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月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 (天津 301800)
骨骼肌内黏液瘤是一种良性软组织肿瘤,肿瘤间质含丰富黏液,较为罕见,且位于大块肌肉内,平时无痛,不易引起注意,发现时只能手术切除,但手术切除不彻底,有复发倾向[1-2]。早发现早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免除痛苦,合适的诊断方法是医学人员一直在追寻的。本研究旨在分析MRI、CT诊断鉴别骨骼肌内黏液瘤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6—11月就诊的90例骨骼肌内黏液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外科手术和病理学检查确诊。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试验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1~52岁,平均(36.10±2.05)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15.00±2.05)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6~55岁,平均(36.10±2.05)岁;病程8个月至6年,平均(16.00±2.6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审核批准,且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试验组接受MRI检查行增强扫描。使用GE Signa HDx 1.5T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层厚为3~5 mm,间隔为1~3 mm,MRI成像序列为T2WI、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均进行增强扫描。以1.5 ml/s的速度静脉注射0.1 mmol/kg的顺磁性造影剂钆喷酸葡胺,注射后30 s开始扫描。
对照组接受CT检查,进行平扫。使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将层厚及层距均设置为5 mm。以3 ml/s的速度静脉注射1.5 ml/kg的碘海醇注射液,注射后30 s开始扫描。
比较两组病灶部位、影像学表现与诊断结果。影像学表现包括病变区域面积、囊性信号、肌肉内水肿信号和带有特征性的脂肪信号带。诊断结果即诊断准确率。
表示,
两组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灶部位比较[例(%)]
试验组的MRI影像学特征:经增强扫描后,肌内呈圆形占位病变,大小不一,边界较为清楚。肿块大多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囊性信号,T2WI呈现出较为均匀高信号,而T1WI呈现为均匀的低信号;FS像则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部分患者可见其内的条索状低信号分隔影,病灶周围可发现肌肉内水肿信号和带有特征性的脂肪信号带。对照组的CT诊断影像学特征:经平扫后,肿瘤呈现低密度囊性肿块,增强后可见环形强化,内部不均匀强化。
试验组检出39例,检出率为86.67%;对照组检出28例,检出率为62.22%;试验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骼肌内黏液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直径较大,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变异后黏多糖增多、胶原聚合被抑制,出现黏液过多聚集,形成黏液瘤[3]。目前临床常用MRI及CT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骨骼肌内黏液瘤。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提供的信息量大,可以直接做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且不会出现CT中的伪影[4]。MRI图呈黑白灰度,表示信号的强弱,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力,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骼肌内黏液瘤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5]。
黏液瘤组织内含有大量黏液基质,其中包含较多的黏多糖,亲水性较强,能够明显增加黏液瘤组织内的含水量,在经过MRI或CT诊断时会出现类圆形肿块的影像表现[6]。由于MRI可以直接反映人体各个器官内水分子中质子的周围环境状态和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因此尽管早期的黏液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只要黏液瘤内含水,经过MRI成像检查就能发现异常。相比CT诊断,MRI具有较强的灵敏度。本研究发现,经过MRI诊断的患者影像图中不仅能够发现异常组织,也能发现肌肉内水肿信号和带有特征性的脂肪信号带[7]。表明MRI影像图能够明显地反映出肿块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疾病信息。CT诊断虽然经济、操作简单,也能反映出一定的黏液瘤信息,但假阳性率较高,准确率较低。顾浩等[8]也认为,MRI在骨骼肌内黏液瘤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MRI诊断骨骼肌内黏液瘤的影像中,不仅能够清楚显示肿块的位置及大小,还能够反映出肿块对周围组织及血管的推挤、压迫情况,尤其对早期无明显症状的骨骼肌内黏液瘤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