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为了积极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以及具体内容,及时给予单位决策支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在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还要及时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探讨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和流程化,与此同时促进了事业单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主要是以基础设施、数据库以及应用系统作为支撑,构建科学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包括应用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综合管理体系、内外网门户等方面的内容并将网络信息化应用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建设主要任务之一。
1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单位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不够,员工有时体会不到归属感,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表现被动,不自信,积极性不高。在为员工提供关怀方面,人力资源主要是实现对单位内部事务的及时处理,因此传统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取得良好的成效。构建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并将信息技术作为强大支撑,通过采取这一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2.1分支机构不同引起科研项目编制方式的不同
由于分支机构所在地区大多不同,因此这些分支机构为了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所需要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其组织框架、编制流程也有所不同。现阶段事业单位大多是采用统一招聘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如上所述地区不同,相应的科研项目编制工作应该根据分支机构实际情况来进行明确。
2.2管理内容随管理需求变化而变化
在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会随着管理需求变化而变化,比如需求部门变化引起统计规则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正确描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并针对单位内部员工信息档案,根据员工类别的不同来进行员工属性划分,比如:职务,学历,专业,职称等。另外为了更好的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及时增加员工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情况,紧急联系人资料方式等有关信息。
2.3管理模式随着内部环境而变化
信息时代下,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应对时代变革,不断改变管理模式,从而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对职工的有效管理。比如事业单位的激励制度要根据不同时期员工具体表现对其内容作出合理调整,这样做可以及时吸收更多的人才,为职工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采取嘉奖、鼓励等措施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3信息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构建
为员工发展及时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这样做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单位内部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并及时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及时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其信息化管理手段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控过程中,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才能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实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3.1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事关系,组织管理,薪酬管理,员工绩效管理,招聘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全员参与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决策者,员工,部门负责人等人员主动参与,基于内部人员的大力支持从而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积极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3.2基于不同角色的运用
构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的重点是,保证不同角色的职责和权利不同,在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处理中需要做好这四点。3.2.1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在系统模型构建中需要对不同硬件平台,角色,业务类型进行专业权衡,及时形成一个抽象的业务流程引擎,从而能够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同时也可以为单位内部其它事务提供正确、科学的参考依据。3.2.2自定义管理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流转事务很多,常见的有:员工入职离职,内部岗位变动,学历职称变更,职位变动等,但是这些变更事宜的依据却不同,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需要以不同单位作为依据,并及时对不同單据内容进行自定义,继而根据单位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制定与之相应的管理内容。3.2.3自定义流程节点由于业务不同因此资料审批程序也不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资料审批中需要先梳理流程,将节点进行明确,然后再依次完成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调整,在信息化时代,单位事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样要满足管理事务不断调整的需求。
3.3体系架构建设
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营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也是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单位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来构造分布式的系统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对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在此过程中是通过应用程序将信息及时发送到用户端。信息化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核心,必须及时实现体系架构接口和统一契约。该系统在满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同时,可以及时向最终用户提供相应服务[3]。在前期的系统构建中必须要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业务需求,并在系统平台建设和业务需求变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系统业务信息量,这也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管理的重要环节。
3.4平台化管理模式的调整
在信息化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会随着内部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事业单位来说,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因此要及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进行平台化管理模式的合理调整;同时在现代化人力资源建设中主要了采取自定义管理方式,确保了平台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灵活性,有效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内部管理现状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样做有助于对员工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升平台化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3.5量化指标管理
当职称,学历,职务等量化指标都完成后,需要落实员工薪酬发放了,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实施了绩效工资,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事务,如:职业素质,绩效等,一定要及时实现对这些指标的量化分析,在此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这也是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利用模型来对管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从而保证管理指标量化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同时,量化指标和评价平台可以由用户进行自行调整。不同岗位以及部门需要共同完成这些量化指标;被考核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讲述考核申述,述职报告,并进行工作沟通,这个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步骤,必须及时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才能为决策提供评分标准,在此环节,指标的目标值以及完成值都在发展中得到完善。4结语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建立需要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主动参与,共同完成信息化管理模型的构建,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也是对指标量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实现管理过程流程化,规范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