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开展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前景分析

2019-08-06 01:23梁崇波
中国蜂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蜂农蜂业政策性

梁崇波│文

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

北京市是我国养蜂重点省市之一,蜂群饲养量26.5万群,年产蜂蜜1万吨,据测算,全市最大载蜂量可容纳60万群。同时,北京也是我国唯一出台全市(省)性养蜂扶持政策的省市,养蜂业受到高度重视。2018年,北京市蜂授粉收入1500万元,养蜂总产值1.8亿元,蜂产品加工产值超过12亿元,出口创汇超过1800万美元。

蜂业政策性保险的研究起步较晚,全国仅有北京和福建两个省市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中福建和北京两地完成了蜂业保险购买意愿的调查与分析,至于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只有北京对其开发和设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于2014年在密云县进行了试点实施。

一、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涵义

笔者认为,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可以界定为国家为促进养蜂业的发展,增加养蜂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健全蜂业抗风险机制,保障蜂农养蜂增收致富,通过法律保障、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手段,基于约定的与蜂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某一天气指数要素,对在保险范围内的蜂群实施保险。

二、北京市实施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必要性

1.由蜂农增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的需求决定

(1)蜂产业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养蜂机具陈旧、技术落后且进步缓慢,养蜂员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我市养蜂从业人员1万人,由图1可以看出其中51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56.2%,41岁至50岁的占总人数的36.6%,40岁以下的仅占蜂农总数的7.2%,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从事养蜂,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2)蜂产业属于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的农业产业之一,自然风险较大,如蜜源植物花期前、中、后出现恶劣天气,将造成当年原料蜂产品产量的大幅减产,如不能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的蜂业生产损失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偿,将对首都蜂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冲击。2012年北京遭受特大暴雨,蜂蜜减产50%,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蜂产品产量分别减产30%以上,房山区蜂产业损失巨大。

图1 自然因素对蜂业产值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影响北京地区蜂业产值的16项自然因素中,荆条花期前干旱、荆条花期连阴雨、荆条花期干旱、洋槐花期大风为主要因素,占总比重的63%;其中有25%的蜂农把荆条花期前干旱当作首要风险,16%的蜂农把荆条花期连阴雨当作首要风险,有12%的蜂农把荆条花期干旱当作首要风险。

因此,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出,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地扶植农业产业中的“弱势群体”,补偿蜂农的风险损失,提高蜂农抵御风险能力和恢复生产能力,助推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2.由北京市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的需求决定

北京市农业政策性保险于2007年5月启动,目前已有24个险种,气象指数农业政策性保险在北京市尚属空白领域,在实地考察并与相关专家交流探讨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文献,归纳总结出气象指数保险和传统农业保险的利弊特点,详见表1。

表1 气象指数保险和传统农业保险的特点一览表

从上表中不难得出,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具有快速定损,快速赔付、成本低等优势,能有效避免传统农业保险透明度差、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实施并推广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是北京市首次在气象指数农业政策性保险领域的尝试,有利于拓宽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满足京郊农民参加保险的需求,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

三、北京市推广实施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可行性

1.气候特点分析可行性

北京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86mm。根据北京市蜂业生产与气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蜂农面临的主要气象风险是干旱、连阴天和降水,北京主要蜜源植物为荆花,花期6~8月,泌蜜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泌蜜盛期在7月中旬,其中荆花泌蜜受降水量影响明显。

根据对北京市密云县上甸子气象站、房山区斋堂气象站、房山区霞云岭气象站和平谷区气象站几十年的平均降水量时空分布图看出,历年7月的平均降水量均高于其他时段。同时,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县上甸子乡蜂群单产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蜂蜜产量与7月份降水量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北京市蜂业生产受7月份的降雨量影响严重,实施蜂业气象指数保险,能有效缓解和降低影响风险,同时保险标准建议引入了降水指数和连阴天指数。

2.政府支撑可行性

随着北京市农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其所占经济总量比重的提高,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重要性越发的凸显。在北京市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七年间,累计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452亿元,累计承保农作物达763万亩,累计承保设施农业28.2万亩,对北京市农业产业升级、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保障农产品市场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推广实施可行性

密云县是我市养蜂第一大县(区),蜜蜂资源丰富,组织架构健全、前期调查年度蜂蜜产量和降水量数据完备,2014年,我市设计了《北京市政策性蜂业气象干旱指数保险条款(试行)》(密云适用),并首先在密云地区开展了“蜂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其中市级给予40%的保费补贴,县级给予40%的保费补贴,保险责任为降水量和连阴天对投保蜂群造成的损失。年内231户蜂农、蜂群24082群参加了保险,投保96.33万元,其中蜂农每群蜂出资8元,按照保险条款约定,保险公司向蜂农每群蜂赔付29.505元,投保蜂农在基本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实现养蜂收益的最大化。将养蜂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得到我市广大蜂农的极大拥护,同时也为首都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形成了示范效应。

四、蜂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开发技术方案

1.开发基础

在花期适时适量的降水,使蜜源植物的按时开花并保证一定时间花期;如果降水减少,花期推迟或缩短,或者连阴天7天以上都会影响蜂蜜、浆粉的产量,也使蜂农投入的前期成本付之东流,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因此蜂蜜的产量和花期降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这两者直接的相关性,运用指数产品的基本原理,来设计指数保险产品。

2.开发基本思路

运用指数保险的基本原理,在实地调查了解蜜蜂生长与蜂产品生产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分析蜂蜜产量与降水量、大流蜜期的温度、光照等气象要素相关性,并重点研究蜜源植物开花期降水量与蜂蜜减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测算不同减产率发生的概率,进而进行保险条款的起赔标准和赔偿标准设计、厘定产品费率。相关技术方案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开发技术方案

