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生
(许昌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许昌 461000)
黄龙拳源于禹州市上姜庄(今属浅井陈垌村),位于河南省中部,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而得名。黄龙拳是轩辕黄帝于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模拟飞禽走兽动作所创,因世人皆奉黄帝为黄龙,故称其为黄龙拳。世人多纷纷效仿轩辕黄帝在崆峒山习文练武、隐身修行。起初,黄龙拳只有拳法,后来经多年的不断丰富,逐渐成为包含拳脚、刀、枪、棍、棒、剑、戟等内容的综合性武术,但人们习惯上还称其为黄龙拳。
另一起源说是,逍遥观风景区位于禹州市浅井镇的崆峒山麓,是轩辕皇帝访上古哲人广成子的发生地。逍遥观为一处道观建筑,是传说中古代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成仙得道之地,有“天下第一观”之称,该观在建国初期,仍保留有众多的古建筑,而且在布局方面,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游人至此会油然产生一种“清心悦目飘飘欲仙”之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妙组合让人赞叹,已逐步形成了以逍遥观为中心,有30多个景点组成的黄帝遗迹游览区。
拳路共六套,128式,器械六件36路计452式。以静制动,动静结合,拳打卧牛之地。刚劲有力,勇猛迅速,招数变化无穷,达到稳、准、狠,以防为主,抓住机遇,出奇制胜,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最主要的是后发制人。
黄龙拳有拳法和器械两种形式。但是黄龙拳的器械内容较为丰富,长兵有大刀、稍子棍、枪术、出山棍。短兵有双刀、铁鞭、双刀。对练有穿枪。
黄龙拳主要内容
黄龙拳是以健身为基础的技击拳种,习练过程中追求循序渐进,开合有度,气力顺达,善用巧劲为主。以放长击远,内外合一,反转跳跃兼备。动作协调,以腰为轴,放长击远,手型多变,快速灵活,多为防御同时寻求机会进行弱点的巧妙打击。劈、挑、勾、旋贯穿腿法和手法中。运动过程中,要求舌顶上颚,圆背顶腰,劲力含蓄,集中精力,击其一点,发挥动作的有效作用力。身法要求松紧有度,开合适当,起于意,贯于型,发于劲,直线进攻同时巧妙避让对方。其技术动作中不乏技击攻防含义,起承转合间隐藏着古老技艺对克敌制胜的重要信息。
传统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经过历史传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黄龙拳作为许昌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得到了市政度文化部门的重视,在2011年进行了代表性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证,借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发展。
黄龙拳是我国传统武术分支的小拳种,习练人数相对较少,传承路径明显单一化。从收集资料中可以得出,黄龙拳传承是典型的血系宗亲传承为主,在可追溯的于振远这一支,十九代传承人中,姓氏为“于”的有十八人,仅有一人是“于”氏之外。发展至今,黄龙拳传承方式仍然是以一对一的“独苗式”为主,着实记录了该拳种的传统性。传承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如若传承人出现其它意外,那么该拳种的传承和传播就会出现断层甚至消亡。另一方面,宗亲思想是有可能是刻意强调拳术传承过程中的权威、正宗这种保守的思想而出现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理念”在其中作祟,从而使的黄龙拳的发展得到了严重束缚。
于振远这一支传承谱系中仅有一名“淮现”是于氏之外。而另一支系中并没有出现于氏一族,而是以姜氏为主,仅在第二代传承人中没有姜氏。两个谱系比较发现黄龙拳在传承过程中重点传承对象是本族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对于外姓传承,不约而同的采取了避讳。从侧面反映我国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的局限性。现阶段黄龙拳的主要传承人依然是以血系宗亲为主,严重阻碍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黄龙拳习练者进行走访,徒手拳术的传授是重点,而器械的传授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拳术是器械习练的基础,拳术习练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以习练器械。另一方原因是黄龙拳的习练者相对较少,在徒手练习能够起到强健体魄的作用,器械练习时间自然相对较少。笔者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梳理发现,黄龙拳的器械传承与徒手拳术相比较而言,内容较少,成套动作多已失传,这也是造成器械套路缺乏的原因。
黄龙拳在创拳过程中注重强健体魄,动作构成是在模仿飞禽走兽的基础上,因而对技术动作的技击之法要求较少。这就为整体特点突出打开大合、高低起伏有序、旋拧多变提供了前提条件。黄龙拳追求健身功效的技术动作并没有为套路中的对练提供有力条件,缺少对练的技术动作在技击方面有所欠缺,在传承过程中对习练者兴趣的培养较弱。
