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噪声的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治措施分析

2019-08-06 00:39马文飞
环境与发展 2019年5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摘要: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尤其在城市环境中,交通噪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众的正常生产与生活,本文分析了城市交通噪声的危害,论述了城市交通噪声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而提出了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止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效声级;噪声污染指数

中图分类号:X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5-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013

Abstract:Noise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ain typ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urban environments, traffic noise affects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of urban mass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hazards of urban traffic noise,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traffic noise, and then proposes measures to prevent urban traffic noise for reference by relevant personnel.

Keywords:Urban traffic noise;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quivalent sound level;Noise pollution index

1 城市交通噪声的危害

1.1 损伤听觉、视觉器官

长期处于较强交通噪声环境中人们,听力会逐渐减弱,最终会造成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导致听力下降。过高的噪声能够造成耳部不适,引发耳鸣、耳痛以及听力损伤等问题。根据相关测定得知,当噪声高于115dB时,很可能会导致人们耳聋。同时相关临床医学统计表明,长期生活在超过80dB噪声环境中的人们,患上耳聋的几率高达五成。

1.2 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城市交通噪声会对周边区域大众的休息与睡眠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他们的工作与学习效率降低。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受神经衰弱,从而引起失眠与疲劳等现象。相关研究表明,在85dB的噪声环境中,人们会受到较大干扰,从而不能专心于工作和学习,最终会导致工作和学习效果不佳。

1.3 损害视力

有关试验表明,在高达90dB的噪声环境中,人们视觉细胞的敏感程度会下降,对弱光的识别与反应时间会出现一定延长。在95dB的噪声环境中,40%左右的人会出现瞳孔放大与视模糊现象,而当周边环境噪声达到115dB后,大部分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能力会出现减弱现象。在城市中,长期处于交通噪声环境中的人们,则极易产生眼痛、眼花以及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症状。

2 城市交通噪声的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交通噪聲具有暂时性特点,并且噪声不持久且不积累。同时城市交通噪声状况与车流量以及车辆行驶状况有非常大的关系。城市交通造成通常随着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交通噪声一般不会大幅度影响到周边区域环境,而对周边大众的影响最大。所以,应立足于城市交通噪声的频率与时间特性,并充分结合人周边人群的直接感受,方可对城市交通噪声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

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交通噪声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等效声级、噪声污染指数以及交通噪声指数等。有关部门以等效声级和噪声污染指数为主要指标,在与国家规范标准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噪声影响进行评价。

对于噪声污染指数PN,可将交通干线两侧适用区域的国家标准作为基本依据,对城市交通噪声的能量水平以及达标状况进行描述,其计算公式为:

该公式中,Leq表示噪声等效声级,Lb表示国家标准的极限值。

城市交通噪声影响评价流程如下:

第一,工作人员可有效整理城市交通噪声的监测数据,并获得等效声级交通噪声的最大值。同时对这些监测数据与国家标准的极限值进行对比,并计算出这些监测数据的平均值。最后结合等效声级,对环境污染指数进行合理分析,以确定等效声级的最高值,计算出城市交通噪声的平均污染指数。

第二,以《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为基础,根据监测到的城市交通噪声数据,科学评价城市交通噪声的总体状况。同时,结合《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中确定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划分与评价标准(见表1),对所选交通区域的噪声监测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对城市交通噪声的状况及影响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

3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策略

3.1 有效消除车辆噪声

自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是城市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这些车辆的噪声通常要比普通小型车高,所以,以低噪声为基准对重型车辆进行改进设计,是降低城市交通噪声强度等级的有效方法。设计人员可通过在重型车辆中安装排气消声器及发动机隔声器等,并严格控制齿轮箱、传动轴以及轮胎等部件产生的噪声,从而将车辆噪声降低安全标准分贝之下。

3.2 加强噪声路面建设

实质来讲,降噪路面就是多孔隙沥青路面,将孔隙率较高的沥青混合材料铺设在普通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上。通常情况下,在水泥路面上,机动车辆产生的噪声比在沥青路面上产生的噪声要高出2dB左右。沥青材料中具有胶粘剂,能够将石子粘结起来,同时也能粘结灰尘与其他杂物。而孔隙型混凝土虽然不含胶粘剂,但其有效使用期限比开孔型沥青要长。对混凝土进行特殊处理之后,路面会变得更加平坦,坑洼数量会大幅度减少,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3 合理实施交通管制

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应尽量建设绕城公路,以降低从主城区穿越的车流量,从而促使闹市区车流密度有效下降。同时在对安静环境要求较高的区域,可采取限类通行或限时通行的措施,以确保城市大众正常工作和生活。另外,为进一步降低交通密度,各个城市可优先发展公交通行方式,尽量降低小型机动车辆的使用率[2]。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严格控制交通流密度对减少噪声污染具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车流量上升到最大值后,相应的噪声值就不再随着车流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了。

3.4 推广种植交通降噪林

将合适的树木栽种在城市交通道路两侧,也能有效降低城市交通噪声。植树降噪的原理是当车辆噪音声波投射到树叶后,有近75%的声波被反射到不同方向,而余下25%的声波则在叶片自身震动中被消除。在进行降噪林种植时,工作人员必须合理选择树种,并科学确定种植密度,以实现吸收并降低噪声的目的。从相关研究资料得知,如果降噪林宽度为10m,能够促使噪声下降2dB(绿化带10m宽降噪量1dB~2dB)左右。通过种植降噪林来降低交通噪声的方式,还具有较为显著的生态效益,不过需要占据较大面积,且种植初期并不能取得显著效果。

3.5 大力应用声屏障设施

声屏障是降低交通噪声的有效方式,其原理是利用声屏障材料吸收或反射交通运行产生的声波以实现降噪目的。由于声屏障构造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因此已经成为现阶段保护交通声环境的良好手段。常见的城市交通声屏障类型主要有彩钢板、钢化玻璃声屏障、水泥木屑吸声板以及聚酯隔声板等。城市交通声屏障所运用的最基本声学结构可分为吸声共振型、扩散反射型两种。从诸多城市道路声屏障实践经验得知,吸声共振型声屏障的声学元件构造较为精致,并且结构自重相对较轻,吸声性能也相对良好,同时此类声屏障还具有空间占用范围较小等优点。而扩散反射型声屏障所采用材料不仅具有强度、品质、透明度等够比较高,并且隔声效果良好,安装简便,施工工业化水平较高。相关人员可根据城市交通具体情况和噪声特点,合理选择声屏障类型。

4 结语

总之,高度重视城市交通噪声的影响评价工作,不仅有利于相关部门全面把握城市交通噪声总体状况,还对相应防治措施的实施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深刻认知城市交通噪声的危害性,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科学评价城市交通噪声的影响,有效消除车辆噪声,加强噪声路面建設,合理实施交通管制,推广种植交通降噪林,从而全面降低城市交通噪声。

参考文献

[1]潘闯.浅谈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应用[J].科技风,2016(18):140.

[2]安淼.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2):86.

[3]欧阳丽,包存宽,丁中华.城市综合交通现状问题及城市总规环评的应对[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22-23.

[4]周志宇,金虹,康健.交通噪声影响下的沿街建筑形态模拟与优化设计研究[J].建筑科学,2011(10):88-89.

收稿日期:2019-02-15

作者简介:马文飞(1988-),女,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咨询。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完善
浅谈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
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估要点探析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湿地评价方法综述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