3.基本内容

基于蜂蜜产量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确定北京市蜂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如下:

(1)确定保险责任:根据不同气象因素对蜂蜜产量的影响大小,将保险责任确定为:保险期间内实际累计降水量小于气象干旱指数标准、或连阴天数达到7天以上。

(2)保险期间:根据北京地区蜜粉源植物花期和蜜蜂进行采集蜜粉活动的时间,将保险期间确定为:自7月1日零时起至7月31日24时止。

(3)保险金额:根据每箱蜂群的养殖收入和生产成本情况,将保险蜂群的每群保险金额确定为420元。农户饲养的蜜蜂每群产量高产的达到65kg,低产的仅有30kg,平均每群产量为47.5kg,按每斤有机蜜收购价格8元计算,每群蜂的总收入可达760元。每群蜂的保险金额420元约占每群收入的60%左右。

(4)保险费率:根据保险责任所对应的纯费率计算结果,加上一定的费用率,将保险费率拟定为9.61%。即每群蜂保险费40元,其中,市、区县两级地方财政保费补贴80%(表2)。

(5)参保条件:凡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北京市户籍的农民所饲养的蜂群,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可参加北京市蜂业气象指数保险:

一是符合北京市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二是参保蜂群必须定地或小转地养殖,全部处于气象部门的监测范围内;三是参保蜂群须于当地养蜂专业合作组织签订合同;四是蜂农必须具有农业部规定的县级蜂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养蜂证》,《养蜂证》须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五是参保蜂群养殖以《北京市蜜蜂饲养综合技术规范》为标准进行饲养、防疫和生产,应建立养殖档案及养蜂日志,并有产量纪录。

五、北京市实施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瓶颈分析

1.依赖历史数据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设计较为复杂,必须精确计算当地主要天气灾害风险与蜂产品产量的关联度,进而搜集当地长期的气象与产量数据,对于一些缺乏相关长期历史数据的地方,天气指数保险的精确性将受到影响,这可能导致蜂农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2.指数测量的非一致性

有些地区天气变化极为复杂,降水量分布不均衡,可能导致当地气象站测量到的天气指数与蜂群分布的实际天气指数不一致,造成保险赔付的准确性下降。

3.风险覆盖的非全面性

对蜂业生产而言,气象指数保险虽然能够防范最直接、最主要的天气灾害风险,但并非全面的覆盖养蜂的风险,对于一些难以通过指数精确量化的自然风险(如:蜜蜂病虫害、人为影响等),气象指数保险无法为其提供有效保障。

4.蜂业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大幅缺乏

蜂业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的稀缺也是阻碍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实施推广的一大障碍,即使有保险条款的出台,但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推广,也是枉然。

5.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大

蜂农属于低收入水平的弱势群体,虽购买保险的意愿强烈,但购买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费的高低,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属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需由政府主导,保险公司及社会各方面全力配合,而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并不像其他农业政策性保险那样,拥有强大的政府支撑后盾,推行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表2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保费分担比例表

6.相关各方沟通不畅

保险公司方面认为蜂农普遍缺乏风险意识,投保的积极性较差,投机性较强,保险工作难开展;基层组织和蜂农则认为保险工作基础工作力度不足,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保险条款赔付指标制定不全面;同时以上三方认为政府、农委对保险工作没有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六、结论及对策建议

1.结论

第一,我市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探索已有9年之久,但至今仅在密云、昌平、门头沟三个区进行了试点实施,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主要原因可概括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各区指数测量体系不够健全、风险覆盖不够全面、各方沟通不够顺畅等。

第二,密云蜂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实施的成功对我市其他区县开展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密云地区自身特性,其他区不可能完全照搬密云模式,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有地方特色的蜂业保险机制。

第三,只要积极协调好政府、保险公司和蜂农三方,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就必定能够保障蜂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在北京地区实施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蜂产业繁荣、促进农业政策保险的完善,应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蜂业气象指数保险,促进蜂产业的快速发展。

2.对策建议

(1)强化保险宣传 北京市启动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全国尚属首例,虽然北京蜂农对保险的认知度比较高,但只有4%的蜂农家庭参加过农业政策性保险。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采取蜂农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有效载体,多渠道加强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宣传,提高蜂农风险意识,让蜂农认识到蜂业气象指数保险是我市推进蜂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蜂农参与保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加大财政支持 蜂农属于低收入水平的弱势群体,虽购买保险意愿强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费的高低,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属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要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和工作指导力度,通过财政补贴来带动蜂农购买保险,逐步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

(3)扩大试点范围 蜂业气象指数保险在我国保险行业险种中是一个创新品种,是一个新鲜事物,要通过分析当地蜂农的认知度、需求意愿、组织化程度及当地近20年内的气象数据,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条款,以点带面,梯次推进,不断完善,稳妥有效地推进,逐步扩大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险水平。

(4)加强风险管控 一方面要加强业务风险管控,防范道德风险。蜂业气象指数保险不仅对蜂产业来讲是一个保险业务领域的新突破,还是在指数保险的新尝试,都应将防范风险规范贯彻于全部工作的过程之中,既要有详实的情况调研和科学严谨的理算;另一方面要严把承保数量这一关。对已加入养蜂合作社的成员作为保险对象,在承保时,查询合作社社员的身份(农业部印发的标准《养蜂证》)和交纳蜂产品的产品记录,确保投保蜂群数量的真实准确。

猜你喜欢
蜂农蜂业政策性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河南卓宇蜂业
贵州省蜂业发展现状及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调查
新冠肺炎对湖北省养蜂业影响的调查
花开蜂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