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双模式+弹性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9-08-06 02:20马骊
教育界·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双模式

马骊

【摘要】笔者结合学校、学院的实际情况,借力于院内外科教实践平台,对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开展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双模式+弹性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为提高学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了新模式与新方法。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双模式+弹性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生物技术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飞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较高科学素养以及教学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生物学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1]。因此,根据生物技术专业学科特点和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需求,要求培养的学生在掌握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

一、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一种学术性论文,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毕业论文应有不同的完成形式,其实施不一定采用一种固定模式,可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采取相适应的毕业论文实施方式。因此,本科毕业设计在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

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存在很多问题:(1)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让学生不能对论文选题、实验和写作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导致毕业论文容易流于形式;(2)毕业论文的质量欠佳,部分毕业论文的选题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容易导致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现象发生;(3)由于指导老师数量有限,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对如此多的学生都做到精心指导,因而教师对毕业论文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4)在实际中,有一部分大学生并不重视做论文,认为毕业论文对就业影响不大,不愿多花精力,同时,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在时间上的冲突,也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5)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多為外点实习,外点指导教师的课题经费不足,单靠学生的论文经费,很难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双模式+弹性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案

(一)构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双模式”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模式

1.以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南方医院检验科为校内实习基地试点,构建以在研课题为基础的“科、教、践”三位一体的校内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模式。

2.以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校外实习基地试点,构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兴趣爱好与就业需求”相结合的校外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模式。

(二)构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弹性制”实践教学模式

以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为基础,构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大三启的“弹性制”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三、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措施

生物技术专业“双模式+弹性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构建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生物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从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南方医院检验科筛选相关专家,组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教改专家组;

第二,完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第三,遴选“产、学、研”项目,形成实践教学培养专题库,并配备师资和经费;

第四,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拔部分三、四年级在校本科生,组建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小组;

第五,由专家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开题,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实践;

第六,对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小组进行中期考核;

第七,对毕业论文设计实践小组进行终期考核与评估;

第八,完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双模式+弹性制”实践教学培养实施细则;

第九,建立“校内外、企事业”教改联动长效机制。

四、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核心教研基础支撑实力雄厚

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加大了实验仪器设备的引进力度,现拥有总值超过2000万元的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设备,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面积达4300余平方米,形成了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治疗、教学实验中心等相应实验室,为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实践,学院目前是国家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卫生部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热带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体外诊断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生物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型抗体工程重点实验室、“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单位、教育部应对核化生恐怖医学防护工程研究中心骨干单位、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骨干单位、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项目参加单位。

(二)核心教改师资团队经验丰富

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4名、正高职称15名、副高职称14名、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11名;是生物学、输血医学、免疫学博士授权学科;是生物学、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广东省军事预防医学重点学科、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学科、广东省热带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型重点实验重要骨干或承担单位;是广东省体外诊断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

拥有二级教授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1名,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讲座教授1名、青年珠江学者2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名、省级培养对象2名,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2名,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3名。

先后引进英国、美国、新加坡等留学归国人员7人,聘请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得者、世界著名生物芯片专家黄若磬为客座教授,英国皇家病理学院和医学科学院院士Jean-Pierre Allain为名誉教授,英国牛津大学李纪良、美国杜克大学钟小平、军事医学科学院裴雪涛、解放军总医院王小宁为特聘教授。选派优秀教师出国留学,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杜克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

(三)“校内外、企事业”创新平台省优

由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牵头、南方医院检验科、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瑞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核心团队联合组建的广东省体外诊断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组建。该中心沿着“产学研牵引—关键技术突破—共性平台构建—体外诊断高新技术产品—用户”的主线,通过对运营管理体系、科研组织模式、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体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人事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改革,全面展开协同创新体的体制机制构建,实现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组织和服务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研发新药,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公共服务三个功能,初步成为推动珠三角区医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2016年,中心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建设项目。

五、结语

基于我校复合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从2017级开始实行“双模式+弹性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的有序性及实施效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双模式+弹性制”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实现高素质生物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曹运长,文红波.医学特色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8(50):74-75.

[2]冯家勋,白先放,何勇强,等.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222-225.

[3]孫翰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08):21-22.

猜你喜欢
双模式
厦门开放大学:以“双模式”办学 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双模式支教探索
一种基于CMA和DDLMS算法的双模式盲均衡算法*
“双模式”下的小型水文监测船系统研究
浅谈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策略
基于传动效率的双模式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策略研究
IT部门应肩负双重劳动力角色
基于域分解的双模式PE
高职《汽车发动机结构》课程双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模式盾构下穿岩溶地区河流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