词“团”是用于称量“聚合体”,它是后来经常出现的“一团火”的雏形。在例(9)中,量词“团”还出现了“一团乱蛇”的表达,此时量词“团”用于称量“杂乱无章地纠结、累叠在一起的事物”,这是量词“团”用法的新发展。

(二)宋代量词“团”的称量范围

宋代量词“团”除了继承前代的用法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用例。例如:

(10)a.不仁之人,浑是一团私意,自不奈那礼乐何。(《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b.是性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却是一团人欲窠子。(《朱子语类》卷一百一)

(11)佳期还已误。细细一团愁绪。薄幸疏狂何处。(黄机《谒金门·风又雨》)

(12)看纵横才美,雍容谈笑,一团和气。(杨无咎《选冠子·海上楼台》)

(13)其形骸虽是人,其实只是一团天理。(《朱子语类》卷二十九)

(14)但若论其时,则当时聚一团恶人为天下害,不能消散。(《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15)昔人有以合子合得一團光,来日看之,乃一腐叶。(《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

从上述用例可以看出,量词“团”在称量抽象事物时,例(10)是用来称量“人的心意、欲望”;例(11)是称量“人的情绪”;例(12)是称量“气氛、氛围”;例(13)是称量“天理”。量词“团”在称量具体事物时,例(14)是用来称量“聚集在一起的人”,例(15)是称量“光”。

(三)元明清量词“团”的称量范围

元代量词“团”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例如:

(16)a.隔粉墙,付香囊,一团儿志诚谁信道谎。

(张可久《越调·寨儿今·闺思》)

b.一团儿剔透玲珑。心聪,性聪。(赵显宏《南吕·一枝花·行乐》)

c.一团儿智巧心灵。(关汉卿《温太真玉镜台》)

(17)万种娇娆,一团俊俏,十分妙。(程景初《仙吕·点绛唇·省悟》)

在例(16)中,“团”用来称量“人的品性”;例(17)中,用来称量“人的外貌”。

明代量词“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例如:

(18)当时到家里,殿直焦躁,把门来关上,傓来傓了,唬得僧儿战做一团。(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一)

(19)一团恩爱从天降,万种情怀得自由。(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四卷)

(20)这宾朋中也有尊敬长上的,一团礼节待我。(方汝浩《东度记》第四十六回)

(21)佛爷爷可怜见,小的是一团好意。(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九十七回)

在例(18)中,量词“团”用来称量“由心理状态引起的体态特征”;例(19)称量“情怀”;例(20)称量“礼节”;例(21)则出现了后来常见的搭配形式“一团好意”。

清代量词“团”也发展出一些新的用法,例如:

(22)a.万点枪刀,滚滚杨花,一团刀影。(褚人 获《隋唐演义》第五回)

b.看见角子上一团黑影,窸窣有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二回)

(23)a.仰面观之,只见两团彩毫,霞光万道。(汪寄《海国春秋》第三十回)

b.古柏苍松夹于两道,远远望去好似一团 乌云盖住。(《狄公案》第四十回)

(24)小事一团,不便行礼。(坑余生《续济公传》第四十九回)

在例(22)中,量词“团”用来称量“影子”;例(23)称量“云霞”;例(24)称量“事件”。

(四)现代汉语量词“团”的称量范围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团”称量的范围愈加广泛。例如:

(25)一位交通警身陷交叉路口的一团恶梦中。(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

(26)他现在正被一团团的诱惑所缠住。(玛格丽特·魏丝、崔西·西克曼《夏焰之巨龙》)

(27)一团温馨的记忆使他的歌舞富有灵气。(池莉《你是一条河》)

(28)一时间政治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搅成一团团印象,实难一一消化,所能引发的,只是一种情绪,一种对历史,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金香《<读书>服务日新书录》)

(29)对于浏河方面,尤应准备三团兵力。(陈廷一《蒋氏家族全传》)

(30)后来,看到导游和司机来了,我不好意思让他们难堪,就打住了。但我已经感觉到,一团人中,至少有三到四位会把这两本画册悄悄丢掉。(杨恒均博客,2009-07-02)

(31)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钱锺书《围城》)

(32)蹇洪秀脑子里一团空白。(《人民日报》,1996-01-24)

(33)两个人低着头扒搂饭,都有一团不爱说的话,同时,都预备着一团要说的话。那团要说的话,两个人都知道说也没用。那团不爱说的话,两个人都知道不说是不行。于是两个嘴里嚼着饭,心里嚼着思想,设法要把那团要说的话说得象那团不爱说的话一样真切好听。(老舍《赵子曰》)

