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述海
摘 要: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再次强调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同时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要“立德树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关系着中职教育的质量和国家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新区黄海职业学校为例,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之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把广大职业教育者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这些重要论断,重申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要“立德树人”。德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是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从广义上说,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教育之本,立德树人。这是所有学校的正道,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全体师生应有的最高觉悟。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具有科学性、创新性,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时代与特色的统一,具有针对性、实践性,提出和回答了一系列事关中国民族道德文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出高度的伦理自觉。
三、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认为从以下四个途径加以落实。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
办好我国中职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我校坚持强化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的党建工作体系,以“党建+”为学校发展护航。
1.巩固党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支全面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完善议事和决策制度,切实发挥党支在学校建设中把关定向、保驾护航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地开花。
2.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制订了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把党支部工作目标考核量化进行评分,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形成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完善创新政策保障、工作激励、平台支撑、考核评价等机制,激发党支部的生机活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3.建立完善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社团、教代会的领导、支持其开展工作,切实发挥群团组织在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中的特殊优势和作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
教育者先受教育。近三年来,学校以开展中职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廣大教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要做“四有”好老师,要做“四个”引路人。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党总支坚持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同时抓,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师德师风教育常抓不懈。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学校党支书记上党课、专业老师解读相关教育政策或集体观看教书育人楷模视频等形式,还通过邀请校外德育专家到学校作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使全体教职工在学习中受到了教育。每年开展“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在全校营造立德树人、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1.更新理念,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一直以来,大家在观念上都存在有一种偏差,认为育人主要就是思政课程的职责,其他课程则传授基础或专业知识。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们必须建立“课程思政”的观念,“课程思政”就是在教学全过程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所有的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学活动都有育人效果。
2.要全过程育人,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案等重要教学文件和材料的审定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优化课堂评价标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强课堂监管,提升课堂育人效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防范不良思想传播,把课堂讲授关进课堂管理制度的笼子。
3.大力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会学生做人”,它既需要苦口婆心式的“言传”,更需要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身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以来,学校坚持开展国学经典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渗透,举行经典诵读大赛、国学经典知识竞赛、黑板报比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国学经典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此外,还有针对性的将孝道、感恩、礼仪、励志等主题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中,如:三月的学雷锋主题教育、四月的传统文化教育、五月的感恩教育、九月的感谢师恩教育、十月的我爱祖国教育、十一月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以达到修正品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生人格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制订好学期工作计划,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业务。由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如新生入学的团辅活动、实习班同学的心理辅导等。同时,加强对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咨询的培训,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科学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基本的心理问题。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青岛市教育学会2018年度研究“旗帜项目”
项目名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职学生的育人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QES18A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