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建构日益成为重要议题。拉美是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主义之风席卷全球时,加强中拉理解和互信十分重要。
两会作为中国一年一度的议政平台,也是国际社会近距离观察中国的窗口,从各国媒体报道的不同视角中可看出其利益所在和对华倾向。拉美33国遵循不同的政治传统,分析这些国家媒体对华报道有助于了解其立场,勾勒出一幅拉美的“中国形象地形图”。
一、研究对象分析
1.报道数量分布
本文根据拉美各国综合实力及不同媒体在国家中的地位,选择18家报纸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9年3月3日两会开幕至3月15日闭幕的报道,前后顺延几天保证新闻选取完整性。报道共计39篇,按会议时间计算,两会期间每天至少2篇。最早一则源于3月1日,说明会议开始前已进行议程设置,会后也有跟踪报道,话题持续发酵。
2.报道主题分布
本研究以框架理论视角,把有关两会议题的主体框架作为分析对象。在该主体框架中,各国媒体陈述两会的“框架逻辑元素”被视为分析单位,这些逻辑元素往往表现为语意段落并被归类到不同的次级主题类目下面。
如图1所示,发展趋势及经济政策为报道焦点,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报道量(49%);其后是政治议题和两会介绍,达26%;台湾问题、对外关系、科技等也有涉及。
3.内容分析
依据内容分析法,作为分析单位的不同语义段被归类到不同次级主题类目下进行分析。
发展趋势:多援引《政府工作报告》,直观反映中国经济减速态势。委内瑞拉《环球报》指出:“中国2019年增长目标降至6%~6.5%,比2018年低十分之一。”智利《时代评论者报》表示:“作为美国贸易战的主要针对目标,中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趋势,2018年增速降至6.6%,为28年来最低水平。”
经济政策:集中在扩大内需、保护外资等方面。秘鲁《商报》指出:“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财政政策,削减近20亿人民币税收和关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对小企业贷款,新增1100万个就业机会,将城市失业率保持在4.5%。”智利《时代评论者报》称:“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外商投资法》对外资引进、促进、保护和管理有统一的规定,目的是提高外国投资政策透明度,确保国内外公司规则统一,在平等条件下竞争。”
政治议题:态度以中立为主,也不乏负面评价。委内瑞拉《环球报》突出了减贫方面的努力:“习近平表示,近年来中国减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任务依然艰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阻碍了行动有效进展。应纠正官员不良行为,以实际行动消除贫困。”古巴《格拉玛报》称:“习近平呼吁文艺工作者加强对文化的信念,以优秀作品回馈大众,引导高尚的道德标准。”秘鲁《商报》则在人权问题上对华加以诟病。
两会介绍:集中于两会基本情况及功能介绍。阿根廷《民族报》表示:“全球焦点集中在全国人大宣布的经济预测和军事预算上,这是中国政坛一年来最重要的事件。”巴拿马《星报》称,“3月4日,成千上万条发展提案在中国政府最高咨询机构——全国政协热议,尽管该机构缺乏实权。与往年一样,该会议先于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召开,会议期间,政府将制定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秘鲁人报》报道,“两会期间,近3000名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政协委员参与了关于中国最重要问题的讨论。”
对外关系:集中在中美与中拉两个层面。就中美关系而言,洪都拉斯《论坛报》表示:“去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要求逮捕孟晚舟的行动引发了外交冲突。”中拉关系的报道较乐观,认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关系将持续升温,《秘鲁人报》称,“中国将在中拉论坛框架下加强对拉合作,扩大同中美洲加勒比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秘鲁合作提供了新平台。”
台湾问题:以正面中性为主,但就国别而言,可看出个别国家明显负面态度。古巴《格拉玛报》明确支持中国:“中国政府将打击台湾分裂阴谋,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领袖敦促‘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创造美好未来。”巴拿马《星报》较客观:“全国人大重申习近平强硬政策,将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实现统一作为对话先决条件。中国发起奖励运动,同时展示强硬一面,台湾专家称之为‘胡萝卜加大棒战略”。与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的洪都拉斯等国持负面态度。
科技:以正面报道为主。秘魯《商报》称:“中国将很快向世界展示其在月球背面的发现,这是由嫦娥4号探测器完成的。科学家吴伟仁说,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科技政策方面,洪都拉斯《论坛报》提到:“中国成为电信设备、太阳能和其他技术领域竞争者,扩大了消费者可得的产品范围,有助于降低价格。”
4.立场分析
拉美“两会”报道立场基本正面中性,据统计,占比分为中性23%,正面51%,负面26%。但不同议题态度也不同,总体说来,经济政策、发展趋势及科技领域多积极正面,占比为91%,政治议题、台湾问题较负面,占比为50%,两会报道和对外关系则较中性,占比达57%。
不同国家媒体偏向性也不同。尚未与华建交的巴拉圭和洪都拉斯媒体以负面报道为主,尤其是台湾问题和意识形态领域。而对华友好国家,如古巴和玻利维亚态度正面,古巴《格拉玛报》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努力;玻利维亚《改革报》则肯定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西方媒体是拉美媒体的重要信源,这对其报道立场影响深刻。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安莎社、彭博社信源占报道28.2%。中美洲小国如萨尔瓦多、委内瑞拉较多引用西方报道,而较发达国家如阿根廷、墨西哥有自己的采编能力和对华报道专员。与此同时,中国官媒也发挥其作用,新华社、央视及《人民日报》信源占比达15.4%,新华社尤为突出,占10.3%,在亚洲新闻界负有盛名的香港《南华早报》相关报道也被智利媒体引用。
