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031)
贫困是人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和使命。而扶贫是一项由经济扶贫、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共同构成的系统性工程,其中文化扶贫不仅是满足贫困人口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同时为经济扶贫、教育扶贫提供支持[1]。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贫困表面上是物质或经济上的贫困,其背后实质是知识、信息、观念、权利、环境等构成的文化性贫困,不通过文化扶贫彻底改造他们的贫困文化,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这也是脱贫返贫现象频发的症结所在。
为切实把扶贫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文化部于1993年12月专门成立了文化扶贫委员会,并先后实施了诸如“万村书库”“手拉手”、电视扶贫、为农村儿童送戏、报刊下乡等系列文化扶贫工程[2]。近年来,又陆续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工程,不仅丰富了贫困地区的文化信息资源,而且为贫困地区战胜贫穷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当前,文化扶贫的重要性已为全社会所共识,它在改造贫困地区文化生态系统、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消除代际贫困传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文化扶贫,作为文化主体的图书馆责无旁贷[3]。在“十三五”全国上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公共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文化扶贫工作,不仅是履行公共图书馆职能职责、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担当。运用SWOT分析法,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予以匹配研究,并探索最佳服务策略,可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提供参考和借鉴。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Weihrich)提出。所谓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内部优势因素(S—strengths)、劣势因素(W—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因素(O—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threats)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最后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进行研究,并从中选择最佳组合制定发展策略。
为深入了解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现状,有效识别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因素,进而探索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的最佳工作策略,笔者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和网页检索、电话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云南37个公共图书馆8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调查对象涉及省级公共图书馆1个8人,市级公共图书馆8个16人,县级公共图书馆28个56人(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图书馆文化扶贫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调查发现,各级公共图书馆结合自身业务和优势,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诸如送书下乡、物资设备捐赠、业务交流培训、“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文化帮扶工作,但却普遍存在着对图书馆文化扶贫认识不足、深入不够、形式单一、成效不明显等共性问题,可借鉴推广的扶贫个案或有亮点的服务品牌也不多。事实上,图书馆是文化扶贫的有生力量,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大有可为。运用SWOT分析法,探索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策略,很有必要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因素进行有效识别。
2.1.1 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献的收藏机构,收藏了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资源,这些文献信息资源不仅包括普通的书刊,还包括别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献和地方文献资源;不仅有纸质文献,还有自建的特色数据库等数字资源。一些图书馆经过长期的积累建设,更是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特色馆藏资源。这些丰富且具特色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正是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物质基础和特殊优势。
2.1.2 专业人才资源优势
图书馆拥有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信息咨询、检索和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有些公共图书馆还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可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个性化、深层次的文化信息服务。毫无疑问,公共图书馆所具备的专业人才资源优势是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拓展服务职能、深化服务内容的重要保障。
2.1.3 现代技术设备优势
近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投入支持下,各级公共图书馆配备了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设备,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服务优势。例如,具有建筑场地、工作设备、公益平台等优势的公共图书馆,可面向贫困地区开展科普讲座、技能培训、文化展览等文化扶贫工作。可凭借网络运营维护方面的技术优势,帮助文化资源丰厚的贫困地区建立文化信息网站和特色资源数据库,以宣传、展示、保护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2.2.1 习惯性认知偏差
受图书馆传统工作理念的束缚和影响,有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员对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还存在认知偏差(见图1)。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51.25%)的馆员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持支持态度,认为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扶贫的生力军,在文化扶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有近一半的馆员持不同的态度,其中35%的馆员认为参不参与文化扶贫工作无关紧要,13.75%的馆员更是明确表示公共图书馆不应该参与文化扶贫工作,他们认为文化扶贫是文化行政部门的责任,与公共图书馆毫无关系。总之,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认知上的分歧和偏差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一大障碍。
图1 馆员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认知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2.2.2 扶贫积极性不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方面存在内在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热情度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扶贫成效不像经济扶贫一样直接、明显,容易被扶贫主体政府部门和扶贫对象贫困群众所忽视,形成贫困地区迫切需要的是经济项目而不是文化帮扶的定势思维误区;二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公共图书馆建设投入力度,各级公共图书馆有业务建设和服务效能指标任务,对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研究甚少,所开展的文化扶贫工作也仅停留在捐赠书刊、物资设备等浅层次上;三是虽然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有宏观上的指导意见,但缺乏具体的任务要求和考核导向。例如,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并没有在“服务效能”部分设置“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指标,这无疑是“十三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时期,此次(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设置的一个小缺憾。四是,现行职称评聘和收入分配机制对馆员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缺乏相应激励,加之要照管家庭等因素,造成馆员对文化扶贫工作的热情度不高。
2.2.3 扶贫能力待提升
虽然公共图书馆具备一定的专业人才队伍,具有开展文化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但从云南的整体情况来看,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从省馆、市馆到县馆,图书情报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呈急剧递减趋势,出现了“越是面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基层,越缺乏能提供专业化深层次信息服务人才”的尴尬局面。加之,从事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帮扶工作,不仅要懂图书情报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农业、文化、扶贫等相关政策知识,具备与农民打交道的能力,这就对馆员的知识结构、沟通技能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1 政策环境优越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大文化政策。2015年1月两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以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文化帮扶等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同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改善,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可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政府文化部门,一系列重大的文化政策安排和部署,为公共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拓宽服务领域、开展文化帮扶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
2.3.2 贫困群众渴求
