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经济学:逻辑起点、理论主题与实践意义

2019-08-06 01:10赵大帅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4期

赵大帅

摘 要:随着世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信息交流愈加密切,经济全球化也不断地向前推进,逐渐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体系。针对于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世界经济格局,建立了全球化经济学,向全球经济发展方向以及一些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需要了解逻辑起点、理论主题、实践意义这三方面。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就是全球经济学的逻辑起点,通过国际流动的生产要素对世界的经济体系产生影响,就有了全球化经济学的理论主题。对逻辑起点和理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经济发展的合适方法,应对经济突变的解决办法等,这些都是全球化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学;经济的全球化;新时代经济格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建立的经济体系适用于全球的经济格局,这是一个全新的经济系统,区别与传统的社会经济体系和具有国家特性的经济特点。所以要以逻辑起点作为基本的现象,然后对全球经济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把它当成全球化经济学的主要课题,为经济政策战略的制定提供一些可靠地参考。

一、全球化经济形成的核心机制

一个新的学科的形成离不开刻苦钻研者的孜孜不倦,离不开各方理论的思想碰撞,对于全球化经济学也亦是如此。与以往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已经普遍融入了广大的民众之中,而经济全球化也在潜移默化的逐渐形成。生产要素流动范围的扩大增强了国际资金的流动,同时也增强了国际经济全球化体系的灵活性。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国际的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全球的贸易当中,国际投资促进了国际之间的贸易,更是经济全球化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体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所以可以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就是国际投资,而国际投资的实质就是各个国家之间生产因素的流动,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之一。对于全球化经济学来说,国际投资就是其研究的逻辑起点,而其影响就是全球化经济学的实际意义。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生产资料的流动,而全球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就是国际投资对于生产资料的影响。应该注意的是,国际的直接投资和一些国际贸易是有区别的,过去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就是生产的分工和产品的交换两个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并不具有严密的联系,各个国家凭借着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运用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创造生产,而国际贸易起到一个扩大生产力的作用,从而对生产产品的国家的经济进行改善或者提高。而国际的直接投资就是生产要素在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融合的过程,相互之间共同合作,通过跨国公司进行彼此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促进了世界资源的交流,优化贸易结构体系,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二、中国经济发展体系与全球化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与作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均国民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经济体也在不断的繁荣兴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针对于中国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化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改革开放的经验可以看出,一个新兴经济体崛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外开放,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鼓励良性竞争,从而使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构建一个稳定公平的经济框架体系。一个新兴的经济体上么不断崛起发展,不仅要学会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源,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刻苦钻研,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与技术,这样才可以避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被吞没的危险。还需要注意的是积极把握住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方向。这些国际生产资料的流向就是经济全球化当中的机遇,而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充分牢牢地把握住了这种机遇,以自身的优势逐渐的融合到了国际社会的贸易当中,并且同时构建了自己稳定的经济结构体系。积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而且不断深化创新,建立了合适的跨国公司以供生产资料的流动与联系。在国内完善建设基础设施,是政府与企业达到更加公平阳光的合作,不断拉动国内的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毫无疑问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当中的成功例子,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目前具有的活力与潜力。但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时对于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全球化经济学来说,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无庸置疑的任务,研究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的经济结构制定相关的策略以及研究其可行性,是全球化经济学的重要课题。所以中国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與全球化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一个是理论为实践寻找正确的发展方向,另一个是实践为理论探寻前进的道路,为未来更加精准的战略制定提供经验。鼓励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二次创新,引进先进技术,但同时一定要发展自己的特点与长处,增强自身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不断总结经验,深化经济结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把我国建造成为各个发达国家而共同努力。

三、全球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一门学科总有相应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研究范围。而全球化经济学的空间研究范围就是整个世界,包括世界格局,世界文化,世界各国经济体系。从时间范围来看就是从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提出开始。其中既包含着世界历史,也包含着世界经济两门学问。而全球化经济学也可以基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和理论,分析自身学科,所存在的必须性以及研究的实际作用。国际经济学最开始谁有西方经济学者创立的,它全面的分析了当今时期国际经济的运行体系以及运行规律,是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等各种经济理论的一个总结,促进了人们对国际经济的认知与创新。对于国际经济学当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比较优势论,他是专门学科延伸发展创新的起点,是这门学科的最初定义,通过严密的逻辑和推论,阐述了目前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通过比较发现全球经济的优势与不足,找到解决方法以及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同时,通过对各国经济政策制定的研究,探索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其建立的经济框架结构,进一步推断出全球化经济所具有的特点。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体现出了一个理论学科的优势,展示出了其应该具有的时代特性和创新特性,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理论支持,并且为未来的新思想新理论留下了更广阔的位置。

从对改革开放认识世界以来,我过的研究学者也不断的关于经济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把我国的国情与世界国际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结合,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由于当时时代条件限制,我国对于经济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形成一个普遍公认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于全球化经济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就像全球化经济学,它不仅研究生产要素的分配流动,还要研究当前新形势下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另外,还要对我国现有的国情以及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找到一条适合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之路。研究当前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努力解决全球化深入出现的问题。

四、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是世界范围内经济体系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学习,按照目前的形式来看,经济全球化还处在一个初期阶段,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技术支持,那么就相当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其所存在的危险性也显而易见,秉承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把握时代机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丰富完善全球化经济学,为我国能够更好长足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曦辉.全球化中国版本与新民族经济学——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J].财经理论研究,2019(01)

[2]宋朝龙.全球化转向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自由主义的制度竞争力——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经济学”专题评析[J].海派经济学,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