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读写结合的课堂训练

2019-08-07 08:43陈莉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7期
关键词:相辅相成训练方式读写结合

陈莉莉

[摘 要]构建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各阶段读写结合的训练侧重点;要注意读写结合训练方式的多元化;课例设计要注意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研究探索读写关系,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关键词]读写结合;训练侧重点;训练方式;相辅相成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一环,而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课堂训练模式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各阶段读写结合的训练侧重点

小学语文教学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的习作训练是写话,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本学段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应是写句为主。如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第一句:

小白兔割草。

小白兔弯着腰割草。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课文中例句)

通过句式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该如何写具体,然后教师再设计写的训练,如:

小明写作业。

小明在家里写作业。

小明在家里认认真真地写作业。

第二学段中三年级侧重段的训练,如连续结构段、总分结构段、并列结构段等,四年级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渗透篇的训练。而高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所以从五年级开始,写的训练应注重布局谋篇的训练与习作方法的训练,如前后呼应、细节描写、点面结合的训练等。

二、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应趋向多元化

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常见的“写”为随文练笔。在写的设计上,可以有很多形式,如仿写、续写、改写等。

仿写可以仿内容,仿方法……如《孔子游春》的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春天的美景,整段采用了比喻与排比相结合的修辞手法。学习了本段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写一写其余三季中某一季的景色。

續写可以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延伸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创新力。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后,布置了一个写的训练,让学生续写《狐狸和乌鸦》。有一个学生续写的故事中,乌鸦找来一片薄薄的石头,画成肉的样子,引诱狐狸来到自己所站的树下,在狐狸再次用同样的话语骗它时,乌鸦假装回答狐狸的问题,口里的石头掉到狐狸的头上,狐狸被砸死了,这次是狐狸被骗了。这样的续写,不正闪烁着创新的浪花吗?

改写就是在遵循原意不变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文体、篇幅等的改变,像把写景文变成导游词,把诗歌写成记叙文等。如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梅花》,学生看到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时对梅花就有了这样的描述:“梅,一种极为平凡的植物,盛开在令人畏惧的严冬,独占枝头,不畏不惧。它是冬天的佼佼者。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梅花开得就愈精神。寒冷造就了它的冰肌玉骨,清雅俊秀。”这样的描述,把诗歌变成了记叙文,展现了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课例设计要注意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我们在确定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时,要考虑各个学段的训练侧重点与学生的实际习作水平,切忌过高或过低。过低将无法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过高会造成学生畏难退缩的心理,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而获得成功是最恰当的。

《青海高原一株柳》为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景物聚焦,我在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时,发现本课时教学内容里有两个读写结合点:一是仿照第五自然段描写柳树外形特点的方法来写一种植物,二是根据第五自然段实写、六七自然段虚写的写作方法设计一个写作点,要求学生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起初,我的教学设计是写一种植物,几经考虑后,还是把第二点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定位为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因为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与写作能力,虽然这样的定位相对于他们的实际水平来说有点偏高,但还是可以引领学生体验到“踮起脚尖就可以摘到苹果”的喜悦的。经过实践,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一段比较精彩的文章。

教学实践证明,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想让学生从读中悟出“如何写”,还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指导。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索读写关系,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相辅相成训练方式读写结合
激发小学足球训练兴趣之我见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辅相成
声乐小组课训练方式初探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