(34)身上一个个烧破的补钉,一团团煤炭的痕迹。(欧阳山《三家巷》)

(35)流浪汉跟着自然一团豪兴。(梁遇春《谈“流浪汉”》)

(36)但它的身体(路径)却是一团迷雾,没有人可以说清。(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37)顿致前后相挤,变成了一团糟。(蔡东藩《唐史演义》)

量词“团”在称量“聚合体”时,还可以用来称量“梦”“诱惑”“记忆”“印象”等,如例(25)~(28)。量词“团”还可以称量“军队编制、军力、兵力”,如例(29);称量工作或活动成员的集体,如例(30);称量“愿望、希望”,如例(31);称量“人的思维状态”,如例(32);称量“话语”,如例(33);称量“痕迹”,如例(34);称量“人的兴致”,如例(35);称量“烟雾”,如例(36)。同时,也出现了“一团糟”这种常用的表达形式,如例(37)。

总的看来,量词“团”的称量范围经历了如下演变轨迹:

我们还通过对CCL等语料库的考察,分别统计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量词“团”称量排在前十位的普通名词,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量词“团”经常用来称量“气氛、氛围”“聚合物”“心思、心意”“事物的状态”等。从图2可以看出,在现代汉语中量词“团”经常用来称量“聚合物”“事物的状态”“景象、风景”“气氛、氛围”“光影”等。

二、量词“团”和数词、代词的搭配

(一)唐代量词“团”和数词、代词的搭配

在唐代,和量词“团”搭配的数词仅限于“一” “千” “万”,并以“一”为主。数词“一”在和量词“团”搭配时,既可以称量具体名詞,又可以称量抽象名词。如前面所举用例中的“一团花”“一团雪”“一团旋风”“一团香”“一团青翠色”“笑一团”等,是称量具体名词,“一团娇”“一团春”则是称量抽象名词。“千团”“万团”都是称量具体名词,例如:

(38)李辅国葬父,碑石用豆屑一千团,磨莹如紫玉。(冯贽《云仙杂记》卷五)

(39)风吹杨柳丝千缕,月照梨花雪万团。(刘兼《春夕寓兴》)

五代时,和量词“团”搭配的数词没有新的发展。

(二)宋代量词“团”和数词、代词的搭配

在宋代,和量词“团”搭配的数词更加丰富,除了和唐代相同的搭配方式外,也出现了新的现象。此时,数词“一”在和量词“团”搭配时,依然是既称量具体名词又称量抽象名词。“一”以外的数词及代词与“团”搭配时,称量的都是具体名词。

(40)进纳党项所劫回鹘玉二团,寻却赐之。(《册府元龟》卷九百八十七)

(41)进玉三团、冈砂、羚羊角、波斯锦、茸褐、白价、生黄金、星矾等。(《册府元龟》卷九百六十一)

(42)三年三月,西京奏百姓侯可洪于杨广城内掘得玉四团。(《册府元龟》卷一百六十九)

(43)忽见空中有火六七团。(《太平广记》卷一百二十七)

(44)献马三百六十匹、玉二十团。(《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二)

(45)进马七十五匹、玉三十六团。(《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

(46)良马百驷、白玉百团,谢册命也。(《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

(47)令京兆府两税青苗钱,市草百万团,送苑中。(《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九)

(48)燕燕莺莺相并比,的当两团儿雪。(辛弃疾《念奴娇·谢王广文双姬词》)

(49)是那团旋来,却到那起头处。(《朱子语类》卷七十)

在例(40)~(48)中,出现了“二团”“三团”“四团”“六七团”“二十团”“三十六团”“百团”“百万团”“两团”新的搭配形式。在例(49)中,还出现了量词“团”和代词“那”的搭配“那团”。

(三)元明清量词“团”和数词、代词的搭配

元、明时期,量词“团”和数词的搭配继承前代。在清代,代词和量词“团”搭配现象增多,两者搭配也可以称量抽象名词。例如:

(50)可见我的这团浩然之气,鬼也吓得退的。(文康《侠女奇缘》)

(四)现代汉语量词“团”和数词、代词的搭配

在现代汉语中,“一”以外的数词和量词“团”搭配还可以称量抽象事物。例如:

(51)a.狄公疑惑地望着玉兰眼中射出的两团怒火,不由浑身战栗了一下。(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

b.重逢啊,是把两团积蓄得太久的感情熔在一起。(东瑞《人生短曲》)

总的看来,量词“团”和数词、代词的搭配经历了如下演变轨迹:

三、量词“团”的结构形式

(一)唐代量词“团”的结构形式

在唐代,量词“团”的结构形式较为丰富。例如:

