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辉,赵凤霞
(石河子大学 体育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2010年11月15日至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比利时、捷克、法国、韩国、蒙古、摩洛哥、卡塔尔、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叙利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1个国家发出提案,要求将驯鹰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并最终获得批准。2011年,新疆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项目编号:X-143)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富蕴县哈萨克族驯鹰习俗(项目编号:IX-29)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驯鹰习俗的发生、发展和传承演变和新疆游牧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其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之间有着一条割不断的脐带。新疆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都具有悠久的游牧经济传统,而维吾尔族曾经历了狩猎、游牧等经济模式后逐渐改变为农耕经济。目前,新疆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中驯猎习俗保存系统而完整,并呈现一定区域规模。而维吾尔族驯鹰习俗仅在新疆库车、和田地区和布尔津等处零星存在。2014年前,原来驯猎习俗最有代表性的是柯尔克孜族,但2014年之后哈萨克族驯猎习俗文化快速发展,特色凸显。传统的猎鹰扑食习俗演变成一种民俗文化,而且创新性的将驯鹰习俗发展为一种成为具有独特观赏性的民俗技艺表演和比赛项目,把民俗和旅游业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以举办“猎鹰艺术节”等形式发展旅游业,吸引各地游客。目前,新疆驯鹰习俗传承链条较脆弱,各地政府部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展示等方法来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就是延续。传承问题在一个封闭的文化时代是不成为问题的,因为它的文化就在不知不觉之中传承着。但是在文化撞击、交流、吸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与濒危现象严重之际,传承就十分必要。
文化传承模式转型——由传统信仰传承向现代多元传承转变。从过去看,驯鹰习俗是十分典型的信仰传承的文化传承模式。驯鹰者的技术多为祖辈相传。驯鹰人往往不主动寻求更多的继承人,也鲜有听闻外来的年轻人拜师学艺。新疆驯鹰习俗,即没有职业化传授技能的“老师”,没有传习技术的“课堂”,更没有讲解基本技术的“教材”,是十分典型的信仰传承的文化传承模式。随着新疆社会的现代发展,在群众内心需求和政府行政推动的双重效应应之下,构建了多元的传承方式,一定程度上夯实了群众基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目前从横向上看,传承人“并非职业的或半职业的,而是平日务农的普通人,只利用农闲、年节等机会进行民俗的传承活动,目的是自我娱乐、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从纵向上看,它不仅仅是一项身体活动,还和其祭祀禁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传承方式上,互联网+新媒体助力传统驯鹰习俗文化传承等。
柯尔克孜族认为,一个出色的驯鹰人需要具备三种品质:爱好、稳重、力气,三者缺一不可[1]。尤其是牧主人把儿女们抚养长大并各自娶妻嫁夫成家后,一般在与儿子、儿媳分家时,必须送上一只猎鹰[2]。
过去,当地柯尔克孜族人驯鹰的口绝学全凭口头流传,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定期举办培训班,培养、选拔优秀的民间艺人队伍,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培训班10余次,确定了10名驯鹰骨干,30名训鹰手。为了继续传承、传播柯尔克孜族的驯鹰习俗,在驯鹰师隔一年或者在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库尔邦节、诺尔孜节)举行猎鹰大赛。苏木塔什乡政府提倡组织举行大型的猎鹰活动,请参加专门的摄影师、导演拍摄柯尔克孜族驯鹰活动。现今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以及驯鹰师的人生史、口述史数字化记录、整理、传承、传播、保护工作没有太大的进步[3]。并对210驯鹰师的基本资料建立了档案库,进行了档案化保护。在2006年,开始发放驯鹰师生活补贴。2009年在对口支援城市无锡市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0余万元,分别在县城新建了柯尔克孜风情园,在苏木塔什乡新建了猎鹰场,举办猎鹰文化旅游节。
自从鹰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驯鹰人便为自己的猎鹰登记了“户口”,政府共计发放了 100 多个驯鹰证,而且专门挑选了 6 个有着连续 6 代都是驯鹰家族的传人,每月发放适当的津贴,利用他们负责定期检查驯鹰情况和猎鹰的生存环境,并统一纳入城乡统筹。由于鹰数量本身就比较少,再加上前些年人类对对鹰的捕捉,致使数量急剧下降。国家政策对鹰的保护对猎鹰之乡是有一定影响。现在阿合奇县里的驯鹰人都是过去猎户的后代,即使是他们,也要经过严格审批和资格审查。
在阿合奇镇亚浪奇村,62 岁的驯鹰人库尔马西·胡特曼是柯尔克孜族国家级传承人说,是第六代驯鹰人,他说上辈人驯鹰完全是自己的事,有本事就去驯。现在不行,先要向政府提出申请,县里通过了你的资格后,还要报到州上去,州上再报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批准。政府对阿合奇县实行了“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制度,不仅登记在册,鹰也登记在册。如果没有驯养许可证捉鹰,便以非法捕猎论处。驯鹰人再驯化过程中,致鹰死亡者,也要有追究责任。每一个驯鹰人再猎鹰服役 2 到 5 年都会将它们放回自然,让它们回归自己的地盘。在有记录的近几十年中,县里还没有发生鹰死在驯养户手上的事。国家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且高质量的使猎鹰技能得到传承,而且提高了鹰文化在柯尔克孜族人心中神圣的地位。
根据研究表明,在新疆阿合奇县,目前有猎鹰和猎隼2000 多只,数量还在不断下降,在民族传统和大自然之间如何保证平衡是新时代的一个难题。猎鹰文化从发展到今天有 4000 年的历史,从只为主人捕猎,到人们休闲娱乐,再到形成旅游资源,是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然而,对于这种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却越加降低,驯鹰人用猎鹰为自己赚取物质基础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非物质精神层次被人们所遗忘,这对猎鹰文化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隐藏危害。有关部门应该适当宣传猎鹰之乡,并不能把其当做赚钱工具,致使当地人认为猎鹰就是用来赚钱之用。这些影响对当地驯鹰人的孩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影响下一代对于猎鹰文化的重新鉴定[4]。
