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期”青花瓷考辨(上)

2019-08-08 05:56董文凯
东方收藏 2019年6期
关键词:窑厂宣德正统

董文凯

●  “空白期”青花瓷的历史迷雾

“空白期”三朝两帝,前后29年时间。先后经历土木堡事件和夺门之变,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在这样的形势下,景德镇瓷业生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制瓷水平与瓷器品质、数量都较前朝明显下滑。从历史记录来看,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禁烧和烧造瓷器的史料都有记载,容易让后人雾里看花。

1.“空白期”确有罢烧官窑和禁止民窑烧造彩瓷和青花白地瓷器的诏令。

根据《浮梁县记》《江西大志》和《明实录》,景德镇官窑在正统初罢烧,正统期间又数次严厉禁止民窑烧造彩瓷和青花白地瓷器。

“宣德中,以营缮所丞专督工匠。正统初罢,天顺丁丑(天顺元年),仍委中官烧造。”《浮梁县记·卷四》

宣德十年(1435):“宣庙崩,太后(宣宗母张太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天顺日记》,明·李贤)

宣德十年(1435):正月壬午“各处罢办……烧造饶器……各处烧造器皿……悉皆停罢。其差去官内外官员人等,即便回京,违者罪之。”《明实录·英宗实录》

正统初(1435):“曾一度减免征役、造作。御器厂亦曾停烧。”(《明史》《江西大志》)

正统三年(1438):十二月丙寅“命都查院出榜,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违者正犯处死,全家谪戍口外。”(《明英宗实录》)

正统十二年(1447):十二月甲戌“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督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明英宗实录》)

上述史料不仅说明正统初景德镇御窑厂确曾罢烧,而且说明正统时期对民窑烧造彩瓷和青花白地瓷器的严厉禁止,并反映在禁烧令下达九年后,当地仍有窑场“敢冒前禁”偷偷烧造所禁瓷器。所以,朝廷才在处罚措施上日渐其严,三令五申。在这样的形势下,正统时期的瓷器必然很少,“空白”也不奇怪。

2.史料反映朝廷对官窑烧造瓷器从未禁绝。

从史料记载看,“空白期”三朝,官窑一直在或多或少地烧造特定用途的瓷器:

正统六年(1441):五月己亥“行在光禄寺奏……其金龙金凤白瓷罐等件,令江西饶州府造。”(《明英宗实录》)

正统六年(1441):“宫殿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龙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明史·食货六·烧造》)

景泰五年(1454):“减饶州岁造瓷器三之一。”(郭子章《豫章大事记》)

天顺元年(1457):“仍委中官烧造。”(《浮梁县志》)

天顺三年(1459):十一月乙未“光祿寺奏请于江西饶州府烧造瓷器共十三万三千有余,工部以饶州民艰难,奏减八万,从之。”(《江西大志·陶书》)

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病死,成化帝入继大统,其即位诏书明令“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光禄寺器皿及喂养牲口桶……等件,自天顺五年以前拖欠未完者悉与免。”(《明宪宗实录》卷一,页九)

从上述文献记载看,三朝官窑除在正统之初有过罢烧,其他时期还是有所烧造,只不过数量比宣德时期大为减少。至成化即位时,天顺五年以前的烧造任务还有拖欠未完的,被新皇帝悉免。

3.官窑产品的用途无法替代 。

根据明朝典籍记载和御窑厂发掘印证,明代在洪武二年设立御窑厂(时称官窑):“洪武二年(1369),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设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大小横窑六种共二十座。”(清·蓝浦《景德镇陶录》)“明洪武二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置官监督,烧造解京。”(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一《图说》)

官窑(此处指御窑)产品主要有三种用途:

一是祭祀,这是洪武三年就定下来的礼仪和规矩:

洪武三年(1370),礼部言:“……今拟凡祭器皆用瓷,其式皆仿古簠簋登豆,惟笾以竹。”诏从之。(《明史 志第二十三 礼一(吉礼一)》)

二是皇家的日用,包括皇帝本人日常生活用瓷:

永乐四年(1406)十月丁未:“……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磁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明太宗实录》)

三是对外邦和大臣们的赏赐,用以巩固邦交,褒奖臣工:

宣德元年(1426),赐杨荣:“……赐公端砚,御用笔墨及白磁酒器,茶钟、瓶罐、香炉之类。”(《杨文敏公集》)

宣德三年(1428),七月,“己巳,使臣昌盛,尹凤,李相至,赉赐白素磁器十桌,白瓷青花大盘五个,小盘五个。”(《李朝实录·世宗庄宪大王实录》)

鉴于上述用途,“空白期”完全停烧官窑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因为皇帝更替、严重自然灾害或类似“土木堡事件”“夺门之变”这样的重大军事和政治事件的暂时影响,否则,即使是为满足上述三大用途,官窑也应有所生产。当然,也有可能永宣期间烧造量过大,存货很多,正统帝登基时,考虑节约,利用存货,故此一度罢烧官窑。景泰、天顺年间,因局势动荡、经济困难,烧造量大减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笔者相信,“空白期”三朝实际上都有官窑出品,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书写年款。

