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品管圈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9-08-05 08:46赖晓燕郑定容王春鹏刘纯薛丽霞
医疗装备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血糖值动态血糖

赖晓燕,郑定容,王春鹏,刘纯,薛丽霞

1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 (广东深圳 518102);

2深圳宝安区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 (广东深圳 518102)

目前,T2DM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发病原因是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引起的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T2DM目前尚无法根治,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性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3],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QCC护理模式在T2DM患者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2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45~76岁,平均(57.5±6.2)岁;病程1~13年,平均(4.6±1.3)年。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4],Glu≥7.1 mmol/L,随机血糖值及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值≥11.1 mmol/L。纳入标准:(1)经饮食和药物等方法治疗疗效较差;(2)无合并心血管、肝和肾等严重并发症;(3)无急性代谢失调疾病;(4)自愿配合且能够独立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精神病;(2)Ⅰ型糖尿病;(3)伴低血糖等并发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45~76岁,平均(59.9±6.8)岁;病程1~13年,平均(4.8±1.4)年。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45~76岁,平均(56.4±6.1)岁;病程1~13年,平均(4.5±1.2)年。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按医嘱维持T2DM药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常规T2DM健康指导,以发放图片、小册子的形式进行糖尿病预防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应严格和长期执行,合理控制热量,维持标准体重,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指导患者定时按时服药,教会他们正确服用口服降糖药物知识,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遵守患者隐私保密制度,建立患者T2DM管理档案,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T2DM管理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QCC护理模式干预管理。

1.2.1 实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2)皮下埋入式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2009型(美国普林斯顿医疗科技公司提供),每10秒采集一次数据,每分钟记录1次血糖值,液晶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当前的血糖值。血糖值检测范围:1.0~25 mmol/L。可自行设定高于或低于血糖控制范围报警。

1.2.2 CC护理模式

(1)成立QCC管理团队:由护理工作人员遵循自愿原报名参加QCC管理团队,通过公平原则投票选举QCC管理团队队长,QCC管理团队的队员由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组织QCC管理团队护理人员进行QCC理念知识学习及技术培训,QCC管理团队队长负责QCC各个步骤的计划和实施。(2)QCC主题选定:通过临床观察、查阅文献和头脑风暴,提出“优质糖友”为主题。(3)周期性总结问题:QCC管理团队每周定期对T2DM患者实施QCC护理干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QCC护理干预中遇到的护理问题,对问题制定有针性的预防措施。(4)优化T2DM患者管理:向患者讲解有关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知识和原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落实周期性血糖测定流程,实施动态血糖检测流程,优化T2DM患者护理干预流程及糖尿病药品管理,强化饮食管理,结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防范低血糖反应,加强与T2DM患者沟通协调。

1.3 临床评价

干预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胰岛素(Ins)、空腹C肽(FC-P)、空腹血糖(FGlu)、糖化血红蛋白(GHb)和餐后2 h血糖(2 h Glu)。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评分、FC-P、Ins、FGlu、GHb及2 h Glu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各项评分值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各项评分值比较±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 P<0.05

组别 例数 SAS Ins(mU/L)FC-P(mmol/L)FGlu(mmol/L)GHb(%)2 h Glu(mmol/L)对照组100 干预前 42.6±8.5 2.7±1.7 0.8±0.7 11.6±3.2 9.3±1.5 16.2±4.5 干预后 30.3±13.1 3.8±2.4 1.3±1.2 6.9±0.8 5.6±0.8 9.3±1.2观察组 100 干预前 41.4±8.6 2.6±1.6 0.8±0.6 11.5±3.6 9.4±1.6 16.4±4.4 干预后 20.7±6.8a 2.9±1.8a 1.0±0.9a 8.4±1.3a 7.4±0.9a 11.3±1.5 a

3 讨论

T2DM是全身性和终生性慢性疾病,占糖尿病(DM)患者的90%以上[5],长期过高的血糖水平可引发急、慢性并发症,甚至损伤血管和神经,导致肾衰竭、神经病变、心血管意外和血液循环不良,严重者并发下肢DM坏疽[6]。因此,T2DM的干预需要连续和全面地管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QCC护理模式是T2DM干预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评分、FC-P、Ins、FGLuGlu、GHb及2 h GLuGlu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管理团队是由工作性质相似的护理人组成,能够为T2DM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护理群体[7]。QCC管理团队活动提高了护理的团队合作意识,每位团队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要相互配合,均接受团队队长的指挥和监督,定期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既给予了个人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又体现了团队协助精神,加强了考核力度,促进了团队成员自觉学习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每位团队成员的理论及专业知识水平,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QCC管理团队活动能提高护理的质控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作为血糖监测手段,克服了指端末稍血糖需要反复针刺采血的弊端。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每10秒采集一次数据,每分钟记录一次血糖值,能够动态监测血糖,具有连续、准确、可视、无痛苦和不影响日常生活等优点[8]。液晶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当前的血糖数值及最新的连续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和变化趋势,帮助QCC管理团队更直观、全面地掌握T2DM患者病情,尤其是无感知低血糖、餐后高血糖、黎明现象等,提高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为T2DM诊疗提供更完美、更科学的依据,使治疗更具体化、更有针对性,结合营养师的意见为T2DM患者制定可行的饮食计划,使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个体化调控。

综上所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QCC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控制T2DM患者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糖值动态血糖
国内动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国内动态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国内动态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动态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