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起
(中國室内裝飾協會)
撰寫本文的目的在於,筆者思考在通過結合1972年由許進雄先生重新編輯的《殷墟卜辭後編》①明義士著,許進雄編:《殷虚卜辭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版。和2015年劉波發現的曾毅公先生的《殷虚卜辭後編考釋》②曾毅公編著:《殷虚卜辭後編考釋》,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版。的基礎上,還原加拿大甲骨研究學者明義士先生在1928年編次的《殷虚卜辭後編》最早的情况。
《殷虚卜辭後編》的重要意義在於,明義士先生通過對這批甲骨的字形分析,對後來一批歸爲“歷組”的甲骨做出屬於殷商武丁時期的判斷。目前這批甲骨收藏於故宫博物院,尚未公布原物情况。
因此,筆者針對明義士先生《殷虚卜辭後編》的原始情况的還原,主要依靠許氏《殷虚卜辭後編》(以下簡稱“許編”)中的甲骨拓本、後來發現的《殷虚卜辭後編考釋》(以下簡稱“明編”)中的編次釋文,以及《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録·明義士舊藏甲骨文字》③胡厚宣編:《戰後南北所見甲骨録》,上海:來薰閣書店1951年版。(以下簡稱“南明”)的摹本。筆者在查閲曾毅公先生的《殷虚卜辭後編考釋》時,雖然發現了曾先生在一些釋讀和釋文上存在時代與研究資料的局限,但這些因素並未對筆者展開原始編次研究工作帶來太多的困擾。
通過對“考釋”中原始編次材料的整理完成,筆者發現了明義士先生的早年編次中,出現了少量誤入和歷組、無名組分類混淆的情况。這些情况,筆者將在下文中做出闡述。
在明編的序言中,明義士先生的原始編次按照“五期”進行分類,並對劃分的依據作了説明。筆者根據其内容,製表如下:
原始編次 放置屉組 所屬時代________3 0 5 1—3 0 7 6 甲屉二 武丁時期________3 0 7 7—3 0 9 5 甲屉三 武丁時期________3 0 9 6—3 1 2 6 甲屉四 武丁時期________3 1 2 7—3 1 4 5 甲屉五 祖庚時期________3 1 4 6—3 1 6 1 甲屉六 祖庚時期________3 1 6 2—3 1 8 7 甲屉七 祖庚時期________3 1 8 8—3 2 1 9 丙屉一 祖庚時期________3 2 2 0—3 2 3 9 丙屉二 祖甲時期________3 2 4 0—3 2 6 3 丙屉三 祖甲時期________3 2 6 4—3 2 9 3 丙屉四 康丁時期________3 2 9 4—3 3 2 9 丙屉五 康丁時期________3 3 3 0—3 3 5 4 丙屉六 武乙時期________3 3 5 5—3 3 8 1 丙屉七 武乙時期
明義士的分類根據序言介紹,可以知道其分類的依據主要有兩點:第一,根據甲骨祭祀卜辭中的稱謂關係進行判定;第二,根據已確定時代的甲骨進行字體、字形、常用字的分析。
筆者依照明編原始分類表,下面就明義士先生十三屉的甲骨分類,結合卜辭組别的大概特點,綜合許編、南明、甲骨文合集(以下簡稱“合集”)①胡厚宣、郭沫若等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2年版。等材料,逐一進行説明。
因本文不涉及甲骨字體研究,因此組别部分采取大組别性質,不進行同組不同類的細致區分。
甲屉二(3051—3076)對照表
續 表
從甲屉二的組别來看,除3060誤入外,都爲歷組類卜辭内容。而如3051、3052、3053、3055等提及“父乙”,明義士先生認爲“武丁稱小乙爲父乙……此屉諸骨爲武丁後半期所卜者,此時代以前之字體,在獸骨重要部分所得者在一二集中”。①曾毅公編著:《殷虚卜辭後編考釋》,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年版,頁3。
