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新时代,我们如何通过图书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是对外出版的重要关注点。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图书,应该是国外读者真正感兴趣、被吸引、有影响力的书,这样的书,首先是有故事的书。
做有故事的书,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新时代对外出版的使命所在。
讲什么故事?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的国度,可以向世界讲述的故事是非常丰富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图书讲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1.中国故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国情
我们可以精彩讲述的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制度道路、人民生活的生动诠释,是中国繁荣进步、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的立体刻画。当下的新时代中国,更是有着新的特点,对讲中国故事有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充分了解新时代的国情,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故事,体现中国故事的时代性。
当然,讲述中国故事,不仅要有生动鲜活的案例,还要以一定的思想性为基础,由案例或具体问题提炼形成中国思想,传递中国声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中国改革发展创造奇迹的故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故事、中国科技进步实现飞跃突破的故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讲精彩。
2.中国故事,是需要回应的国际关切
中国故事面向的受众是海外读者,要讲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才能避免无效的单向传播,实现有效沟通。
海外受众对中国的信息需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事实类信息,如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国社会生活的进步,等等;二是观点类信息,如中国政府对于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国际关系等重大国际问题的意见和主张,等等;三是服务类信息,如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经商、求学、旅游等方面的信息,等等。我们讲中国故事,就需要对受众的这些信息需求进行回应,找到与受众共同的利益结合点,这样传播的效率和认同感才会增加。
我们熟知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从2014年9月第一卷编辑出版到2017年11月第二卷出版发行,之所以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就在于它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被视为世界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
怎样讲故事?
讲故事是人际沟通中的有效方式,当其被运用于对外出版,就需要突破传统的传播模式,挖掘讲故事的方式,创新对外话语体系和对外传播方式。
首先,充分关注受众。
关注受众,就是关注他们的喜好和需求。要想让读者喜欢,就得用他们爱看、看得懂的方式与内容,用他们习惯的方式介绍中国,不能总是生硬地阐释政策、讲大道理,自说自话。即便是熟知国情的中国读者,对于专业、晦涩的理论,读起来也感觉费劲,更不用说对中国本来知之甚少的外国朋友了。国外受众对中国的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就需要有鲜活的案例来支撑他们的理解,因此,向他们介绍中国,只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多讲故事,才能帮助他们一步步地了解,加深认识,增加认同感。
另外,各国受众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接受传播的心态、渠道和效果差异很大。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覆盖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多种社会制度模式,数十种不同的宗教及其派别,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因此,针对这些国家的对外出版,需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了解和尊重差异,在讲中国故事时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运用国际化叙事方法。
我们常說,“中国观点,国际表达”,要真正实现国际表达,离不开对国际化叙事方法的关注和使用。这涉及叙事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个方面,但最基本的,应该是在故事化的叙事中,注重纪实的文风,细节的刻画,进而实现情感的交融。讲故事的文字,大多是纪实的,没有艰深晦涩的大道理,而是向读者真实地记录和讲述。好看的故事,一定要有细节,没有细节的刻画,故事就只是干巴巴的“流水账”,无法吸引人。尤其是英语国家的读者,大多习惯细节表达,喜欢在书中看具体的人和事,如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同他们交流,他们可能就会一头雾水。有细节、有情感地娓娓道来,会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实现情感的共鸣,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再次,重视版面语言。
对一本图书而言,讲故事的载体不只是文字,还有图片、版式等各种版面语言。作为一种形式感的存在,版面语言也是可以讲好故事的。就图片而言,有些时候,有故事的图片,胜过下笔千言。选择好的图片很重要。无论是宏大场景,还是展现细节,或者是人物、事件等图片,都可以巧妙地通过摄影语言体现故事感,通过视觉冲击吸引读者。除了图片,契合图书主题的版面布局营造的美学效应,也能对讲故事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比如,图文的组合、搭配,留白的使用,都能在视觉上形成故事的美感。
最后,利用好新媒体。
传统的对外出版,以图书为主要载体,是一种平面的传播方式。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它们的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特点,使得它们具有图书这种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诸多讲故事的优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对外出版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很多深受大众喜爱的网站、移动客户端,以及微信、微博等各类社交平台,拓宽了传播渠道,丰富了内容样式,对讲好中国故事起到促进作用。
图书的内容资源,可以通过整合、转换,为新媒体所用,使图书讲故事的能力更加得以提升。比如,将图书中的故事转换成視频,通过二维码链接到新媒体,便可以给受众呈现出更生动的故事形式。另外,以图书内容为蓝本制作APP产品、拍摄微电影、制作微视频专栏更是很常见,这比单纯的图书更能让读者喜欢。当然,这种转换不能只是简单生硬地将图书内容搬到新媒体上,要充分使用新技术手段,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整合图书资源,进行有机转换,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谁来讲故事?
每个人或每个机构都可以是讲中国故事的主体,尤其是像中国外文局等有着悠久历史的对外传播机构,它们还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对外传播人才,积累了丰富的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讲,我们探讨对外出版中谁来讲故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谁在读故事。答案是很明显的,读中国故事的是广大外国朋友。那么,既然受众是外国朋友,要讲让他们觉得深入人心的故事,就必需考虑到不同国家与中国存在的文化差异。从这个角度考虑,海外本土人士来讲中国故事更具优势。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得“入乡随俗”,充分深入对象国,实现本土化。具体说来,包括选题策划本土化、人员本土化、运营本土化等方面。
选题策划本土化需要做好舆情分析,了解当地受众的阅读偏好和诉求,并在此基础上与当地相关领域专家、出版人以及受众开展研讨,共同策划选题。当前国内一些出版机构如中国外文局在海外众多国家建立的“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与当地本土出版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共同策划选题、编辑翻译,推出具有地区针对性的中国主题图书,并通过当地主流渠道实施本土化发行。这种方式能够切实扩大中国主题图书的海外影响力。
人员本土化,即聘请本土撰稿人,由他们来讲中国故事,为中国发声。海外本土人士具有讲中国故事的优势,因为他们更加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可以从海外视角进行“原汁原味”的讲述,更容易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认同中国。这些本土人士可以是居住在对象国当地或者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相对来说,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具备了解中国和对象国的双重优势,在讲中国故事方面更有利于形成对比,具有客观性。
运营本土化中非常重要的是与当地出版发行机构合作,做到本地策划、制作、发行、传播,让当地受众更便捷、更迅速地听到看到他们感兴趣的、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