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初
今年的环塔拉力赛重归南疆,与真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亲密接触,让参赛者倍感振奋。赛道所经,有天山瑰丽的大峡谷,有茫茫的塔克拉玛干沙海,有昆仑山的高山草场,这些毫无疑问都是赛道的精华所在。总的来说,今年的环塔拉力赛在赛道设计上是比较成功的。
在汽车组方面,有101辆汽车参加了比赛,其规模和水平也无愧于国内最受欢迎的長距离越野拉力赛赞誉。仔细观察本届赛事,可以看到,规则的变化,带来了赛事格局的变化;在荣耀的背后,也要看到环塔拉力赛隐含的风险。
环塔拉力赛于5月19日在阿克苏揭幕,6月2日在于田结束。就比赛时间段的选择来看,隐含着不小的风险。南疆每年的春季至夏初,是风沙肆虐的季节。这里的大风扬沙天气非常常见,甚至是能见度非常低的沙尘暴也是常客。一方面,沙尘暴对赛事的运行影响很大,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上百辆赛车卷起的尘土和飞沙使得扬沙以及沙尘暴的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久,这对生态来讲也是一种破坏。我身处赛道拍摄,对这种情况常有目睹。因此,从生态环保的角度看,环塔拉力赛选择在五六月份举办实在是不明智的。单纯从天气状况来看,九十月份是风清日朗少扬沙的天气,比较适合举办赛事。即使是这样,也并不意味着这种数千公里的长距离越野拉力赛对生态环保没有负面影响。赛事组织者应该设立一种合理而且容易执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对途经之地进行物质、资金等方面的补偿,这也是对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负责。这几个赛段,是当地牧民或者其他居民日常出行所用的简易道路,赛车过后,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和乱石,这给他们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组织者有责任为他们恢复道路,这既是道德要求也是义务。否则,赛事必将引发当地牧民和居民的怨言甚至抵制。
类似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赛事公司的重视,并以实际行动做出弥补,否则这些隐患将为环塔拉力赛埋下难以排除的“雷”。
今年的环塔拉力赛在赛道设计上是比较成功的
随着国际汽联以及达喀尔拉力赛对部分规则的调整,国内赛事的规则也有了改变。就长距离越野拉力赛而言,两驱赛车原来的多项优待被削减,如种子选手的赛车将不允许使用自动充放气系统。相反四驱赛车的规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松绑,如减振行程增加了,进气道增大了,这让四驱赛车的动力性能和通过性获得了更大的释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四驱车与两驱车的差距。
但有一点令人费解的是,这次环塔拉力赛把赛车分成了四驱与两驱两大组别,每个组别都有一个总冠军,而淡化了全场总成绩冠军的竞争。这也许是一种平衡豪门车队的策略吧。然而,这使得赛事的总冠军含金量有所降低。
纵观整个比赛过程,拥有外援车手克里斯蒂安和刘彦贵等高手的北京越野世家车队显示出了对两驱组赛车的巨大优势。无论是戈壁赛段还是沙漠赛段,驾驶两驱赛车的车手在四驱组赛车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这与去年的几场长距离比赛中两驱赛车盛气凌人的局面完全不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四驱赛车在规则放松后,显示出了原本强悍的性能。同时,两驱赛车在规则收紧后,优势不再明显。在车手水平方面,克里斯蒂安、刘彦贵等人的技术原本就非常高超、经验非常丰富。比较一下总成绩,获得四驱组冠军的克里斯蒂安的总成绩是28小时06分09秒,刘彦贵以28小时12分11秒获得第二。而在两驱组方面,徐挨利以30小时10分29秒获得冠军,比起李克里斯蒂安和刘彦贵,都有两个小时左右的巨大差距。
两驱赛车的容错率较大比较适合技术没那么精湛操控没那么精准的车手驾驶
这种差距同时也表明,在规则趋近平等的条件下,四驱赛车的优势是很明显的。规则的变化,让驾驶两驱赛车不再那么风光。两驱赛车之所以风靡一阵,除了在规则方面占有不少“便宜”,还有一点是两驱赛车的容错率较大,比较适合技术没那么精湛、操控没那么精准的车手驾驶。
四驱赛车终于走出了规则的阴影,迎来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