(52)a.毛寒一团雪,鬓薄万条丝。(白居易《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题二十韵》)

b.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卢延让《谢杨尚书惠樱桃》 )

c.寻有一团纸落。苌便开视,中得一帖。(戴孚《广异记》卷十三)

(53)牙床舒卷鹓鸾共,正值窗棂月一团。(史凤《鲛红被》)

(54)a.山榴逼砌栽,山火一团开。(李郢《雨中 看山榴落花》)

b.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李廓《夏日途中》)

例(52)是“数词+团+名词”形式,例(53)是“名词+数词+团”形式,例(54)是“名词+数词+团+动词”形式。

五代十国时,量词“团”在结构形式上基本延用了唐代的用法。

(二)宋代量词“团”的结构形式

宋代量词“团”在结构形式上,出现了“动词+做+一团”的形式。例如:

(55)其畏谨者,又缩做一团,更不敢说一句话。(《朱子语类》卷七十六)

(三)元明清量词“团”的结构形式

在元代,量词“团”出现了新的结构形式“动词+成+一团”与“动词+做+一团+的+动词”。例如:

(56)四女打成一团,揽在一处。(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57)一家老小都在那里搅做一团的啼哭。(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十)

在明代,量词“团”出现了新的结构“做+一团+动补”。例如:

(58)遂把徐达做一团捆住,只等天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

在清代,量词“团”出现了“一团团”这种新的重叠结构。例如:

(59)a.继而片片鹅毛,后来索性手掌大的一团团乱飘甜堕。(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二十三回)

b.自己也被李通等三人围住,四面庄兵一团团的越聚越多。(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七十二回)

(四)现代汉语量词“团”的结构形式。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团”发展出了“一团一团”这种重叠结构。例如:

(60)a.雨水冲到道路两侧的阴沟里,一团一团

的花球时聚时散。(陈廷一《宋氏家族全传》)

b.绿绿的麦苗、豆苗,一团一团的树、竹篷,一团一团的桃花、杏花,点缀些土掌房的黄墙粉墙。(《人民日报》,1993-11-15)

总的看来,量词“团”的结构形式经历了如下演变轨迹:

综上所述,“团”本为形容词,也用作名词和动词,自唐代开始有了量词用法。“团”自有量词用法以来,大致经历了这样的演变历程:

在称量范围方面。唐代,量词“团”可以称量(1)圆形或球形事物,(2)聚合、凝结在一起的事物,(3)情态,(4)景象、景色。五代时,量词“团”也可以称量(5)杂乱无章地纠结、累叠在一起的事物。宋代,量词“团”也用来称量(6)人的心意、欲望,(7)人的情绪,(8)气氛、氛围,(9)天理,(10)聚集在一起的人,(11)光。元代,量词“团”还用来称量(12)人的品性,(13)人的外貌。明代,量词“团”能用来称量(14)人的感情,(15)由心理状态引起的体态特征,(16)礼节。清代,量词“团”还可以称量(17)影子,(18)云霞,(19)事件。到了现代,量词团也能用来称量(20)军队编制、军力、兵力,(21)工作或活动成员的集体,(22)人的思维状态,(23)话语,(24)愿望、希望,(25)痕迹,(26)人的兴致,(27)烟雾等。

在和数词、代词的搭配方面。唐代,和量词“团”搭配的数词仅限于“一”“千”“万”,并以数词“一”为主;数词“一”和量词“团”搭配,既可称量具体名词,也可称量抽象名词;“一”以外的数词和量词“团”搭配称量的都是具体名词。宋代,和量词“团”搭配的数词更加丰富,还出现了量词“团”和代词的搭配。元明时,和量词“团”搭配的数词越来越丰富。清代,代词和量词“团”搭配可以用来称量抽象事物。到了现代,“一”以外的数词和量词“团”搭配可以称量抽象事物。

第三,在结构形式方面。唐代,出现了(1)数词+团+名词、(2)名词+数词+团、(3)名词+数词+团+动词等结构形式。宋代,量词“团”发展出(4)“动词+做+一团”结构。元代,量词“团”出现了(5)“动词+成+一团”、(6)“动词+做+一团+的+动词”等结构。明代,量词“团”发展出新的結构(7)做+一团+动补。清代,量词“团”出现了(8)“一团团”重叠结构。到了现代,量词“团”发展出了(9)“一团一团”重叠结构。

参考文献:

[1]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2]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3]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汉]许慎.说文解字[M].[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3.

猜你喜欢
数词量词代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初中英语数词的常见考点精析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量词歌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中考数词考点面对面
英语数词顺口溜等
数词专练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