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婷
(昌图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昌图 112599)
昌图县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地貌形态复杂,多为构造剥蚀地形。长期以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土壤抗侵蚀能力差,沟壑发育速度加快,下游河道淤积严重。水土流失的发展给区域河道的防洪带来很大压力,已经严重阻碍河道行洪能力,冲刷两侧耕地,使土地面积减少。为了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保护土地、保护粮食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籍家岭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意在治理水土流失,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巩固退耕成果,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收入。
籍家岭小流域位于辽宁省北部昌图县泉头镇境内黄顶子村和护林村,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流域面积14.35 km2,2012 年前后,省本级财政对籍家岭小流域进行过一次治理,主要集中分布在黄顶子西沟与下石虎子河南之间,治理面积40 hm2,全部为平榛。通过多年经营,已经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受益,年毛收入达120 余万元。项目的实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平榛栽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后期资金投入有限,流域内群众自发投入治理水土流失的能力有限,进度缓慢,区域内仍有水土流失面积7.00 km2[1],侵蚀方式主要以水蚀为主。在降水径流作用下,冲刷地表,形成沟壑,造成水土流失,见表1。
表1 籍家岭小流域水土流失程度占比表
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农、林、果用地比例为1∶2.23∶0;区内荒山荒坡面积121.69 hm2未得到整治,疏幼林地及灌木林地占林地面积的48.35%,郁闭度很低,这些都带来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没有经济作物产出;近几年小流域内风力发电场建设使区划内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原来因交通不便很难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有了很好的开发条件,小流域内农民急切通过开发荒山荒坡拓宽经济来源。
综合考虑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经济、土地利用情况,此次治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充分吸取过往小流域治理经验,采取由上往下依次治理形成三道水土保持防线:荒山荒坡疏幼林地及灌木林采取封禁育林措施、坡脚或山腰土层较厚的地段建设经济林、坡耕地保土耕作。计划完成治理面积500.00 hm2,其中包括保土耕作109.14 hm2,新建经济林 102.29 hm2,封育治理面积 288.57 hm2。
项目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大,只依靠人工治理在短期内完成是不现实的,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小流域内现有养殖牛340 头,羊430 只,全部为圈养,主要喂秸秆及饲料,封育不会影响小流域内养殖。小流域内现有平榛面积3500 hm2,平均4 年~5 年平茬一次,榛柴能够满足小流域内用柴需求,随着农村煤气及电器的数量增加对木柴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减少,因些封育治理不会影响小流域内群众的生活。
人工辅助措施包括封育治理、围栏及抚育管理等。
(1)封育治理
1)封育治理区域
籍家岭小流域封育治理面积288.57 hm2,占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的41.22%,流域内适宜封育的地类为覆盖度较高的疏幼林地,郁闭度为0.29。
2)封育治理方式及年限采取全年封育治理方式,封育治理年限为4 年,2019 年~2022 年。
(2)围栏
1)围栏布局
在封育治理区边缘,人、畜活动频繁处设置铁丝围栏,以防人、畜对封育治理区的破坏。
2)围栏设计
共设置围栏1.43 km,围栏由铁丝网和混凝土桩构成。围栏桩采用长0.10 m、宽0.10 m、高2.1 m 的 C20 混凝土桩,埋深0.5 m,地上高1.60 m,隔2 根混凝土桩用砾石加固根部,桩与桩之间的间距为4 m 由铁丝网连接,共有5 道水平刺线间距均为0.25 m,2 道对角线。每个封育治理单元留2 个进出口,每个进出口安装一个混凝土桩柱铁丝网门。
