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时代下,提高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要不断培养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加强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科技创新;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2-008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072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近几年,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有了创新意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某一项创新活动。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创新,这就需要教师从创新的概念说起,让学生明白创新的基本含义,平时引导学生多做一些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写一写科技小论文,画一画科学幻想画等等,这些方式都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平时学校也要多开展一些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别人的优点,从中受到启发,提高科技创新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自己慢慢就学会了创新。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新知识,而且能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动手去实践,喜欢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学生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学生看到通过自己努力制作出的科技创新作品时,就会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对周围的同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让周围的同学对科技创新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因此,要想让学生对科技创新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發他们对科技的探究欲望,及时发现学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生活是问题的源泉。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不够合理的部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创新。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从实际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去创新。教师在创设问题时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也要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多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手操作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领会、巩固、运用、创新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平时可以给学生多准备一些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设计出自己的创新作品。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手帕、细绳、小剪刀等,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降落伞。学生先把细线剪成四条长度相同的线,然后用胶带把四条线分别粘在在手帕的四个角上,再把四条线的底端用胶带粘在一起,最后在底端粘上一小块橡皮泥就可以了,小小降落伞就做好了。当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更有创意的降落伞。
各级各类比赛是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不同层次的比赛也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学生为了在自己的比赛项目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就会不断地钻研相关科技知识。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同时如果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获奖后,不仅可以提升学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还会让学校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比如,淄博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中小学生创客大赛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参加的比赛活动。经常参加这类科技大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活动的激发下,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也会蓬勃发展。
学生的创新作品离不开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创新需要教师的引领,只有得到正确的评价,学生才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欣赏学生的作品,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学生的作品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教师就要及时提出建议,做学生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董向东.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D].吉林大学,2008.
[2]王东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人才开发,2001(2).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李培(1984.6— ),女,汉族,山东淄博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科技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