由上可知,明義士先生已經從稱謂關係上首先開始對其時代進行探究,進而對這一坑出土的甲骨材料進行字體分析。這對於甲骨早期研究來説,確實具有創見性。
甲屉三(3077—3095)對照表
續 表
從甲屉三的組别來看,除3091、3092外,歷組基本無差。
甲屉四(3096—3126)對照表
續 表
從甲屉四的組别來看,除3106、3114、3118外,歷組基本無差。
甲屉五(3127—3145)對照表
續 表
從甲屉五的組别來看,歷組基本無差。明義士先生通過部分甲骨中的“父丁”、“小乙”等的稱謂將其劃定在祖庚時期,根據稱謂聯繫的,不獨有祖庚時期,因此筆者以爲只能存在較大可能。此外,部分無稱謂關係的卜辭部分,將其限定時間並不妥當。
甲屉六(3146—3161)對照表
續 表
從甲屉六的組别來看,歷組基本無差。明義士先生通過字形分析,將其歸入與甲屉五同時的祖庚時期。
根據當前我們的研究來看,契刻者與貞卜官或存在疊合,或是兩人,且活動的時代完全有可能存在跨王代的問題,因此,要準確斷定甲骨的年代,比較困難。但明義士先生將甲屉五、甲屉六歸於一處,很顯然也是從字體上看,二者存在相同或近似的部分。這可以算是早期開展甲骨字體研究的先河了。
甲屉七(3162—3187)對照表
續 表
從甲屉七的組别來看,除3179、3180外,歷組基本無差。明義士先生通過字形分析,將其歸入與甲屉五、六同時的祖庚時期。
丙屉一(3188—3219)對照表
續 表
從丙屉一的組别來看,歷組、歷無、無名已經存在交替演變的階段。可見,明義士先生的早期分類,可能是根據所得甲骨原始情况進行了復原,然後根據字形特點進行重新分類。
這一屉展示了字體變形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轉變特點。雖然是個雛形,但可以認爲存在一個過渡時期的初始階段。明義士先生將其歸入了“第二期”的祖庚時期。
丙屉二(3220—3239)對照表
丙屉三(3240—3263)對照表
續 表
從丙屉二、三的組别來看,歷組、歷無、無名交替演變的情况就更加明顯了。
從這裏可見,跨王代的情况肯定存在。結合丙屉一的特點來看,歷組到歷無的變化,最明顯的過渡應該在祖甲時期。因此,明義士先生將丙屉二、三歸入祖甲時期,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丙屉四(3264—3293)對照表
續 表
丙屉五(3294—3329)對照表
續 表
從丙屉四、五的組别來看,主要是歷無、無名交替演變的情况。
由上可知,歷無在這部分的内容較少,即歷無在這一時期所占的比重較小。結合可見的商史材料來看,歷無組可能存在甲骨分期中一二期向四期過渡的性質。筆者以爲將歷無組的主要活動時間定在廩辛、康丁時期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丙屉六(3330—3354)對照表
續 表
丙屉七(3255—3381)對照表
續 表
從丙屉六、七的組别來看,除了3355、3369存在誤入之外,主要是無名組部分甲骨的情况。
由上可知,無名組在這丙屉六、七部分佔有絶對的比重。結合丙屉四、五無名組部分,我們可以發現無名組是除了歷組以外占最大比重部分的材料。從殷商晚期的情况分析,無名組最主要的時間應該在武乙、文丁時期,不排除往下到帝乙時期,上限在明義士先生所説的康丁時期應該是可信的。
綜上,通過對《殷虚卜辭後編》的比較初探,可知明義士先生是對甲骨文字字形進行具體分類的第一人。儘管當時並未提出相關類别命名,但進行的分類實踐一目了然。而且,明義士先生的大體分類無差,其分類是否可能是建立在甲骨早期出土堆積放置順序的基礎上展開的文字字形整理呢?可惜現今已無法確切考證了。但明義士先生對甲骨做出的創見性貢獻值得在甲骨研究史上爲其寫下濃重的一筆。
筆者期待後編原物材料早日可得一睹,後可將原物圖、拓、摹三者合一,按照明義士先生原編次的情况進行再版,這對於研究後編這一坑的甲骨材料或許有特殊且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