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群是应用型大学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链为背景,对应用型大学的贸易流通专业群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进行研究,从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改革贸易流通专业结构,优化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商贸流通;产业链;应用型大学;贸易流通专业群
一、相关概念
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和贸易业等。商贸流通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经济成熟程度。
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关系和布局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结算等多个环节。
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具有办学、就业等优势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具有相近的技术领域或学科基础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它具有如下两个特征:
第一,专业群往往围绕某一行业的某一类专业形成,具有相同的技术领域或学科基础。可以在同一个体系中完成实训项目、共用实训设备、共建实训基地。
第二,专业群内的专业依托于某一学科基础较强的专业,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或相近的技术领域,因此可以共同开设理论基础课程,共享师资、实训等资源。
综上所述,本文将以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核心专业,按照供应链上采购、物流、销售、客服、结算等商贸服务一线岗位,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贸易经济等相关专业组成集合,构建以商贸流通产业链为背景、服务于应用型大学的贸易流通专业群,改革群内相关专业的专业结构,优化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建设背景
商贸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将更加迅猛。
现代商贸流通业是一个对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贸易经济等专业的行业,而专业是应用型大学与社会经济的重要“接口”,因此,应用型大学应紧紧抓住市场的需要,有必要将贸易流通专业群对接的专业整合为专业群进行建设,培养服务于商贸流通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很多应用型大学都开设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贸易经济专业,但各专业之间基本都是各自为政,缺乏联系,更没有进行基础理论课程、实训资源和师资的整合,这不仅不利于专业建设,还大大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所以,本文认为,针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作为培养服务于商贸流通业人才的应用型大学,有必要在电子商务专业基础上,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贸易经济等专业集合为专业群进行建设,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服务于相关行业和企业,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同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建设思路
对接商贸流通业,按照供应链上采购、物流、销售、客服、结算等商贸服务一线岗位,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贸易经济等相关专业集合为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模式。具体建设思路如下:(1)将专业群内的基础课程、实训项目和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集中实践课”的共享。(2)培养教师进行跨专业课程教授,建设一支“双师”、“双岗”的师资队伍;(3)建立多层次、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
四、贸易流通专业群建设内容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贸易专业群内学科基础相同的特点,对专业群内的课程进行整合,将各专业的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集中实践课”三个模块。
“专业基础课”模块,实现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共享知识的培养,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物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7门课程,这部分课程不仅可以满足贸易流通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需要,还可以实现专业基础知识的共享。
“专业主干课”模块,依据各专业的核心能力模块,开设专业特色课程,实现专业特色知识的培养。
“专业集中实践课”模块,以实现学生岗位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目标,从四个专业中各选择一门具有代表性和共享性的实训课程作为群内集中实践课程、校内实训项目实现共享和优化。同时,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整合,解决个别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不足的现状,扩大校外实习范围,提高产学融合的深度。(详见下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专业群的师资要进行共享,专职教师除了上自己专业的课程外,还应熟悉1-2门群内其他专业的课程,这对专业建设极为有利,既让跨专业的教师参与了教学与专业建设,也培养了“双岗”教师,还让学生获得了专业群下跨专业教师更专业的教学。
其次,结合贸易流通专业群的实践特点、按照“双岗”“双师”标准,引进长期从事实践工作、专业基础扎实、有一定特长的教师;同时,也应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让教师适应专业群内跨专业课程的讲授,提高群内教师的“双岗”业务能力。
最后,在贸易流通专业群背景下,可以利用同类企业的合作,获取同类企业顶岗、生产实习机会,争取企业内专家的指导,也可委派教师到合作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学生实习指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师资队伍共享最大化,提高核心竞争力。
3.建立多层次、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
首先,利用专业群内实习平台共享的机遇,在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将企业专家请进来,提升教学思维和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的实施,这是搭建实践教学的第一平台;建立多层次、共享的商贸企业实习基地,从认知实习开始,依次完成基础环节顶岗实习,了解采购、物流、销售、客服、结算等商贸服务岗位,参加相关岗位的实习,完成相关实习内容,这是实践教学的第二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群内合作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同完成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创新、师资队伍共享、科研反哺教学等环节全程合作,这是实践教学的第三平台。
其次,共享校内实习实践资源,从专业群实践教学要求出发,对原有的实训项目进行整合,升级为专业群共享的实训项目(详见上图),从四个专业中各选择一门具有代表性和共享性的实训课程作为群内专业实训课程,进行实训项目整合。
最后,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可以通过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共享,一定程度上解决个别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不足的现状,提高产学合作的深度,拓展校企合作的范围,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贸易流通专业群中的各专业,面向商贸流通产业链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销售、客服、結算等相关工作岗位,通过专业资源的整合,在同一个教学体系中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集中实践课程”教学,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发挥集群效益;推进课程改革和整合;促进师资队伍培养与建设;发挥优势核心专业带动作用,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应用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注释:
①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范征.基于现代商贸流通业产业链的高职商务管理专业群建设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10):32-37.
[2]张丽莉.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J].教育理论研究,2016(20):118-119.
[3]钱红,张庆堂.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5(1):139-141.
作者简介:谭启英(1985.08- ),女,硕士,籍贯:青海西宁,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