信息的闭塞和不对称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一大障碍。就处于相对闭塞状态的贫困地区而言,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对于摆脱贫困至关重要。在贫困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扶贫认识误区,但在少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精英人才的带动影响下,一些贫困群众逐渐意识到信息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而且是财富和新的经济增长点[4]。为提高收入、摆脱贫困,他们对种养殖、就业创业、农特产品销售、品牌建设等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而为贫困群众提供信息服务,满足贫困群众脱贫信息需求,既是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一个新领域,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本质的回归。
2.3.3 地方政府支持
“十三五”是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聚焦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已层层签订了脱贫“责任书”、立下了攻坚“军令状”。面对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和任务,公共图书馆的主动参与,并发挥其在丰富贫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基本文化权利、提升文化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致富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无疑会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和支持。
2.4.1 文化扶贫相关单位
包括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在内的文化扶贫相关单位,在开展文化扶贫方面与公共图书馆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关系,竞争便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和挑战。例如,高校图书馆在向贫困地区高三毕业生提供大学各学科专业介绍、就业方向、就业动态等信息方面更具优势和信服力;科研图书馆就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相关专题开展研究,并向相关扶贫主体提供决策咨询具有专业团队、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科研优势;文化馆在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娱活动、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更具优势;科技馆在科学技术信息的推广、普及、成果转换运用上优势明显。
2.4.2 信息咨询服务机构
信息咨询服务公司通过对各类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分析、传递,并向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相较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其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更容易为用户提供更加及时、个性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就目前而言,由于社会信息咨询机构的服务的有偿性[5],决定了其对公共图书馆向贫困群众开展信息扶贫不会构成多大威胁,但其与公共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方面的竞争趋势却丝毫不减。
2.4.3 现代信息传播媒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电脑、宽带等在农村逐步普及,以书刊为代表的传统纸质传播媒介在农村逐渐被边缘化,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所承载的信息资源更易受到群众欢迎和喜爱。这对以文献资源为主体开展阵地服务的传统图书馆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迫使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按照群众“需求菜单”提供更加“对口合味”的公共文化服务。
将调查所得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密切相关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根据影响程度排序构造道斯矩阵(如图2所示),并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研究,可得出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及发展策略。
图2 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SWOT矩阵
3.1.1 SO组合(优势+机会)
SO组合(优势+机会)是一种拓展型策略。在此情形下,组织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匹配、协调,可以利用自身内部优势,发挥杠杠效应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结合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文化扶贫的策略是:建议公共图书馆敏锐地捕捉外部机会,结合业务优势深入研究开展文化扶贫工作,不断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打造文化服务品牌,提升公共服务形象和社会知名度。
3.1.2 WO组合(劣势+机会)
WO组合(劣势+机会)是一种扭转型策略。在此情形下,组织外部机会与内部优势不相适应,再好的外部机会也会因内部存在劣势、短板而难以把握或产生最佳效益。文化扶贫的策略是:建议公共图书馆要从思想引导、政策导向、机制健全等方面入手,补齐短板,弥补劣势,以适应外部机会。
3.1.3 ST组合(优势+威胁)
ST组合(优势+威胁)是多元发展策略。在此情形下,组织拥有内部优势,但外部环境对组织构成一定威胁和挑战,导致“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文化扶贫的策略是:建议公共图书馆尽量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有选择性地开展文化扶贫工作,重点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文化服务品牌。
3.1.4 WT组合(劣势+威胁)
WT组合(劣势+威胁)是一种防御型策略。在此情形下,组织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对撞,“内忧外患”叠加,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文化扶贫的策略是:建议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时尽量克服内部劣势,认识外部威胁,量力而行。
经分析,以上四种策略中SO组合是最佳发展策略。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要充分把握“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外部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内在优势,积极面向贫困地区开展以人才帮扶、技术支持、信息开发、服务创新等为重点内容的文化扶贫策略。
3.2.1 人才帮扶策略
公共图书馆面向贫困地区开展人才帮扶策略。一是发挥培训辅导优势,通过培训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一方面,针对县区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组农家书屋、基层文化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图书的分类、编目、排架、阅读推广等基本技能,进而为保障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阅读需求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针对农村贫困群众开展信息素养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以及捕捉、搜集、检索、鉴别、处理、传递、交流、开发和利用信息进行脱贫致富的能力。而培训的方式则可采取集中讲解、案例分析、参观体验等受训对象容易直观理解和消化吸收的方式。二是专业人才资源下沉,为基层文化扶贫注入新鲜血液。当前,云南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已选派业务能力强且有一技之长的馆员,汇入全省驻村扶贫工作队伍,驻村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给贫困地区带去新的观念、知识和信息。今后需在人员选派、管理使用、经费保障等上下功夫,使下派从事文化扶贫的驻村工作队员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3.2.2 技术支持策略
公共图书馆面向贫困地区的技术支持策略。一是利用QQ远程、手机、微信等便捷方式,对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服务、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操作、运营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二是与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建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在宣传、展示、保护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三是与基层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同申报、研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相关课题,为地方特色文献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支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2.3 信息开发策略
公共图书馆面向贫困地区的信息开发策略。一是利用大数据和云技术,打造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云”平台[6],实现“互联网+”“扶贫+”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融合和精准扶贫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互享。二是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云”平台下,发挥信息开发优势,深入开展个性化、深层次的信息推送服务。例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现状、致贫原因、扶贫需求等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并按“需求菜单”私人订制相应服务信息,使迫切就业的及时获得用工信息,有种养殖技术需求的获得种养殖技术,需要进行农特产品销售的获得销售渠道、市场价格信息,自主创业的获得创业政策支持、资金帮扶信息。
3.2.4 服务创新策略
公共图书馆面向贫困地区的服务创新策略。一是与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合作,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为重点,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帮扶,开展图书漂流、快乐阅读公益活动,满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阅读需求,打造有影响力的阅读推广服务案例。二是转变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在有一定文化旅游潜力和基础的地区先行试点,深入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合作开发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文化创意产品,充实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内涵,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