4.成宣两朝产品的差异性,来自于“空白期”的生产过渡。

宣德与成化朝是明代瓷器生产的两次高峰(青花亦如此),但是,两朝产品在器型、胎釉、纹饰、工艺、青料和绘画风格上,有诸多不同,有些方面差异很大。假使没有“空白期”的生产过渡和变革,那么,成化和宣德产品应当非常接近,犹如所谓“永宣不分”一般。然而,现实情况是:器型上,宣德大气,成化隽永;胎体上,宣德厚重,成化轻巧;釉质上,宣德肥滢,成化玉润;纹饰上,宣德繁密,成化疏朗;工艺上,宣德工而放,成化工而精;青料发色上,宣德深艳,成化淡雅;绘画技法上,宣德一笔点画为主,成化双勾填色见长。这些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必然有一个过渡期,受到制瓷水平、工艺沿革、资源变化、文化风尚、审美情趣、统治者偏好等多方面影响,在实践中逐步演进,潜移默化,从量变到质变。这个变化的过程,长达二十九年,这期间,所有的变化都是通过生产实践日积月累所达成,不是凭空产生,更没有“断档”。因此,无论官窑民窑“空白期”都在生产,成宣产品的显著差异也是间接证明。

5.官窑产品不落款另有其因。

有人曾经认为官窑瓷器不写款的原因是皇室内部因帝位屡起冲突,不便落款,或者是因为景泰蓝兴起而忽视了瓷器,笔者不以为然。

宣德驾崩之后,继位的正统皇帝年方九岁,虽然年幼,但他是宣德帝的长子,继承大统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毫无疑问。张太后在宣德帝去世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天顺日记》明·李贤)。传说为了防止小皇帝玩物丧志,还将宣德喜欢的各种蟋蟀罐打碎,但这并不会影响在官窑产品上落款的陈规。“夺门之变”后,重新掌权的朱祁镇为显示自己复辟是顺乎天意,特地改元“天顺”,为在历史上强调法统的正当性,更应该在官窑瓷器上落款。即便是“土木堡事件”后景泰帝仓促继位,也是在太后和于谦等大臣的支持下为稳定政局而采取的措施,是大势所趋,在当时没有僭越一说,并且景泰帝临朝八年,若其他典章奏折文告上都能以景泰纪年,那么,何以独独不能在官窑器上落款呢?

至于景泰蓝对瓷器落款的影响,更是牵强之说。“铜胎掐丝珐琅”元末即传入中国,景泰年间技术达到巅峰,被称为“景泰蓝”。此物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较长,成本极高,是当时的奢侈品。因产量稀少,相对于瓷器的庞大用量,相形见绌,不可能完全替代瓷器的主体用途,与瓷器是否落款之间更无必然的联系。

然而,无论如何分析,“空白期”三朝的官窑器确实没有官款。宣德官窑瓷器盛行书写年款,而在它之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官窑却不书写年款,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似乎是从正统时开始,必有其他原因,有待于新的史料或发掘成果来解开谜团。

●  传世品中带纪年文字的“空白期”青花瓷

“空白期”瓷器带纪年文字的传世品极少,品种主要为青花,见诸文献报道的如下(见表1):

●  御窑厂窑址出土的“空白期”青花瓷

1979年以来,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明清御窯厂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出土了一些“空白期”的遗存(见表3)。

1.正统地层的发掘情况

1988年,在御窑厂西南侧今东司岭一带,清理发掘出大批明正统官窑瓷器残片,同时清理出明正统时期窑炉5座(2004年又清理出正统至万历窑炉14座,均为馒头窑)。出土瓷器有:青花云龙纹大缸、青花缠枝宝相花纹葫芦瓶、青花海水纹靶盏与碗盘、青花八宝纹碗、青花海浪海怪纹缸、青花莲池纹盘、青花海水白龙纹碗和青花刻白龙纹盘、青花龙纹填红直壁碗、青花斗彩莲池鸳鸯纹碗等。其中青花龙纹大缸(图1)可与《明史》关于太监王振令景德镇为三大殿(奉天、谨身、华盖)烧造青龙白地花缸的记载相印证。青花海兽仙山海潮纹器座(图2),内外两面彩,器足底亦饰有青花卷草纹,十分罕见。

2.景泰天顺官窑遗存发掘情况

1990年御窑厂成化地层之下出土无款青花印红鱼纹莲蓬形大碗(图3),推断为空白期制品。该器敞口敛腹,圈足矮小,底与壁下部较厚,碗心绘青花云龙,云龙纹周围以一圈海水为边饰,外壁下部饰以仙山海水,上部饰3条红鳜鱼,其装饰奇特:红鱼纹处的碗壁内凹外凸,当用鱼形模具印压而成,此装饰方式目前仅此一例,其制品极为罕见。该器整个风格与正统和成化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处,它极可能是天顺官窑遗物。

1993年,在御窑厂遗址西侧(原市政府大楼西侧前食堂)基建工地上发现一批宣德、成化纪年官款瓷片和无款青花瓷片,其中无款青花瓷片上的缠枝宝相花极似正统风格,但色泽较正统灰暗,胎、釉亦不如正统精细,盘的圈足比正统圈足大,且低矮微内敛。其风络与正统和成化有异,似为景泰或天顺官窑遗物。

1995年在珠山龙珠阁成化早期地层夹杂着一些无款青花把盏和碗、盘残片,其造型和纹样与宣德器相近,但胎釉较粗,青花色调略显灰暗,与同时出土的成化青花清幽淡雅色调区别较大,这批遗物可能是正统之后成化之前的景泰或天顺官窑制品。

以上遗物说明,正统、景泰、天顺有官窑烧造,从现有出土遗物判断,其时官窑烧造量似不大,品种亦不如前代丰富。御窑厂遗址发掘,正统地层出土物远远多于景泰和天顺时期,似乎又间接说明“空白期”三朝中,一度罢烧的正统官器,其烧造量明显多于景泰和天顺时期。

综合考察以上出土资料,并联系相关文献可知,所谓“空白期”,并非完全空白。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窑厂宣德正统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宣德炉探究
远去的窑戏
炉中岁月长
江山安定了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将御窑厂打造成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御窑厂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