哈萨克族认为人类应以公正、友善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尤其要珍惜爱护同处于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5]。哈萨克族的古老观念中有一套调适生态平衡、协调人和自然以及植物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态调控机制,有一部分禁忌是出于对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行保护的目的,一些观念和禁忌以神灵的名义要求人们爱护自然、尊敬自然并保护自然。其生态环境观中蕴含着人只能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共生才能生存下去的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6]。
哈萨克族驯鹰不需要刻意学习,因为大部分驯鹰人都是家族传承的。努尔哈孜木和81岁的哥哥哈布定是卡拉曼家族的第五代驯鹰人。兄弟俩从小看家族里的大哥驯鹰,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习得了技巧,吸收了经验。驯雕是哈萨克族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取雕也往往需要一大一小两个哈萨克男子汉的配合。驯鹰人带10到15岁的男孩爬上山顶,往孩子腰间系一根绳索,再绑一根防止晃动的粗木棍。看准巢穴的位置,静候大雕离巢,便放人下山。孩子在一窝两三只幼雕中选择安静沉稳的那只取走,一窝只取一只,是驯鹰人的共识。精通掌握驯鹰术的人被称为猎鹰专家,哈萨克族称其为“库斯别克”。他们能够从羽毛、翅膀、体型等外貌特征,辨认出老鹰的力气大小、是否善于狩猎等特点,还能够在老鹰受伤、生病期间,为其提供治疗。
2015年10月12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驯鹰术研究基地在新源县则克台镇挂牌成立。新源县则克台镇 2013年至2015每年举办驯鹰表演活动和猎鹰文化节。2016年至今没有举办鹰猎文化节。
表1 2013-2015 年 新源县猎鹰文化节基本情况统计表
则克台镇完善传承基地基础设施及开展训鹰术立档工作。2016-2020年的五年间,以镇文化站为重点,以镇文化站为中心,完善现有 400 平方米的软件设施,购置相关设备,建设驯鹰传承基地。 2016-2020年的5年间,建立建全驯鹰的如下各类档案:(1)驯鹰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2)代表性传承人的生平和资质档案、主要表演活动、主要展演节目、参加相关赛事及获奖情况等(基本信息及影像资料);(3)代表性实物、产品:有关驯鹰的研究成果、图书、电子影像产品、旅游文化商品及相关实物等;(4)健全驯鹰保护工作档案,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和文件、规划方案、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培训交流材料、调查资料、民间艺人、学者相关研究论著等[7]。
则克台镇保存和合理利用现状,建立驯鹰数字资源库,对驯鹰进行数字化的保存和利用。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形成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数字资源。建设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库。(2)积极开展驯鹰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发展工作:对驯鹰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定和命名,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对高龄和无固定经济来源的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传承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表彰、奖励。(3)资源整合。整合全疆哈萨克族的文化资源,以集聚方式将其纳入传承基地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工作之中,统筹规划,形成高度统一、紧密互动的保护传承和传播体系。
2016年1月14日,则克台镇举办首届驯鹰术培训班,镇域内40余名驯鹰人参加此次培训,文化体育影视局局长努尔太应邀参加,此次培训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赛力克主持。对哈萨克族驯鹰人进行培训,县领导曾参加则克台镇驯鹰比赛并为获奖选手颁奖。同年,承办了中国•那拉提金雕狩猎大赛。
从过去看,驯鹰习俗是十分典型的信仰传承的文化传承模式,传承方式是以家族传承为主,传男不传女;现在新疆驯鹰习俗的传承以举办驯鹰术培训班和建设驯鹰传承基地为主要传承途径,同时在传承方式上,互联网+新媒体助力传统驯鹰习俗文化传承等。新疆驯鹰习俗国家级传承人目前只有库尔马西·胡特曼一人,为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传承人,于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目前,新疆驯鹰习俗传承链条较脆弱,各地政府部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展示等方法来传承这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哈萨克族在驯鹰习俗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成果斐然,且优于柯尔克孜族。
传统习俗文化的传承发展,说到底就是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在现代性要求之下如何调适与转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的改良趋新和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融[8]。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分不开的。在传承过程中,新老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往往会进化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事物,新疆驯鹰习俗就是这样。(1)将驯鹰保护和传承知识纳入本地区教育体系,积极推进驯鹰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组织代表性传承人进学校授课辅导,编写驯鹰传承普及和辅导读本;(2)抓好传承人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班、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驯鹰保护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保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组织专家学者研撰出版有关驯鹰文化论的图书、画册、宣传读本和电子图书等,做好文本传承工作;(3)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驯鹰传承基地建设进行宣传报道;制作发行有关驯鹰的电子影像产品;利用冰雪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杏花节、西天山果花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驯鹰表演活动;注重驯鹰与不同项目之间、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将单一形态的保护传承模式,转变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