流域内现有乡土树种为:红松、落叶松、柠条和紫穗槐,果树经济林有苹果、梨、榛子等。基于适应性、生长速度、经济价值、乡土树种等综合考虑。经济林果树选用平榛,栽植在缓坡地段阳坡土层较厚地段,采用大鱼鳞坑整地方式建设经济林。
根据依据《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SL 446—2009)采用10 年一遇24 h 暴雨设计,每公顷拦蓄水量可按GB/T 16453.4 截水沟设计公式计算:
式中:V 为截水沟容量,m3;Vw为一次暴雨径流量(m3);Vs为 3 a土壤侵蚀量,m3;F 为截水沟积水面积,hm2;Mw为一次暴雨径流模数,m3/hm2;MS为一年土壤侵蚀模数,m3/hm2。
故每公顷径流量 Vw=Mw×F=10×41.43×0.55×1=228 m3;Vs=3×MS×F=3×1680×0.01=53.4/1.2=42 m3;V=Vw+Vs=228+42=270 m3。
图1 大鱼鳞坑(A)整地
大鱼鳞坑(A)长径1.0 m,短径0.6 m,深0.45 m,埂宽0.3 m,(详细尺寸见图2)株行距2 m×2 m。
图2 大鱼鳞坑(A)整地造林示意图
挖方量为:3.14×(0.62+12)×0.45/6-(3.14×(0.72+12)×0.18/6/2)=0.25(m3/株)
其中,短径为0.6 m,长径为1.0 m,坑深为0.45 m,h 取0.18,l 取 0.7 每公顷工程量:0.25×2500=625 m3
单个鱼鳞坑蓄水量为:
1/2×3.14×0.6752×0.3+1×0.30×0.25/2+1/2×3.14×0.62×0.1
=0.3161 m3
每公顷蓄水量为:0.3161×2500=790.3 m3,达到防御 10 年一遇24 h 最大雨标准。
开挖时应先将熟土上翻,用生土筑埂,然后将熟土回填入坑内用于栽植苗木。各坑基本沿等高线布设,上下两行坑口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树苗栽植在坑内距下沿0.2 m~0.3 m 的位置。在开挖好的坑两侧分别挑开两条接水沟,将两侧坡面的雨水接入鱼鳞坑中,两个相临鱼鳞坑的接水沟长度。
榛子栽植密度应为0.5 m×1 m,但由于资金限制,本次苗木栽植密度采用2 m×2 m,每坑栽植2 株苗木。栽植要求是“三填、两踩、一提苗”,即填表土于坑底,把苗木放入穴中央,再填一些湿润熟土于根底,用脚踩实一次,将苗木稍向上轻轻提一下,使苗根舒展与土壤密接,再将生土填入踩实,最后覆土保墒,栽植深度以超过原根系5 cm~10 cm 为准。
对于无法修建梯田的坡耕地,在坡面上沿等高线开犁,形成沟和垄,在沟内和垄上种植作物或牧草,用以蓄水拦泥、保水、保土和增产。采用两种不同的保土耕地方法:(1)将原有顺坡沟垄改为横坡沟垄;(2)深翻,划破犁底层,增加入渗。
耕作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等高耕作措施。耕作方向沿等高线进行,经过深翻、耙平后,再进行横坡耕作,形成新的横坡沟垄;②深耕深松。要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入渗能力,耕作深度一般为25 cm~30 cm。
可根据耕地的现有垄向选择耕作方法。
图3 保土耕作示意图
5°以上的坡地垄距为60 cm~70 cm,5°以下的垄距为50 cm~60 cm;对于土质粘重、透水性差的坡耕地,采用深耕深松的方法,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垄底比降设计为0.3%~0.5%左右。
表2 保土耕作设计表
在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发现,水土治理工作中一定要挖掘潜力、突出特色。
平榛做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和乡土树种,在昌图县被广泛栽植。平榛抗旱、忍瘠薄,成林速度快,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树种。通过多年实践,昌图县水土保持部门已经在多个项目治理上采用平榛树种,起到很好水土保持效果的同时为小流域内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昌图县水土保持部门挖掘平榛水土流失治理潜力,突出本地区的特点,大力发展平榛经济林种植数量,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生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发挥较好的治理效果。
籍家岭小流域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全部实施完成时,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综合防治,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程度可以达到71.41%,水土流失强度下降到轻度以下,增加林草覆盖度7.12%;每年可增加蓄水量13.59 万m3,每年可减少泥沙流量0.72 万t,每年可产生间接经济效益30.78 万元,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41.91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