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支持指导下,浠水县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努力推动全县教育振兴发展。2018年,全县各类学校标准化、规范化达标率达到88%、中考优秀率22%、高考一本上线率21.3%,分别比2016年提高18%、2.1%、5.8%。
浠水是教育大县,在重振浠水教育辉煌之路上,县委、县政府高度统一认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一是大动员。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打赢社会建设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的首要任务,分别提出实施“浠水英才计划”和“振兴浠水教育行动计划”,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2017年7月,县委、县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县教育工作大会,发出总动员令,全县上下逐步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共识和振兴浠水教育的强大气场。二是真投入。2016年-2018年,全县教育支出分别达到9.785亿元、9.979亿元、10.287亿元,每年保持2%以上的增长。2016年一次性安排资金6500万元化解三所高中的债务,让教育减负前行;2017年一次性增加4000万元,用于支持浠水一中发展、北部山区学校建设等;2018年县级财政增加教育预算9523万元,继续支持浠水一中发展、体音美教学政府购买服务、教师体检及培训、教科研经费等,各类学校生均经费及教师改革性津贴等各项待遇全部落实到位;今年继续增加4000万元主要用于农村“两类学校”建设及新高考改革。三是强推进。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教育振兴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县政府关于分解落实〈振兴浠水教育行动计划〉重点工作任务的方案》《浠水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推进工作落实。实施县领导“领办示范”工程,建立县“四大家”领导联席会议定期议教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推动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在推进教育振兴中,坚持围绕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问题,加大精准施策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一是优布局。聘请华中师范大学专业团队,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制定了《浠水县教育发展规划(2018-2028年)》。围绕学生就近入学和大班额问题,制定《浠水县教育优化布局方案》,按照“发展城区学校,增加镇区寄宿制学校,办好乡村学校,逐步消除城镇大班额”的思路,科学调整全县教育布局规划,高中进城区由7所调减为5所,理工中专整体外迁新建,整体搬迁实验中学、新建散花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城区及重点镇中心小学4所,新建公民办幼儿园20所。出台了集团化、学区制办学实施方案,将规划区内清泉镇所辖2所中学、4所小学纳入县直学校,组建6个教育集团,实现教师资源、优质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优环境。加快实施扩容改造工程。累计投资4亿元,新建、改扩建教学及生活用房17.2万平方米,建成公办幼儿园17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94所。今年安排资金1.36亿元启动南城小学、团陂镇小、洗马镇小、党政幼儿园、十月幼儿园等项目,确保到2020年消除大班额。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工程。学校“三通两平台”覆盖率超过90%,建成录播教室12间。全面提升平安校园工程。县直学校及乡镇中心中小学全部开通一键报警、身份识别、视频监控“三大系统”和校内监控、校车监控、平安校园统一指挥“三大平台”;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实行蔬菜粮油统一配送,坚持一周健康食谱公示,落实学生就餐陪餐制度。三是优质量。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校长任期目标管理机制,签订个性化责任状,严格履职尽责考核;探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建立教师长效补充机制,2016-2018年招录教师808人,今年计划招录370人,教师平均年龄由47.5岁降至42岁;实施教师培养工程,安排专项经费全员培训教師,培养省市县各级骨干教师、名师930人,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实施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合理分流初中毕业生,促进普、职教育协调发展。为应对高考改革,县政府安排2000万元支持一中发展、推进各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教学绩效改革,出台义教和高中质量监测两个“三十条”,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坚持特色办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
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动员各方面力量,举全县之力,促教育振兴,办人民满意教育。一是增压力。成立浠水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聘请专兼职督学38人,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加强教育法律法规政策落实情况和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示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责任领导约谈制度,传递抓教育振兴的压力。坚持乡镇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分解学校建设清单、教师补充清单和振兴计划任务清单,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实行台账管理,定期督办,确保事事能落地。二是破阻力。建立教育项目“绿色通道”,优先满足学校建设用地,对符合规划的公办学校用地,无偿划拨提供。对学校建设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参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最低标准收取。全面启动学校权属登记工作,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规范职能部门对学校的各项检查行为,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三是聚合力。县发改等部门统筹“十三五”期间全县教育发展及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分年度编制立项计划。交通运输部门将农村学校进校道路纳入乡村道路建设规划,优先安排建设。编制、人社部门按照“一年一核、缺编补齐”的原则,及时补充教师。财政部门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切实解决教育的实际困难。宣传、文化、广电等部门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全县形成了“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良好局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推动浠水教育振兴发展,为黄冈建设教育强市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