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摘 要:现代建筑功能的多样性使得新材料、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这也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多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施工作为分析对象,以其施工方法为切入点,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并结合实例就管理方法的具体执行进行论述,总结主要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重点环节管理
前言:陶粒混凝土是指以陶粒为骨料制备而成的混凝土,以该类混凝土加工而成的轻质条板,可用于预装配建筑的施工,其耐热、防火性能理想,也解决了普通混凝土表干密度选择余地小的缺陷。因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的弹性模量较低,施工作业的要求也更为特殊,本文就其施工方式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进行分析。
1.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的基本方法
1.1前期准备
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首先需要做好数据收集,了解建设需求,出具标准化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据此进行条板规格加工、制备。之后进行辅材安装和模具准备。在施工作业具体开始前,应在施工区域进行杂物清除,完成找平作业。要求对墙面与室内标高位置进行处理,实现梁底位置的有效确定,之后做好预留口位置的选取和标准。一般要求先进行样板建设,核准施工工序和质量无异常后,可进行后续建设[1]。
1.2主体施工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将建设用板材运输至施工现场,因板材可能受到重压、挤压破损问题的困扰,一般要求侧抬、侧放,以钢管插入第二、第三层板孔中借力。板材存放地点湿度不能过大,堆放高度以2-3m为宜。完成场地清理后,要求应用测线设备进行墙体控制线的寻找,并弹出隔墙板的安装边线、门窗位置。根据建设需求,制作若干非标准化的条板,用于边缘和局部转弯位置的填充。为保证板材整体性,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多采用高度2.5-2.8m为标准规格,施工过程中以胶凝材料保证孔隙处理效果[2]。
隔墙条板的安装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清除灰土,条板喜爱方与地面结合的空隙应控制在40mm以下,并以砂石进行空隙填充,以胶凝材料进行加固。完成近地一端的板材安装后,再以相同工序安装第二块板材,垂直方面的安装应以胶凝材料保证牢固性。每完成2-3块板材安装,应做一次位置分析、角度校对,并对沟槽进行修补。板缝各处的施工,以网格布进行强化,网格布规格可取100*80mm或80*80mm。完成水电部分安装后,在板材的各个接缝处进行网络布粘贴,并以胶凝材料进行堵塞,提升牢固性,抹平板面周边凸凹部分。
2.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出具明确的质量标准
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的质量控制,核心措施为出具明确的质量标准,再以对应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检查和控制。如在工程建设前,根据建设需求拟定施工方案,明确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的规格,按照业内基本要求,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规格应牵涉到至少6个项目,即长度、宽度、厚度、平整度、对角线差以及侧向弯曲度。长度允许偏差为5mm,宽度允许偏差为2mm,厚度允许偏差为1.5mm。板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mm,对角线差允许偏差为6mm,侧向弯曲度不得超过板材长度的1%。上述指标明确后,应在实际工作中取抽样检查的模式,长度、宽度、厚度三个项目,一般每100件抽取10件,每10个批次合格率应不小于97%,每两个批次出现一件不合格品,不能允许进场。平整度、对角线差以及侧向弯曲度三个项目,一般每200件抽取10件,每10个批次合格率应不小于97%,每个批次出现一件不合格品,不能允许进场。
2.2做好重点环节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之一,是明确管理的重点项目,以重点项目为核心,开展全面管理,在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作业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重点环节包括5个方面,即墙体轴线位移控制、墙面平整度控制、垂直度控制、接缝高低差控制、阴阳角方正度控制。墙体轴线位移一般应用经纬仪或高度精确的其他设备测定,每完成5m左右施工应进行一次测定,允许偏差值最大为5mm。墙面平整度以楔形塞尺进行测定,每完成5m左右施工检查一次,允许最大偏差值为3mm。垂直度以标准垂直检测尺进行测定,完成一块板材施工即应进行一次检测,该项目的最大允许偏差为3mm。接缝高低差的检查,以直尺和楔形塞尺为主要工具,完成四到八块板材施工后进行集中检查,允许最大偏差为2mm。阴阳角方正度的较差,以方尺和楔形塞尺为主要工具,每完成四到八块板材施工后进行集中检查,允许最大偏差为3mm。
2.3做好基础质量管理
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需要一个较长的工作周期,针对板材质量、重点项目的检查,往往无法实现全周期覆盖,且部分细节也会影响建设效果,要求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质量管理。如基本的工序管理,在完成了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草拟后,应明确施工的整个流程,之后按照胡定流程,针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隔墙安装标准为:
场地清理和找平——弹线——进行卡件安装、非标准化条板的制作,完成胶凝材料的制备——进入主体施工——隔墙条件的安装和检查——特殊部位的条板安装和检查——水电安装作业——板材之间缝隙的处理和检查——验收。
3.实例分析
2018年,某地应用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进行施工,其隔墙安装质量管理方面,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方共同进行分析,拟定流动小组管理、层次管理和现场管理并举的模式,针对重点环节、整体工程等出具了完善的管理方案和质量标准,管理过程和结果如下:
根据施工需求,选取厚度为120mm、宽度480mm、长度2.8m的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在材料入场时,由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抽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板材长度、宽度、厚度、平整度、对角线差以及侧向弯曲度六个方面,核准无误后生成包括,并写明经手人。在此过程中,由流动小组进行抽检,并将检查结果与现场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记录对照结果。本次施工中材料无异常。针对所用各类辅助设备和器械进行检查,也均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对现场建设数据的收集、找平作业以及工程量清算、现场场地处理等,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并由现场负责人等逐一负责,各项工作如期完成。
工序检查由现场质量管理员负责,每日进行工程进度和施工方法、工序记录,出现问题应予以现场指正,无法给予处理则上报至上一层次,寻求解决。流动小组则于施工各场地进行分析,了解人员是否按照标准工序作业,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记录和纠正。在本次检查过程中,发现接缝高低差质量不过关问题。现场工作人员仅以垂直方向的校对进行分析,流动小组进行了8个接缝的检查,发现1处接缝高低差达到5.6mm,不满足施工标准,给予纠正后问题得到处理。施工安裝过程、技术标准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无异常。工程建设如期完成,验收结果表明建设质量达到施工方案和合同标准。
总结:综上,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陶粒混凝土轻质条板得到广泛重视,其施工质量也可通过多种措施予以保证。在具体工作工作中,首先应做好基础信息的收集和加工,以便标准化进行施工作业。之后明确质量标准,针对重点环节和基础环节进行管理。实例分析中,质量管理工作依靠层次化管理、现场管理等基本措施,同步结合施工方案标准,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可作为同类工作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志勇,吴招芳.废橡胶陶粒混凝土用于屋面找坡层施工工艺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07):62-63.
[2]王大伟,袁维华,王潘绣,等.陶粒形态对超轻淤泥陶粒混凝土强度影响[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06):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