此外,若报道由某特约评论员撰写,其价值观对报道价值取向有重大导向作用,如洪都拉斯《论坛报》专栏评论家内里·亚力克西·盖坦及牛津大学学者朱利安·盖维茨,其政见在拉美新闻界影响重大,前者对华多负面批判,后者则结合政治历史因素,较客观中立。
通过赋码工具对语料库赋码,用检索工具检索文本内容,排除干扰项后所得高频形容词可知,表达经济现象的形容词居前列。与此同时,报道中多次出现“军事的”“共产主义的”等形容词,“军事的”主要强调中国军费预算庞大,军事政策颇受关注。
二、原因分析
拉美媒体呈现的中国是个具有巨大经济影响力的大国,中拉合作前景广阔。但也有媒体反映了较负面的形象。总体来说,拉美媒体对西方媒体存在信源依附,西方媒体高谈“中国威胁论”,这是外媒对华屡屡发难的问题所在。对其态度进行分析,可得以下成因。
1.中拉经贸往来日益增多,双方成为重要合作伙伴
中国外交战略中拉美地位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向型增长为拉美提供了重大机遇,中国是拉美大宗商品重要出口市场,也越来越多地进口其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结构不断优化。①2017年来,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相继与华建交,促进了中拉整体关系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则符合拉美利益。
2.国家利益因素不可忽略
在台湾所谓的“对外关系”布局中拉美“邦交国”扮演着关键角色,台湾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与拉关系。蔡英文上台后重启陈水扁时期“攻防”战术,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全力“固邦护盘”;重启“金元外交”,台湾2018年“财政预算”中5.8亿新台币用于巩固拉美“邦交国”。这些国家与台关系久远且接受其大量援助及投资,在对台问题上坚决站在台湾一边。
3.全球化背景下的不平等传播秩序未发生根本改变
拉美媒体对西方媒体存在信源依附,从文化帝国主义理解,这决定了其对华认知仍是西方滤镜下扭曲的信息。②历史上的移民与殖民及文化传承使相关国际传播更容易,而不同文化渊源的跨边界传播因语言文化差异面临巨大挑战。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较负面。拉美长期匮乏致力于中国话题的新闻从业者,严重影响了中国形象的输出。
4.拉美媒体及普通民众对中国缺乏基本认知,传播过程失焦
拉美各国历史、国情和政治传统不同,各国不同阶层及教育群体对同一传媒产品的理解也不同。由于长期形成的知识体系,拉美普通受众缺乏对华基本常识,对某些意象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同时,拉美国内政治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投射至国际新闻领域。
三、对外传播建议
1.强化议程设置,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权
全球传播时代,西方媒体垄断了传播资源,全球新闻出现议程同化现象。对此,中方应增强议程设置能力,在重大政治议题宣传中,解构和制定对己有利的新闻议程,利用密集的信息发布主动设置外媒议程。③议程设置效果与过程密不可分,中方应从过程入手,倒推回去影响外媒议程,寻求其报道需求。④为此,中方应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地进行国际传播,發挥主流媒体作用的同时主动促进双方学者、NGO组织等重点群体的沟通。
2.推行本土化策略,进行差异化、精准化传播
对外传播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系统间的传播活动,拉美国家众多、国情各异,随着中拉交往不断深入,拉美对华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但中方仍将其作为概念性整体进行传播,缺乏针对性。对此,中方应推行本土化战略,从个体差异出发,落实“一国一策”传播策略;与对象国权威媒体互邀访问,解释两会政策及中国政治体制,提高对拉传播本土化水平。
3.培养国际传播人才,与时俱进地改变媒体工作者工作方式
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从事对拉传播的新闻工作者在具备现代传播技能、深厚的人文功底和传播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需成为专家型人才,具备拉美对象国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知识,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嗅觉。最后,还需学习掌握对象国语言,减少传播过程中因翻译产生的误解,于细微处提高传播效果。
4.弘扬中国价值观,打消疑虑和刻板印象,展现大国担当
受西方媒体影响,拉美媒体时常曲解我国政策目标,认为中拉合作实质是经济扩张和渗透,是为占据美国放弃的权力领域所形成的巨大真空。对此中方应坚决否定,强调中国不会回避大国责任,也不会强力干涉拉美事务,推行所谓“新殖民主义”。还应宣扬以和为贵,以礼待人的儒家思想,强调中国将发挥所长,通过合作共赢方式为拉美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注释」
①《2017年中国与拉美加勒比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 mofcom.gov.cn/article/i/jyjl/l/201802/20180202710448.shtml。
②陈菁菁:《中国形象:拉美地区跨文化传播研究——以墨西哥、古巴孔子学院为例》,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2014年。
③李希光,郭晓科:《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及提升路径》,《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④陈林:《〈纽约时报〉的中国“两会”报道与中国形象塑造》,《传媒观察》201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