黄龙拳突出健身效果是从创拳角度而言,健身效果缺少现代医学技术的检验,所以黄龙拳强身健体的功效进行传承,难以在习练者中形成共识。太极拳在传承初期同样缺少相应的科学指标对锻炼效果进行直观说明,经过长期多角度研究才获得人们的认可。因此,黄龙拳的传承同样需要更多的学者从医学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黄龙拳地处中原腹地,是许昌市少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正在积极申报省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政策导向对黄龙拳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相关文件和领导部门对其重视程度。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黄龙拳内容外,许昌市、禹州市未发现有任何一份文件或者新闻报道提及黄龙拳。从侧面反映了黄龙拳并没有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黄龙拳传承人积招贤纳士,积极参与地方文化活动,转变领导对黄龙拳的认识水平。其二,黄龙拳传承人进一步完善拳种建设,丰富相关内容,争取省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其三,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地方文化发展指导纲要,鼓励民众向相关部门报送特色文化形式,实现许昌市民族文化关注度的整体提升。
黄龙拳作为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传统文化价值肯定的同时,说明了该传承武术文化形式正面临传承和文化流失的危机。传承人是文化流传和发展的核心部分,如何建立完善的传承人体系需要政府和地方拳师共同努力。根据黄龙拳传承人现状,提出以下建设路径:其一,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进行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突出政府在传承人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参与到黄龙拳的习练中来。其二,提升传承人的思想认识,去除单一的血缘传承和单一的口传心授,逐步扩大收徒范围和数量。其三,赋予传承人权利的同时明确其义务,积极鼓励其加入传承人权益保护组织,实现传承人的规范化管理。
据现有资料而言,黄龙拳发展历史久远、风格独特,但其拳法、拳理仅局限于言传身教,可供习练者参考的实物相对较少。为此政府部门、文化部门和体育部门相结合,与黄龙拳传承人共同挖掘和整理并规范动作名称和拳法、拳理。尤其对技术动作规格和动作名称进行统一,避免传承过程中的不一致,影响习练者的学习热情。
尽管黄龙拳是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明确的代表性传承人,但没有配发相应的经费予以支持。这种缺少传承单位或政府部门资助扶持的保护形式,难免给人以表面工作和完成任务之嫌,保护工作难以实现实质性进展。访谈结果显示,黄龙拳传承人均依赖于务农、做生意、在外打工来维持生计,在这种条件下缺少资助的传承保护是可以说是一句空话。偶尔在闲暇时间进行习练也是出于自身兴趣爱好。鉴于此,提出两点解决路径:其一,政府部门对传承人给予相应的经济资助,帮助其建立相应教学场地或者相依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更近一步设立培训班或者建立武术馆校。其二,地方政府部门根据传承自身条件,对其工作单位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倾向有利于黄龙拳传承和发展,借以保证其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拳种的传授。
学校作为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历来备受重视,如何实现黄龙拳进入地方中小学体育课是其传承路径的重要部分。黄龙拳技术动作难度适中,风格特点鲜明,动作开合有度,高低错落,适合中小学生习练,进入学校课堂需要相应的教材体系,课程规划,师资配备等重要条件。由教育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牵头,对黄龙拳动作适合中小学体育课程进行创编和修订,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执行文件以此保障课堂教学所需。师资建设是黄龙拳进入体育课堂重要条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其一,以传承人为中心,对有基础的体育教师进行授课教学,并对其学习质量进行评估,以免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出现传承误区。其二,分批次进体育教师培训,主要内容是黄龙拳技术动作进行规范,促进教师教学合理性。其三,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常态化培训,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条件的同时实现技术动作的更加切实合理化。
禹州地区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阳翟,并作为颍水郡治所,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遗存。周围连绵起伏的具茨山脉,峰奇涧异,林木茂盛,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遗留有风后顶、大隗层峦、散架村、马沟、问道处等遗迹,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黄龙拳结合旅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黄龙拳在旅游区的宣传主要从以下三点:其一,在景区内设立黄龙拳表演处,结合游客流量设置表演时间点,促进游客对黄龙拳的广泛认识,从而提升黄龙拳的知名度。其二,在景区门票背面设计黄龙拳代表性动作图样,游客将其带回后形成流动性宣传资料,形成有效传播途径。其三,在景区适当位置以电子屏、宣传栏对黄龙拳进行简介,扩大黄龙拳知名度。
黄龙拳是河南省禹州地区特有拳种,习练群体相对较小,传承路径和发展方向并不明晰,对传承谱系、现存套路、器械技术动作数量以及拳法拳理的收集整理、传承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区域武术文化发展提供借鉴,同时充实黄龙拳现有资料,为后期的系统、全面发展提供素材。使优秀的传统武术拳种得以继承和持续发展,对于黄龙拳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促进作用,从而更好的保护传统武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